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理念进社区 和合风尚驻家庭——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纪实

2009-12-29 17:04:08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前右)在吴店视察

  在国花之乡——菏泽市牡丹区,位于该区城乡结合部的吴店镇,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牡丹区三个中心镇之一,下辖37个行政村、一个社区,辖区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万人, 5.4万亩耕地,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乡镇,也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安全社区,2009年被评为“创建安全社区先进单位”。
  宽敞洁净的水泥路两旁,是嬉戏玩耍的孩子和悠闲聊天的老人。抬眼望去:近处是一畦畦绿油油的庄稼;远处是整洁气派的商用建筑。这些远远近近的景致让慕名而来的我们以为走错了地方,产生了虚幻的感觉——这里是都市,还是乡村?似乎都不是。它比都市多了一份祥和宁静,又比记忆中的乡村多了一份现代和气派。
  吴店镇大力实施“工业立镇、农业稳镇、三产强镇、科技兴镇”发展战略,依托临近牡丹工业园的优势,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地加速企业膨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该镇已发展以广源铜带为龙头的工业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今年新引进落地过千万元项目8个,形成了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科教仪器、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机械电子产业有广源铜带、广信油嘴、广信船配等8家,精细化工产业有鑫泰化工、成宇化工、金珠化工等3家,科教仪器产业有华东科教仪器、东方科威数码、华鲁热电、菏泽生化仪器4家,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有统合木业、牡丹地毯、佳欣食品、天然面业等10余家,打造了吴店、刘寨、孟庄、张楼四个工业聚集区。今年1-9月份,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9.5亿元,实现工商税收274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00万元。
  为提高城镇载体功能,吴店镇按照“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工业,带动农业,联动其它各业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聘请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吴店镇城镇建设规划》,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粉刷商贸楼,统一制作广告标牌,统一进行绿化,统一卫生保洁,打造了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吴店镇以科技致富带动经济发展,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畜牧养殖、绿色瓜菜、优质林果、花卉苗木四大板块经济。


安全社区新理念在这里生根


  “创建安全社区以来,我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实绩考核先进乡镇,区委、区政府设立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平安建设、劳动保障、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全部获奖,2007年全镇获得各种荣誉59项,2008年全镇获得各种荣誉85项,同时,媒体的宣传报道,提升了政府形象,对争取政策、招商引资、经济发展都是一种促进,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吴店镇党委书记卢勇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吴店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以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为加强企业安全监管,成立了4人编制的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建立了企业远程监管监控信息中心,各行政村成立安全村居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村级专兼职安全监管员。
  ——与2006年相比,社区居民懂得安全用电、用气的比率分别由33.6%、38.7%上升到91.5%、81.2%,对消防知识的知晓率由44%上升到83.5%。
  ——2008年与2006年相比,辖区被狗伤害、农药中毒、农民工伤害人数分别下降64%、84%、51%;农用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分别下降44.3%、73%,全镇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而这一切变化来自于安全社区的新理念在吴店生根开花。
  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中,吴店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动态评估、长效运作”的工作模式,以“农村所需、群众所求、自己所能”为创建宗旨,整合各类资源,坚持持续推进,构建了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新格局。
  围绕安全状况,科学设立项目。他们采取“三调查一归纳”工作法,开展了群众安全状况调查和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精心设立了10个富有农村特色的安全促进项目,持续进行安全干预。吴店镇打破城市“安全社区”项目设立模式,把安全用电、农药中毒、防狗伤害、农用机械伤害、农民工伤害等农村特有的伤害因素作为项目进行干预,实现了城市安全社区理念的农村化。
  针对农村火灾隐患多,消防设施缺乏,乡村道路狭窄,施救不畅问题,他们科学编制了全镇消防规划,投资50万元建设了吴店消防站,配备2辆适应乡村道路的小型消防车,组建了消防、治安联防为一体的消防队伍。各村建立村级消防点,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锨、消防桶等消防器材,成立村干部带头、群众轮流参与的义务消防队。
  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组织安监、劳动、司法等部门举办安全知识和法律维权培训班,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法律法规培训;为保障农用机械安全运行,成立顺发农机合作社,对农机会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检修农机县。免费对存有家庭用电隐患的农户分期分批进行线路改造,设计发放了农药储存箱和喷洒防毒隔膜,成立了村级义务防护队伍,安装广播救助报警系统,一旦发现警情、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求助,形成了大安全防范格局。
  安全社区创建是一个牵动全镇各个部门的系统性工作,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将安全知识编排成山东琴书,组织开展 “安全文化进万家”巡回演出;把安全知识编成歌谣,通过各村秧歌队,边锻炼,边宣传;把安全知识制作成挂历、厨房围裙,免费发放给农户,使安全知识宣传从阶段性转变成长期性、规律性,使从业人员由单一、短期的业务安全培训变为全面、长久的安全知识教育。
  在宋庄村,记者看到村内房前房后的柴垛堆不见了,一路走来没有发现一条狗,一条很干净的水泥路贯穿村庄东西,“日子‘火’了,注意防火”、“家庭防火注意啥?煤气电源勤检查!”等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挂在墙上,在村子的墙上还画着安全漫画。在宋庄村委办公室有一个安全办公室,里面有消防桶、消防掀、4个灭火器等安全器械,墙上挂着《消防安全工作栏》以及平时安全巡逻的《巡逻线路图》。一位大妈对记者说:“安全方面的讲课听了很多,怎么防止狗咬,不让孩子在水坑里游泳,很符合农村的情况。”


工业强镇新思路夯实基础


  工业立镇一直是吴店镇经济腾飞的立足点,近年来,吴店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科教仪器、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
  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吴店镇实行副科级干部“包现有企业、包在建项目、包拟落地项目”的“三包”责任制,建立周调度、月观摩、月总结制度,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快发展,力促膨胀。
  记者了解,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 家,广源铜带投资1.2亿元的年产1万吨高精电缆专用铜带生产线已投产运营,菏泽三合纺织有限公司扩建车间已投入生产,菏泽天然面业扩建项目正在运作土地,菏泽鹏兴油嘴有限公司二期1500平方米车间主体已完工,年可生产100万付机车油嘴油泵。统合木业、佳欣食品、印铁制罐、成宇化工等企业稳步发展。
  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招商任务,并成立了3个招商办公室,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招商,目前,投资8000万元的兴发粮油仓储加工、投资6000万元的药材种植及加工、投资3000万元的菏泽广泰油嘴油泵、投资2000元万元的山东科威数码科技、投资 2000万元的菏泽华鲁热电仪器仪表、投资2000万元的菏泽驾训培训基地、投资1500万元的菏泽众康面业、投资1000万元的鑫英粮油加工等一批过千万元项目相继在吴店镇安家落户,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全镇已现有工业聚集区4个,工业企业32家。
  扶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改,迅速膨胀,引导投资新项目落地区工业园。目前,投资1.5亿元的菏泽广信船配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50万付船配大功率柴油机配件项目,第一车间7000平方米厂房和4000平方米办公楼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订购;计划投资14.2亿的菏泽广源铜带6 万吨铜带、箔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科技兴农新格局富了老百姓


  自2004年以来,吴店镇以科技致富为动力,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全力推进科普活动站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政重视、科协牵头、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形成了绿色瓜菜、名优林果、畜牧养殖和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
  镇委、镇政府将科普工作纳入党政重要工作日程,镇党委常委会每年都听取科普活动站工作汇报,镇科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科普活动站和相关部门关于科普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统筹安排部署,扎实推进科普工作。镇里拿出30万元作为科普专款,在38个行政村和社区建立科普活动站,并聘请科技知识专家到村里传授科普知识,同时建立考核机制,责任落实到位,全镇形成了重视科普工作的大气候,形成了科普兴农的新格局。
  吴店镇科普站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科技致富领头人、科技明白人、乡土人才的作用,加强科普辅导员、科普宣传员和科普讲师团建设,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大力开展科普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整合资源力量,镇科协与农业、畜牧、卫生、水利等涉农部门联合,多次深入行政村举办科普培训班,发放科技致富实用手册,农民群众科技素质明显提高。镇科普活动站配备了2台电脑,1台投影仪,万余册科普图书。举办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大型知识讲座20余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印发相关技术资料2多万份,发放科普书籍6000余册,解答群众现场咨询1万余人次。在镇农机所、科技所、司法所、林业站、经管站、卫生院等部门中选聘20名科技特派员,定期举办“科技月”、“科技日”活动,进驻38个行政村和社区,从事科技、卫生知识的派送和现场指导。目前,“科技下村”活动的足迹踏遍了镇上所有的行政村。
  积极提高村民素质。健全行政村科普组织,发挥各社区科普学校、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橱窗)作用,以“生活科学”和“身边科学”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普教育,并把科普进村、进户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结合起来。镇科普活动站会同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每月开展2次科普知识进村活动,对农村妇女、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受益群众2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干部科普工作,对公务员进行科普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提高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科普意识。
  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科普宣传覆盖面达到95%以上,公众科学素质逐步提高,社会综合环境良好。首先,投入专项资金,全面落实“一站、一栏、一员”制度,全镇建立乡镇科普活动站1个、行政村科普活动室30个、科普宣传栏和科普画廊38个,全镇配有科普宣传员40名。其次,为全村38个行政村配备了电脑等现代科普传播媒介,定期组织村民收听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网上科普。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播放科普工作动态、法律知识、青少年思想教育、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讲座,每周至少播放1次。在全镇建立了38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立了38个农村党员家庭电教播放点,形成了卫星教育、互联网教育、光盘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互动式教育培训网络,实现了远程教育全覆盖。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在全镇配备了40个农村信息机,开通手机科普信息群发业务,向群众发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真假农资识别等公益类科普知识200多次,受益群众10万多人次。科普电影小分队深入到行政村、中小学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实用技术、法制教育、交通规则等影片700多场。
  镇科普活动站紧紧围绕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收到了“普及一项技术、树起一个样板、辐射一片乡村、激活一方经济、兴旺一个产业”的成效。为发展水晶梨种植、家畜养殖等两大产业,镇科普活动站采购了《肉鸡饲养技术》、《肉猪饲养技术》、《林果种植》等农牧技术光碟1500本,发放到党员家庭电教播放点和科技示范户家中反复播放。针对农村粪堆、杂草多,影响村容村貌的实际问题,镇科普活动站引进沼气池项目,通过试验,沼气的节能、环保、实用特点得到了群众认可,已经全面推广。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0个,养殖专业村12个,规模养殖户500户,蛋鸡存栏量80万只;三元猪存栏量达到4万头;发展绿色瓜菜1.54万亩,建设朱楼、刘北斗专业瓜菜批发市场2处;发展优质林果8000亩,发展花卉苗木3000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个。同时,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新增改厕1125座,改灶32座,试点村改厕率达到90%以上,消除了改厕空白村,完成集中供水1万余人,空心村改造正在实施,新改造村级道路15公里,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工程,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民生工程打造和谐社会


  小芳的老公外出打工了,因为一点家庭琐事小芳跟婆婆发生了矛盾,个性较强的两个女人矛盾逐步升级,这时,村里的“平安秧歌队”调解小组来到了小芳家,通过拉家常,疏导了婆媳情绪,化解双方矛盾,营造平安家庭。小芳的老公深有感触的告诉记者:“有了安定的后方,在外面干活再也不用挂念家里,只管好好干活,发家致富了”。
  “平安秧歌队”,可以说是吴店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吴店镇5.2万人,其中妇女1.5万人,留守妇女3500余人。为解决留守人员安全,依托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整合妇女力量,开展自我调解、自我教育、自我防护,有效解决留守妇女的突出安全问题,为外出农民工提供一个安定、无忧的后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秧歌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调解矛盾,是易于让群众接受的有效方式,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更能让群众信服。2008年3月,吴店镇开创了“平安秧歌队” 农村家庭平安创建新模式。
  吴店镇因地制宜找特点,依托秧歌队资源优势,在农村家庭中突出“加强邻里团结,不吵架、滋事生非”,“ 不参加黄、赌、毒及其他封建迷信活动和歪门邪教”,“防火、防盗、防溺水、防农药中毒”等内容。
  以妇联牵头、文化部门辅助,把农村适用的安全知识、文明礼仪、五好家庭标准等编排成顺口溜、戏曲等,制作成宣传纸,发放到各村秧歌队。利用扭秧歌的时机,学习、宣传知识,从先期的队员学习渗透到每个家庭,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制、安全意识,以创建健康、文明、祥和的家庭,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氛围。“平安秧歌队”中的秧歌队已赋予新的概念,它已不是传统的扭秧歌,而是赋予宣传、调解和帮扶的职责,以此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平安家庭创建。目前,吴店镇各行政村都成立了秧歌队,2000人以上的村拥有秧歌队2-3支。
  秧歌队的组建,只是吴店镇实施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优化百姓生活环境,提升百姓生活质量,镇里做了大量卓有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对种粮补贴、低保资金发放、农业项目资金等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兑现到位,严格按程序落实到群众手中。二是实施校舍改造。新建了吴店中学实验楼、张楼小学教学楼、办公楼和高项庄、孙楼、朱楼平房教室41间及部分配套设施,实现了无危房教室。三是加强卫生规范建设。新建了吴店卫生院病房楼,加强了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四是实施农业开发项目。新挖沟28条,整修生产路22条,建桥涵27座,打机井40眼,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五是实施敬老院西扩。新建住房40间,建设了老年娱乐广场、大门,镇敬老院达到省级标准。六是加大城镇开发管理。2009年新建商品楼92间,滨河公园正在建设,建立了城镇规范化管理体系,实行全天候保洁,打造了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一流小城镇。七是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重做好计生优质服务,对育龄对象查体、“四术”全部实行免费,开展了“关爱女孩、扶贫帮困”活动,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按时足额发放了独生子女费,镇村两极干部关心计生、支持计生、抓好计生的氛围逐步形成。


高效清廉新机制锻造服务型政府


  走进吴店镇的党政机关,迎接你的是一个个胸挂标识牌、着装整齐、态度和蔼的工作人员。实行佩带标识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吴店镇在贯彻落实“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真实写照。通过推行挂牌上岗,强化了机关干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责任意识。
  如今,通过挂牌上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找人难、办事难、监督难等问题,切实增强了对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在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及勤政廉政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时想事不混事,一心一意干实事”,如何锻造高效清廉的服务型政府,铸造和谐之源,安全之本,是吴店人始终思考的问题,通过持续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强化干部自身的廉洁作风,逐渐锻造出了一支敢干、能干、会干的干部队伍!
  “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事唯清,待人唯情”,是对吴店镇干部队伍的真实写照。为此,镇政府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严格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一岗多责”,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劳动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到委办、部门,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做到人人有指标,有效凝聚干部力量。
  实行机关干部包村联户制度。每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包2-3个行政村,一般干部包一个行政村,联系所包村2个困难户,负责排查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带领群众发展特色板块经济。严格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按时公开村务、财务,并提高了村干部待遇,激发了创业热情。建立了考核奖惩制度,将本职工作和招商、劳保、安全、稳定单独考核,实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兑现。全镇上下已形成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比落实的良好风气,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的浓厚氛围,为完成全镇各项任务指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镇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纪委书记靠上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村支书廉政档案,年终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化管理工作体系。采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实施公开、述廉评廉、奖优罚劣等措施,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形成自律与他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格局。建立完善议事制度,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议事会,在行政村聘任村内老党员担任村级纪检员,凡涉及财务、救济等事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体讨论决定,保障村务管理依纪依法、规范运行。全镇37个行政村,每个社区都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民议事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每月按时公开村务、财务,提高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有效营造了和谐的干群关系。
  建立了镇、村两级矛盾排查网络,实行副科级干部公开接访,纪委、计生、民政、土管等部门联合办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介入,迅速查处,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严格按照农户自报、村级公示、政府核实的方式,采取 “一本通”的形式按时足额兑付给群众,确保涉农资金一分不少的发到群众手中。全力解决侵害农民权益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群众打造健康、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2500多年前,孔子通过《论语》表达了“以人为本”的观点。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吴店镇深得传统文化的浸润,明晰“得人心者得天下”, 讲究的就是一个“和”,人和了,家才会和;小家和了,大家才会和。
  “和”,不仅让吴店镇做到了改善民生,和谐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安全社区,更让吴店人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巧妙糅合在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新东村的建设进程中。(杨淑清 宗志斌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启动仪式

安全宣讲进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