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客商到公司参观洽谈合作
从最早的公社修配厂,到小有规模却举步维艰的烟台锯条厂,再到行业龙头烟台金光工具有限公司,金光工具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是一次大的跨越。沧桑五十年的栉风沐雨,在经历了政策与市场的一次次大洗牌后,作为传统企业的金光工具公司在大浪淘沙后历久弥坚,一如既往的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
千曲百折出智慧创业艰难百战多
改,还是不改?
摆在金光工具公司董事长杨玉臣面前的,是一个分外艰难的选择题:企业股份制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股份化就是私有化的”大帽子仍高悬在上,尤其是像杨玉臣领导的烟台锯条厂这种根深的老厂,企业改革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个选择题似乎只有一个答案——改革开放开启了经济新纪元。在公有制改革的大潮滚涌中,改革之路也许是洪水险滩,但不改革就没出路,大锅饭里搅不出明天。
经过缜密的调研、多方位的谋划和无数次的彻夜难眠,以杨玉臣为代表的公司领导班子坚定了一个信念:发展才是硬道理。想要发展,必须坚决打赢股份制改革的攻坚战。
1997年,烟台金光工具有限公司在一片质疑与期待的目光中挂牌成立。成为烟台鳞次栉比的企业中第一个吃股份制改革“螃蟹” 的公司。
有了股份制多劳多得的效益激励,有了“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正确的前进方向,金光人沐雨栉风中披荆斩棘,奇迹般地打下了一片江山。
谁能想到,这个建于1958年的公社修配厂,这个在烟台市“胆子最大”的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目前已发展壮大为全国锯条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连续多年被各种权威机构评为市级先进企业、山东工商联理事单位、三A级纳税先进企业等。公司所属商标“金光”已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在股份制改革的大潮中,金光工具是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在产品质量和科技引领方面,金光工具依然走在行业的前列。
“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这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使我们走在五金行业的前列。”公司副总姜延佐告诉记者,公司奉之为圭臬的制胜法宝,就是“跟随市场导向,不断调整自己,突破自己,保证科技的最前沿,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董事长杨玉臣是科研出身,因而更加惜才、爱才,对科技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杨玉臣的领导下,金光工具1998年成立了招远市五金工具研究所,开创了招远市五金系统化、规范化研究的先河,目前研究所正申请成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姜延佐介绍,除了注重自主创新,援引外力也是金光工具的“智胜法宝”。
“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在招远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体系,与一汽大众、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等名企和高校合作,派遣科研人员出去学习进修,以智引智,花大价钱、大力气请科研专家来指导工作,保证我们理论、技术的行业先进性”。
据介绍,金光工具与国内众多高校都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高校的理论、人才优势进行产品的生产研发。其与烟台大学共同研发的“锯条分拣包装机”设备已经进入中试阶段,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共同研发的技术项目也都捷报频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有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金光工具的成功水到渠成。
“我们独家生产的500mm台虎钳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现属国家重点生产手用钢锯条和台虎钳的骨干企业之一。我们拥有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台虎钳自动化生产线,新生产线的高自动化模式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不仅可以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姜延佐讲解道,“该生产线投入生产后,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在60%以上,正品率达到99.5%以上,且大大节约了成本,为我们公司赢得更大的市场以及利润空间”。
除了台虎钳的生产,手用钢锯条也是金光工具公司的王牌产品,其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
作为公司的科研带头人,杨玉臣带领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锯条连续回火炉、锯条热处理自动生产线、淬火后工件清洗机、锯条连续淬火装置等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生产流程采用智能化管理,由原来的工人凭经验掌握产品质量改变为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全工序,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还提高生产效率30%以上。按年产手用钢锯条150万千支算,生产过程不再使用标准煤、化工原料和淬火油,节省生产成本40%,且生产全流程无废水和废气排出。
在研发过程中,杨玉臣以身作则,全部环节全程指导,在实验成功达到国家标准后反复试验,精益求精,所生产的手用钢锯条基本不受被切割材料硬度和韧性限制,实现了增产不排污的社会效益。
正可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目前金光工具公司已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3项,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公司多项产品出口到欧美和阿拉伯等市场,广获好评。据印度、波兰等国家五金工具市场的信息显示,金光工具生产的手用钢锯条比某些发达国家公司的产品切割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在造船和航空等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现在,金光工具公司已是荣誉等身,硕果累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磨砺,在经历创业、转型、市场竞争、科研攻关的千磨万击锤炼后,烟台金光工具有限公司的步伐更加坚定,道路也愈加宽阔。
2009年3月,金光工具公司成功兼并重组了招远市工具有限公司,使一个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老企业重焕新颜,也使“永久牌”管子钳这个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名牌产品重新闪耀出金光。
众多的成功和荣耀只是代表着过去,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姜延佐表示,公司将不断加大技改和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先进设备,通过产学研合作,依托技术力量来推动五金工具的高端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毫无疑问,这个曾经辉煌过、徘徊过、奋斗过的五金工具老厂,正如一只浴火重生的金凤,以激情为羽,以坚强为翅,与时代携手,乘着创新的长风,迎着科技的金色光芒,展翅飞向胜利的彼岸!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