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总裁 尚兴军
今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瑞士期间,在苏黎世出席了经济金融界人士午餐会并发表演讲时指出,中瑞关系之所以历久弥新,成为不同制度和文化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得益于敢为天下先、争当“第一”的品质。中瑞应当传承并弘扬这种开拓进取精神,促进两国关系始终站在历史、时代和世界的潮头,不断追求卓越。
是时,宝世达集团总裁尚兴军受邀参加了午餐会并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作为公司总部位于济南东郊的中国民营企业宝世达集团,其总裁尚兴军为什么会出现在瑞士呢?
原来,该集团今年全资全面并购了成立于1855年、有着近160年历史的瑞士金属公司。这一举措,使宝世达集团获得了瑞士金属公司历经百年积累研发关键技术与工艺、商标、供应和全球市场网络等战略性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标志着宝世达集团成功迈出了打造“国际化企业”的实质性步伐,成为该集团跨越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至此,宝世达集团成为全球发电机用高性能铜及其合金行业领军企业,成功做到了“争当第一”,也为开拓中瑞两国经济交往添加了重重一笔。
并购瑞士金属公司向“国际化企业”迈出一大步
“在铜加工行业,有158年历史的瑞士金属公司一直是我公司仰望的对象,不论是其技术,还是市场规模,都是我们一时难以追赶上的。”谈及对瑞士金属公司的并购,尽管已经时隔半年多,宝世达集团技术中心主任王清华依然有些激动。
王清华告诉记者,瑞士金属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铜制品研发生产企业,拥有欧洲领先的铜加工技术和生产线,其产品广泛用于计算机、航空、电讯和汽车等产业,合作客户包括波音公司、阿尔斯通等行业巨头,其拳头产品还包括用于发电机设备、铁路、高档奢侈品等领域的合金产品。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一项错误的投资决策,使得其频临破产。尽管之前有来自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型金属公司的竞争,宝世达集团还是成功将其收入囊中。
今年7月中旬,在瑞士举行的宝世达瑞士金属公司运营庆典仪式上,尚兴军总裁表示,瑞士在精密仪器、精密机床制造等方面拥有众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瑞士金属公司就是典型代表。并购是宝世达发展高强、高导铜合金、铜材深加工、大电机电磁线圈业务的重要一步。他还强调,宝世达集团将继续保持瑞士金属公司的全部业务,留任全部经营管理者和全部员工,引领宝世达瑞士金属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对于宝世达集团来说,技术和市场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收购这一世界级百年老牌公司,更意味着公司在“国际化企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瑞士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也是全球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收购瑞士金属公司,对于宝世达集团来说,意味着公司在最开放的经济体成功搭建重要的贸易渠道,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尚兴军总裁表示,今后,宝世达集团将保持国际化经营管理理念,以国际化经营思想,全面融合东西方管理文化差异,努力发扬创新精神,创新开发产品,推动宝世达瑞士金属公司高效运营,推动宝世达集团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深研精铜加工技术确立国内行业领军地位
宝世达集团之所以能够成功并购自己一直仰望的瑞士金属公司,究其原因,根本上在于其自身的实力使瑞士金属公司折服。此前,负债严重的瑞士金属公司在拒绝法国铜材工业公司收购出价时曾表示,将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运行。
在与瑞士金属公司业务紧密相关的精铜加工领域,宝世达近年来一直致力研发的大中型电机用电磁线产品——“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其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就稳居国内龙头地位,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国内、国际高端市场需求。
近日,由历城区科技局组织申报的“大型发电机用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列入2013年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计划,获得1500万元补助资金。
目前,国内只有宝世达集团一家公司能够生产转子绕组不等壁厚含银铜空心导线,但其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跟国外最新产品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且在产量上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国内市场的需求。2010年,宝世达集团产能3000吨/年的不等壁厚银铜空心导线的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主要供给山东济南发电机设备厂、东方电气公司、阿尔斯通(北京)等大型发电机设备生产企业。其中,山东济南发电机设备厂所需的80%的转子绕组空心导线由宝世达集团提供。尽管如此,仅仅就国内来说,该产品也还依赖进口。
据王清华介绍,“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是制造大型空冷式发电机组转子绕组线的主要材料,在内冷发电机中组成可引入冷却介质的线圈,其主要特点是不等壁厚、含银材质、无缝、形状尺寸精度高等。“大型发电机用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成功立项和深度研发,将进一步提升该产品含氧量(PPM)、不等壁厚等核心技术指标,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加工技术。这一项目实施后,产品的成材率将由原来的35%提高到50%左右,产品产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大有提升,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将达到甚至超过国际上先进制造商生产的该产品的水平。
“对于国内大型发电机采购商来说,公司产品具有性能优良、价格优势明显、供货周期短、售后服务跟尽快等特点,将会在现有市场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国内潜在市场,供应国内大型发电机设备制造商,逐渐替代该产品的进口,推进国产化进程。”尚兴军董事长告诉记者,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已经完成了先期投资82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吨的空心导线生产线,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可实现5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更为关键的是,项目成功实施后,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并借助宝世达瑞士金属公司的市场网络销往全球。”
随着济南东拓战略的推进,宝世达科技产业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并延伸相关产业链,建成以发电机用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多种铜合金制品深加工相辅的产业企业集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历城区委书记李胜利在考察公司项目进展时表示。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支撑企业跨越发展
在宝世达科技工业园,有一座国内精铜加工行业最大的企业研发中心大楼。大楼的入口处树有这样的一个宣传牌——《创新管理法则》:“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
也许,这个“法则”,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解释宝世达集团为什么能够在精铜加工技术方面领先全国。
尚兴军总裁谈到公司发展时说:“企业要发展,就要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可以说,我们每天都有创新,创新就是宝世达的灵魂。”
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宝世达集团上马“不等壁厚铜银空心导线”项目之初,在拉拔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由于铜线中的空心是不等壁厚,拉拔出一米长的产品,其各个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但铜线越长,其技术指标偏离越大。这一问题反馈到设备厂家和多家科研机构,但均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一位长期工作在车间一线的初中毕业生也在反复地做实验,多次进行技术改革,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此,尚兴军董事长说:“我们积极支持技术人员搞创新,如果你有新的思路,那就快速买材料,快速做模具,快速出实验品。在创新资金管理上,我们实行快速签批制度。这一点,也包括员工的学习甚至出国考察。不能考虑一点资金的得失,要为全体员工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今年3月,宝世达集团召开了“2013年科技创新全面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尚兴军董事长表示,集团各产业单位要立足本职、突破创新,坚决落实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大力研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从细节入手,鼓励小改小革、技术进步”的科技创新工作总要求,推动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纵深发展,增强集团科技研发能力厚度,夯实集团科技创新基础,全力支撑和促进宝世达产业跨越飞速发展。
“小改小革”是宝世达集团实行“全员创新战略”重要方面。对宝世达集团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了全国一流的创新平台。
据王清华介绍,宝世达集团在国内拥有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在并购瑞士金属公司的基础上积极组建海外研发中心。目前集团各产业分别设有独立完善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拥有先进的软硬件开发条件,集团全部试验仪器及设备总值已超过1.4亿元,试验及检测设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国内各公司共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60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77人,硕士79人、博士13人。
在科研投入方面,公司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资金用于各类科技活动,并采取独立核算的模式,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列支。2012年,集团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达到1.9亿元。
为了及时学习、转化国内外一流技术,宝世达集团先后与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水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上海电缆研究所、中国电子十一所等多家知名高校和院所达成合作发展协议,共同研究开发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同时,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川东方电机、哈尔滨电机、北京北重汽轮机、西安西玛集团、齐鲁电机等战略合作伙伴展开广泛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年来,公司先后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项、颁布实施7项。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及“新产品计划”等国家级重点课题和行业难题的研究与开发,并承担了省级以上科技创新计划10余项,开发出“超万米承荷探测电缆”、“大长度空心铜扁线”、“绝缘无缝不锈钢空心线”、“不等壁厚银空心导线”、“铜基合金转子槽楔”、“PVC母液回用技术”、“高浓度工业液态有机污染物排放循环吸附净化技术与设备”、“组合模具挤压技术”、“离心浇铸技术”、等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新产品、新技术,总数达到300余项,其中50%以上达到了国际水平,40余种填补了国内空白,更难得的是,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利税不低于65%,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多年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兴军董事长告诉记者,自宝世达集团成立以来,始终秉承“领先科技、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全力保障科研投入、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组织、努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平台、积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符合ISO9001体系的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为依托,建立了建立了完善的项目开发管理制度、技术创新奖励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办法、技术文件成套性管理办法、工艺文件成套性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专利申报流程、技术开发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技术人员晋升考评办法等管理制度及控制程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保证保证了技术创新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是跨越式发展,是朝着“国际化大型企业”大步迈进的步伐。经过10年的经营发展,宝世达集团已经成为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无区域集团公司,在全球拥有7大生产制造工业园区、控股15个生产制造经营性实体公司、销售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员工3000余人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主营产业涉及实业、地产、投资和贸易四大板块。其中,实业板块涵盖铜加工、电缆、环保以及光电子、机械、特钢六大产业。
树百年宝世达品牌,创国际领先企业。宝世达集团对未来的规划也是“争当第一”:贯彻‘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富裕员工’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引导、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加快成果转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建成引领全球高性能铜加工行业发展的创新平台,构建全球战略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建立行业最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至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将公司逐步打造成百年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型产业集团。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