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谋发展 跃马扬鞭铸辉煌

2011-09-06 15:48:06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东营市景华石油石化装备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市科技局批准、市民政局注册,在东营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大学、东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创建的石油石化装备研究开发和技术转移机构。中心按照“建一个中心,兴一个产业,促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基本战略,围绕“以科技为本,促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加强石油石化装备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纵横向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石油石化装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化服务团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中心领导班子以理论建设为根本、能力建设为重点、制度建设为保证,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强、经营业绩高、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正的领导集体。突出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主线,为推动区域石油装备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中心现有员工35人(其中:21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招聘录用工作人员大多具有机电工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化学工程、石油工程、经管、财会等专业、行业背景,石油石化装备类专业人员占比达到90%,为中心开展良好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石油石化装备行业,中心领导班子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开设了定期学习班制度,邀请专家顾问,莅临讲解相关技术和项目,并外派人员参加国家技术转移、技术合同签订等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创造内部服务条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心建设了集科研开发、产品试验、人员培训和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研究试验基地。基地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其中包括1000平方米的科研办公楼,500平方米的试验室,5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和10000平方米的石油装备产品及成果展厅。科研办公大楼内设专家室、多媒体培训教室、会议室、标准员工办公室。石油装备产品及成果展厅内设若干展区,分别有采油设备展区,修井设备展区,特种设备展区等,为工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除此以外,实验室还将配备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为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供了保障。大楼内部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施,无线网络畅通,实行全程电脑监测监控,极大提高了信息搜集速度和技术服务效率。学术报告厅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投影设备和先进的音响系统,极大提高了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效果;中心还安装了红外监控设施,对于安全、保卫以及纪律约束提供了保障。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在办公设备方面,中心都达到了为现代石油装备行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条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优化外部业务环境


  中心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及山东科技大学等多家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和全国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内150多名专家达成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并与宝鸡石油装备、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南阳二机集团等多个国内外著名石油装备厂家就石油装备行业发展多次进行经验交流,深入开展人才引进、产品开发、企业信息化、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协助东营市大势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近百名,开展石油装备行业技术咨询18次,提供有利行业信息300多条,解决技术难题22个,有力地促进了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开展区域内企业协作提升整体竞争优势


  加强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突出了整体资源的共享和挖掘,形成分工合作、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目前,中心已经联合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产品群,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胜利高原、孚瑞特、胜利伟业、新大管业等石油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可生产勘探机械、钻井机械、采油机械、石油管材、油气集输、测井设备、修井设备、井下工具等系列产品。其中钢质连续抽油杆、皮带抽油机、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多头螺杆泵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石油钻机、地面混输泵、螺杆钻具、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电潜泵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钻头、石油管材、采油井口、特种车辆、修井设备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储备科研成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所在地,由于胜利油田特殊的地质状况,遇到的开采难题多,为人才成长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设计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技术检测中心,有一大批多年从事石油装备研究的高级人才。中心充分利用并发挥了区域人才的力量,针对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中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工作,提供了规模化生产的成套技术、工艺、装备,聚集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辐射带动了石油装备行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完成新型9000米超深钻机制造技术和新型链条皮带式抽油机技术等科研成果1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山东省及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建设服务平台确保科研转化良性循环


    紧密围绕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需求,注重提高研发能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狠抓产品质量和服务,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名牌产品,以及适应用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并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形成结构合理、强强联合、加快发展的态势,打造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装备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实现全行业的持续、有效、较快发展。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工程化进程,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内,强化“创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成果转化所需系统集成的工程化验证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增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通过专家深入企业调研共性技术难题的方式,按照产品开发的规范流程,针对关键共性技术与薄弱环节,集成优化全市创新服务资源,形成与产品开发过程相配套的专业技术服务链。


规范化管理树立创新服务新典范


    为提高对外服务的质量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中心采取了科学的运行方式和透明的工作制度,实行承诺服务,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总体上推行了人事管理、服务管理、财务管理、考勤等四个制度,制定了人员任免、提升、下调等管理办法,应聘人员管理办法,高效服务工作规范及管理办法,财务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办法等。还制定有学习培训制度、安全制度、会议制度、卫生制度、文件管理规定、部门及科室工作职责、服务大楼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抓好内部管理搞好对外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为规范工作行为,使工作环境和精神风貌相结合,中心将管理制度、礼仪规范、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职责等纳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使内部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为中心提供了科学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大幅度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降低了各种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强了竞争实力。中心在建设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管理过程就是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过程”,强调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力求把质量控制贯穿于“服务策划—市场营销—服务实施—效果检验—不断改进”的全过程,并寻找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点把业务纳入到统一的质量体系中,以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大道为弦奏新曲,一路走来一路歌。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心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竞争中发展,在协作中共赢!(马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