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纪实

2011-10-25 17:20:25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2008年7月,日照焦电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是日照港内部职工持股会、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的焦电联产企业, 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企业。公司占地面积57.74万㎡,注册资本1.32亿元,总资产8.5亿元,现有员工637人,具有年产60万吨焦炭和39MW发电能力,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79亿元,实现税收3458万元。公司主要产品有优质铸造焦、一级冶金焦、二级冶金焦、电等,焦炭主要销往日照钢铁公司及福建、江苏、浙江等地钢铁厂,发电通过输电线路并入日照市电网运行。
    节能减排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解决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设备瓶颈制约,实现产业技术装备逐步升级换代是工业企业未来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自2004年12月焦炉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的发展理念,践行清洁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奉献清洁能源,创建节能环保型企业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公司焦电联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荣获“2008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企业”、“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省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企业)”、“日照市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日照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日照市科技进步先进企业”、“日照市专利示范企业”等称号,获得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奖、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为山东省首家拥有QRD-2000Ⅲ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式机焦炉关键设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焦电企业。


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目前,国内采用焦电联产工艺的企业不多,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一直对该工艺进行创新探索。针对公司研发力量和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以及公司存在的技术瓶颈,近年来,公司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008年3月19日,在市、区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公司邀请山东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对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科技合作洽谈,双方初步达成合作共建焦电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意向;5月13日,公司与山东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日照市焦电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焦电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月20日,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借助已经搭建的研发平台,双方针对公司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联合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重点研究清洁型焦炉焦电多联产工艺中的余热利用节能技术,使其在现有基础上趋于成熟,形成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双方共同承担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日照市科技发展专项计划项目、岚山区科技项目配套资金扶持项目等项目,开展了关键节能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QRD2000-Ⅲ清洁型热回收机焦炉存在着余热利用率不高、风机与介质参数不匹配和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等问题,对此,公司与山东大学共同申报并完成了山东省重大专项“清洁型焦炉焦电多联产工艺中的关键节能技术研究”,并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申请了8项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节能新技术,实现了焦电多联产,大幅度降低焦炭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行业示范。在此期间,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清洁型焦炉四联拱燃烧室底部余热回收技术、清洁型热回收焦炉集气管技术和清洁型焦炉桥管技术、清洁型焦炉炉门修理站等均申请国家专利,其中“清洁型焦炉四联拱燃烧室底部余热回收技术”获得了2007年度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不仅注重产学研合作和技术研发,也十分注重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公司开展的许多研发工作大都是针对公司的实际技术需求,研发成功之后直接应用,这就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从研发到转化的路程。
    清洁型焦炉集气管技术和桥管技术。作为清洁型焦炉烟气流动的关键通道,以前的焦炉集气管和桥管锅炉存在蒸发量低、余热回收率低、焦炭结焦时间长、焦炭产量低等问题。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清洁型焦炉集气管和桥管具有多处优点:耐热性高,耐热温度可高达1300℃以上,不会因内衬体积收缩而产生缝隙;导热系数较低,热损失少,保证了进入锅炉内的烟气温度,提高锅炉蒸发量;保持焦炉内烟气的吸力,缩短焦炭的结焦时间,提高焦炭产量;内衬材料选用轻质保温材料,大大降低集气管的整体重量,减少炉柱的载重负荷。该项技术的实施缩短了焦炉结焦时间,提高了焦炭产量,余热锅炉蒸发量增加,能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清洁型焦炉四联拱燃烧室底部余热回收技术。清洁型焦炉在炼焦的同时产生大量余热,较高的温度辐射不仅会危及焦炉基础的安全,而且大量的热能白白散失。而与此同时,公司冬季供暖、职工洗浴用水加热、锅炉水预热等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自从公司自主研发的清洁型焦炉四联拱燃烧室底部余热回收技术实施以后,冬季供暖室内温度达到18~22℃、职工洗浴水加热达到41~43℃、余热锅炉补水从16℃提高到95℃、余热锅炉凝结水从45℃提高到90℃,大大降低了焦炉基础超温的危险,保证了焦炉基础的安全。同时,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年可节约蒸汽14.59万吨,年可节约标准煤1.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4万吨,同时,通过回收洗浴污水代替熄焦新鲜水,每年可节约熄焦用水9.9645万吨。      余热回收发电技改项目。公司为回收焦炉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初期配套了4台余热发电机组,但随着这4台锅炉实现满负荷运行,余热回收效率仅达61%,同时大量高温余热烟气只能通过旁通烟道排放掉,不仅浪费余热资源,而且影响焦炭产量。为此,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又建设了15MW余热发电机组。改造后,年增发电量11880万KWh,按2008年全国火电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324g/KWh标煤计算,年节约折标准煤34575.47吨,年减少CO2排放量86438吨,年可增加公司销售收入4200万元。
  低值煤炼焦技术。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炼焦煤资源,公司对低值煤炼焦技术进行研究,使无烟煤配入量达到42%。该技术的实施,年可使用无烟煤35万吨,年可节约生产成本7000万元。同时,该技术对提高我国炼焦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推动我国炼焦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炼焦行业结构调整和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水回收综合利用技术。为降低新鲜水消耗,公司自主研发了中水回收系统,年可回收雨水20万m3,同时对生产和生活废水进行回收,实现废水零排放,厂用水闭路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100%,总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生态环保:决胜企业未来


  当前,焦电多联产关键节能技术日臻成熟,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日益增强,技术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已在同行业中率先进行了成熟生产技术的输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公司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印度塔塔集团培训了两批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2009年4月,公司又派出首批17名工程技术人员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为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投资的巴西大西洋钢铁公司焦炉项目进行技术服务,2011年4月21日第二批技术人员再次赶赴巴西。近期,公司还对江苏溧阳申特钢厂两批共98人进行了技术培训。
  多年来,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不断进行工艺创新改造,树立生态节能环保新理念,突破传统焦化环保瓶颈,努力建设节能环保型企业。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着力拓宽企业科技进步视野,启动对产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战略,切实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公司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步伐。
    “作为一个年轻的焦电企业,日照焦电公司以构建能源综合利用企业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转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企业发展规模不断膨胀,企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2007年6月28日,国务院八部委清理高耗能高污染专项检查组一行实地检查指导时,对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做出如此评价
    “生态环保彰显企业实力,科学发展决胜产业未来”。山东日照焦电有限公司,这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兴旺发达的现代化焦电企业正阔步迈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今后,公司将在日照港集团的领导下,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抢占企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王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