科技引擎助力桓台完美蜕变

2012-11-20 18:30:25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科技部部长万钢(前右一)视察桓台

  桓台县曾经以“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和传统农业大县而享誉全国,既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正是这样一个地域上的小县,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在农业继续保持稳产高产的同时,工业经济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迅速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县,2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贺国强、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桓台,并对桓台发展做出高度评价。短短十几年间,正是依靠科技这一强力引擎,桓台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快速转变,实现了依靠科技助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
  通过科技拉动,引智引力,全县逐渐发展起了氟硅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农业装备、空调制冷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化工、造纸、制革等传统产业的嫁接改造和转型升级,几十种产品在产量和科技含量上领跑国内同行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科学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桓台县在五次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的同时又被考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科技真正成为助推桓台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桓台县高度重视发挥高层次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具有桓台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科技品牌。以东岳集团“全氟离子膜”项目为重点,全力抓好在国家、省市立项的多项重要科技项目,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东岳集团经“十五”863重大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长达十年研发,实现了大量和多领域的原始创新,发明申请技术专利106项。2010年7月1日,东岳氯碱用离子膜成功应用于万吨氯碱生产装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离子膜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国家,打破了美国、日本数十年的技术垄断,对中国氯碱行业新能源革命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科技的助力作用不仅让桓台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也同样使传统产业受益颇多,有力推动了桓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是规模较大的地方石油炼化企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公司先后建设了山东省地方炼油企业中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第一套加氢精制装置、第一套重整装置,在重油深加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同时,延伸优势产业链条,积极向精细化工领域拓展,研发生产出了针状焦系列产品。近年来,公司在国内行业中率先成立重油研发中心,获得科技成果9项,申请专利31项。该公司正是桓台县众多企业在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和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方面的代表之一。


以项目承担为助力助推企业内涵发展


  根据桓台县延伸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发展“六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结合桓台企业科研情况实际,县科技局瞄准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与大专院校、院所进行科技合作。2011年东岳集团的“国产全氟离子膜大规模工业应用研究”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优先启动项目,获得国家无偿扶持资金近4000万元,2012年创尔沃热泵的“高效节材热泵系列机组及高效换热器设备研发”项目又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扶持资金530万元。2007年以来,全县共有197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共争取各级科技扶持资金近2亿元。其中,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2012年1至10月又有包括6个国家级项目在内的19项科技项目列入各级科技计划,共争取扶持资金962万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逐渐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仅2011年就有17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东岳集团与上海交大联合研究的“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永明博士荣获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和2012年全市科技方面最高奖——淄博市科学技术特别奖。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十月,山东天泽净水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山东华伟银凯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侯保荣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获批,至此桓台县已建设院士工作站10家,与全县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院士达到22位,涵盖全县各个产业和大中小型企业。
  一方面通过完善人才政策,贯彻“以效益体现价值,以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理念,引智引力,加强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培育和完善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全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快提升。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5家。东岳集团和晨钟机械分别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氟硅功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山东省制浆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东岳研究院为依托组建了山东省含氟功能膜材料企业重点实验室。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4家。


以产学研合作为手段搭建校企联手桥梁


  桓台县域内缺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科研机构和专家教授的交流与合作,始终把产学研合作紧紧抓在手上,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桓台县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突出与院士、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合作。目前,全县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山东鑫国重机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签订“多功能旋挖钻机开发”、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签订“漂浮式液压海浪发电站研制”等多项高端科技合作协议。
      在产学研的衔接中,桓台县科技局重点做好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人才交流的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部门对全县产学研工作的支持。针对每年一度的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该局组织人员围绕全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分赴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西安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城市,积极为企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一届新材料论坛上取得累累硕果:全县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署合作项目103项,可以带动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投资约20.8亿元。会议期间,邀请了张勇传、李龙土、侯立安、石碧等院士到企业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合作洽谈。在全市集中签约仪式上,桓台县有包括2个院士签约项目在内的6个项目参加主会场现场签约,签约数量和层次继续在各区县中保持领先。
  依靠科技创新,桓台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依靠科技引擎的助力,不仅使一批以金诚石化、东岳化工为代表的大型工业集团不断做大做强,更使得一批像锦华电力、泰宝防伪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激流勇进,站到了各自行业领域的领跑者位置上。泰宝集团依托院士工作站研制的“无针无痛注射器”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两项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价千元每吨的萤石,在东岳集团技术生产线上加工成离子膜,价格立时倍增……(赵 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