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前右一)视察洁晶集团二期建设项目
2013年3月8日,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视察洁晶集团二期建设项目,他鼓励集团要发挥优势,注重海洋科技产品的研发,搞好海藻综合利用,通过新产品的投产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全市蓝色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带动示范作用。而在之前的2月17日,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同道到洁晶集团调研二期建设项目,鼓励集团科学发展,注重先进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工艺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的研发和工艺革新,这对我们集团尤其是集团的科技创新工作是很大的鼓励。”洁晶集团技术中心海藻研究一室主任 、洁晶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健说,“我们集团的科技创新工作,主要是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海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这“三中心”开展,致力于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
产学研结合提供源动力
几年来,中心共承担了“海带多糖硫酸酯生产技术开发”、“酶解—化学联合法生产褐藻酸纳新技术开发”、“纤维级海藻酸钠生产技术开发”、“高档印花糊料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创新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攻关项目,并就“酶解—化学联合法生产褐藻酸纳新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发明专利的申请,主持或参与制订了《海藻农肥》《褐藻酸钠生产技术规范》《食用海带粉》等5项省级标准,完成了纤维级褐藻酸钠、脱酸脱嗅壳寡糖、海带多糖硫酸酯、岩藻黄素、新型印染助剂等一批具有较高前瞻性的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储备工作。
“能取得这些成果,关键在于我们坚持走‘产学研’联合之路,注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研发,”申健说,“我们与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单位的实验室有长期稳定的实际项目合作关系,是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董事单位,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中试合作基地”。
在原有合作基础上,2006年中心又与中科院海洋所达成了合作共建海藻生物提取技术研发机构的协议。2009年在日照市科技局的牵头领导下,中心联合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成立了日照海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中心又与宁波大学合作共建“海藻酸及其系列衍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解决大量海藻废渣的处理问题,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进行着海藻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海藻肥,现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
中心还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目前已实现了高档印花糊料、海带多糖硫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同时,“褐藻酸双螺旋脱水技术开发”、“碘醇胶生产废水环保处理工艺技术”、“废胶液回收二次提纯技术”等一批先进生产技术也已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累计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4亿元,对改进企业产品结构和升级换代、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发挥了显著作用。
“在经费方面,洁晶集团一直坚持按企业销售收入的4%计提科研费用,多年来已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研究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科研项目的开发,从而在资金上保证了中心的基本建设和科研开发项目的基本需求。”申健告诉记者,“集团把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持续改善研发环境。”目前,中心拥有800多平方米的办公、理化检测场地,1500余平方米的中试车间,水、电、汽、暖配套齐全,并拥有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白度仪、粘度计、生物反应釜、超滤装置、真空减压缩装置、喷雾干燥装置等价值达500多万元的一流科研仪器设备。
通过产学研强强联合,中心的整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的10多个项目,有多个被列入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计划,如:国家863 计划项目“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酶解—化学联合法生产褐藻酸钠新技术开发”、“利用气萃法从海藻加工废水中提碘新技术开发”等,开发出了像“纤维级褐藻酸钠”、“岩藻聚糖硫酸酯”、“脱酸脱嗅壳寡糖”等一大批具有良好市场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新产品。
外联内培加强智力保障
目前中心有专职研发人员67人,高中级职称人数26人,其中工程应用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3人。“我们还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加强与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大生命科学院等单位的联系交流。”申健说。中心聘请了以管华诗、范晓、韩丽君、张燕霞、李晓川等为代表的一批相关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为中心客座专家,这些专家既有多年从事海洋生物工程研发和项目管理的丰富经验,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对中心建设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中心注重为科研人员提供成长进步的平台和机会。一方面通过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基地等方式,与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科技、人才、信息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几年来向上述单位派遣受训人员100多人次。同时,借项目合作开发的机会,邀请科研院所的教授学者到中心进行了培训辅导,大大提高了中心人员的理论水平,开阔了创新思路。“在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的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有很大进步,科研思维明显与原来不一样了,合作研发是带队伍的好途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发现人才,从学校挖掘到了有潜力的学生,与学校合作,企业获益很大”申健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中心在内部积极提倡学习之风,定期举办各种学习培训,加强内部人员的学术交流,做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中心通过外联内培等多种人才培养和使用方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研发队伍,为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障。
作为日照市及全国同行业首家参与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也是首家同时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洁晶集团一直依靠科技创新走在海洋生物产业前沿。按照规划,洁晶集团到2018年成立50周年时,将建成洁晶海洋生物产业园、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园、海藻物流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8亿元,利润5亿元。
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8年,经过45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集海洋化工、生物化工、食品、保健品、进出口贸易、小额贷款、对外投资和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下设山东鼎嘉贸易有限公司、日照市东港区洁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日照洁晶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洁晶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个全资公司和南非洁晶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一个合资公司,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200余人,资产15亿元。
作为全国海藻综合加工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以海带、巨藻为原料,生产海洋化工类、海洋药物类、海洋食品及保健品类纯天然、绿色、环保型高科技产品。主导产品有褐藻酸、褐藻酸钠、褐藻酸钙、褐藻酸钾、褐藻酸铵、藻酸丙二醇酯、天然甘露醇、碘、岩藻聚糖硫酸酯、壳寡糖、印花糊料、海藻饲料添加剂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褐藻酸盐、印花糊料生产商,唯一一家从海带中提取各种目数的天然甘露醇和全国同行业通过GMP认证的精碘生产商。
公司是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海藻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在日照市及全国同行业首家参与了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也是首家同时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药品GMP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KOSHER认证、MUI Halal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三级),产品畅销世界80余个国家和地区,“洁晶”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
到2018年公司50周年大庆时,企业将建成洁晶海洋生物产业园、海洋保健食品产业园、海藻物流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8亿元,利润5亿元。
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司将务干事创业之实,谋持续长远发展,紧抓蓝色经济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