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钢城 科技钢城

2012-11-20 18:18:51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莱芜市钢城区科技局局长  任维水

    9月30日,在莱芜市金辰楔横轧轴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一批订单。在近两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该公司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今年,在钢城区科技局的扶持下,他们又积极申请了一项外国专家项目,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门的审核。“我们这个项目引进的是白俄罗斯的技术,专门生产铁路上用的螺纹道钉,已经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订合同,目前设计图纸、设备参数、技术数据等方面的交接工作正在进行,设备正在国内订做,这些全部到位后,我们马上就开始试生产。”公司副总经理吴希增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申请的外国专家项目。
  据介绍,新项目投产后预计将新增年产值4000多万元,利润在10%左右,成为公司新的里程碑。这,仅仅是近年来钢城区科技局以科技服务为总抓手,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众多案例中的一个。
  莱芜市钢城区位于鲁中腹地,汶水之源,素有“鲁中明珠,绿色钢城”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国家新材料创新基地、国家粉末冶金产业化生产基地、全国钢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及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近年来,钢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定不移的抓创新、抓合作 、建平台、促转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区91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区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863”计划2项、省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重大专项5项。近两年来,钢城区共组织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41项,争取项目无偿资金2860万元。研究开发的高压缩性钢铁粉末、高密度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和有机导电胶膜、电子级PI膜、电动汽车控制器、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智能停车设备、大型连铸机、洗油加工技术等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全区GDP完成2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4亿元。2011年该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理念上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是“第一目标”


  近年来,钢城区科技局以科技服务为总抓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把项目和企业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工作创新。
  管理上出政策。定期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钢城区关于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的意见》、《钢城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等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开展的优惠政策,并细化了政策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为科技创新奠定了政策基础,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方式上求创新。为优化经济环境,在工作模式上寻求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突出经济特色,加强孵化器建设,重点培育四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打造粉末冶金产业。以打造“中国粉末冶金城”为目标,加强山东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粉末冶金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围绕稳定和提高钢铁粉末的质量,增加品种和提高档次,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目前,全区各类粉末冶金企业达到20多家,形成年产15万吨钢铁粉末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二是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基础材料、电机控制器、电动汽车仪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开发替代进口、厚度更薄、性能更好的挠性覆铜板、无卤无磷环保阻燃耐高温沾胶剂、聚酰亚胺薄膜(电子PI膜)等高端产品,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0万平方米和1000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打造新材料产业。紧紧抓住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着力培植以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加大对铝钢复合板带、铜钢复合板带、钛铅合金板带、铜铝复合导电排四大类产品的研究力度,开发应用于铅酸蓄电池、防辐射材料、船舶、建材、耐高强度腐蚀材料以及军工等领域的新产品,形成年产20万吨的生产能力。四是打造纳米钢渣肥产业。以打造百万吨级、国际一流的纳米钢渣肥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支持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综合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纳米钢渣肥产业化及装备的开发研究。积极引领莱芜陆远环保科技公司利用现有技术、资金优势加大对纳米钢渣肥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研究,实现纳米钢渣肥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职能上抓服务。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第一、企业主体”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服务方式体现“三突出”。一是突出主动性,主动到企业挖掘项目;二是突出全局性,不仅服务科技型企业,还要培植成长型企业,共同推进钢城经济发展;三是突出创新性,开展“科技干部下基层”、“驻企包村”活动,选调业务骨干深入到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和特色产业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区企业人才及技术发展现状,建立了钢城区科技计划项目库。


措施上实施“五大工程”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


    一是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工程,在争取和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上求突破。瞄准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计划,围绕全区优势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谋划项目,做好项目组织和申报,争取更多优势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同时,加大区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实施力度,集中资源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近几年来,承担实施国家“支撑计划”1项、“863”计划2项、省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重大专项5项、新设置的省自主知识产权专项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等。谋划筛选申报国家、市各类计划项目160个,国家、省、市立项117个,获支持资金达到7478万元。其中2012年立项15个,争取上级资金1515万元。
  二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求突破。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过组建院士工作站和开展“院士行”、校企项目合作会、产业发展研讨会、产业论坛会等形式,积极为企业和高等院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实现技术人才资源的共享。目前,全区已有91家企业与45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教授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多家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取得了实际效果。莱钢粉末冶金公司、新艺粉末冶金制品公司与中南大学等院所合作,开展包覆粉、无偏析混合粉、磁芯、小排量汽车链杆等项目研究,市场前景广阔;雅鲁生化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洗油技术研究,生产医药中间体,产品主要用于外销;新艺粉末冶金制品公司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亚历山大-伊里申科院士合作组建了山东省第一家外籍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有力地推动我区产业升级,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实施“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上求突破。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培育构建“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科技产业园区,采取“中心+基地”模式,促创新发展。目前,11家企业与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6家企业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组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企业组建了院士工作站;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企业被正式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
  四是实施“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在提升专利申报的质和量上求突破。举办大型“知识产权培训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近年以来,共申报专利2230项,授权1568项。注意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明星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专利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培养专利人才,搞好专利事务服务,培育专利明星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已培育莱钢粉末冶金、新艺制品、金辰楔横轧等专利明星企业7家。
  五是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工程,在统筹科技资源上求突破。以项目为引导,加快农业特色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推广,着力推进“313”科技服务计划。即加快推进黑猪、黑鸡、黑兔3大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尽快形成全区养殖业集群;支持1个建强奶牛协会拉长产业链,形成市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做大做强蜜桃、瑞冠花卉、食用菌养殖3大农业品牌,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讯员  姜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