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模化生产“绿色预焙阳极”——记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2-09-04 16:12:47   作者:记者 郭跃军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国外技术专家访问公司,加强技术交流合作

    先后牵头制定了十八项国家、行业标准,取得了二十五项专利,产量位列全国前三甲,出口量国内最大,国内行业唯一一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建有国内唯一的生产过程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中心……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临邑县的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走访了该企业是如何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利用技术革新改进铝用炭素生产工艺,以科技创新推动烟气余热发电综合利用、以节能环保打造绿色工业,并在降耗增效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


铝用炭素:必须走清洁节能发展之路


    “以前,石油焦是石化工业生产末端不值钱的垃圾,现在它比大米还贵。”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包崇爱指着一堆黑乎乎的颗粒状固体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铝生产国,目前我国铝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对铝的化合物进行电解,也就是采用“电解铝”生产工艺。生产“电解铝”的主体设备,是一种电解槽,而电解槽的“心脏”就是用来导电的炭素阳极——这种炭素俗称铝用炭素,专业名称即“预焙阳极”。铝用炭素的生产原料,就是包崇爱总工程师说的石化工业残渣——石油焦。因此,也可以说,铝用炭素的生产,其实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目前,我国超过60%的石油焦被铝用炭素行业利用,产能超过120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预焙阳极生产国和出口国。未来五年,随着国内外电解铝工业的发展,我国“预焙阳极”的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每生产1吨电解铝,要消耗400-500公斤铝用炭素。” 包崇爱说。
    由石油焦到铝用炭素,主要需经过煅烧、用液态煤沥青粘结成型、焙烧等三个生产环节。在索通公司,铝用炭素成品单块大的重达1.5吨,小的也有360公斤。作为我国铝用炭素行业的领军企业,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产量达到28万吨,连续4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目前,就国内铝用炭素行业整体来看,还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低、设备老化、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下、高消耗和高成本等问题,也因此使得产品乃至铝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差……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炭素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国内电解铝行业的效益。如何不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道路,成为国内铝用炭素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此,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提出了“绿色预焙阳极”的概念。他认为,公司要发展,铝用炭素行业要进步,必须不断地对预焙阳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预焙阳极产品质量越高,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就越少,能耗也会随之降低,铝厂的成本就越低,经济社会效益就越高。因此,要围绕提升产品品质,探索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能耗的生产工艺,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道路。这,也是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小改小革:开创节能减排大场面


    “这是一份公司技术改革的资料,多数是一线员工提出的建议。”包崇爱总工程师递给记者一册《2009-2010索通公司技术改革合理化建议成果汇编》。
    记者注意到,这本全彩印刷的小册子,收集了“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成果推广项目”和“节能降耗突出项目”四部分近70条,每条建议分改进前情况、改进措施、改进效果三部分,图文并茂,简洁扼要,一目了然。比如“装炉定位夹具制作”项目,仅仅在生产工艺上添加了固定夹具固定鼓包,就使得成品外观合格率 得到明显改善。节能降耗突出项目“燃气节能降耗攻关项目”实施一年合计可节约燃气费用数百万元。“别小看这些建议,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投入不多,效果很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革新过程中,还形成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临邑县科技局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2008 年以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从一线员工到技术研发人员提出的技改建议中,选用实施了200 余项。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坚持推行技术改革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为技术人员乃至一线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并根据对企业效益的贡献,不断提高奖励力度。通过这一方式,使公司成长为人人参与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开创了节能减排的大场面。”
    近年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坚持深入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吸纳公司员工的建议,还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计划,公司先后投入资金数千万元,升级改造了煅烧、成型、焙烧环节生产设备,建立了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池,在生产过程中对水、气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污水的达标排放和废气的回收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余热发电技术探索,上马了纯余热发电项目。这一项目利用索通炭素厂6台炭素罐式煅烧炉的废气余热,建设了一座装机4.5MW的纯余热发电站,年发电量达到3533万千瓦时,生产和办公用电基本达到自给自足。仅此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万吨,减少炭排放3万吨。郎光辉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余热发电,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为行业发展低炭经济起到了示范作用。”  

 
产学研联合:打造国际一流研发中心


    “这是我们投资一个多亿元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我们请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师,综合国内外同类研发中心的元素设计。公司还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设备,力求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包崇爱总工程师指着一座已经封顶的建筑物对记者说。这座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办公楼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即将投入使用。
    目前,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仅硕士以上研究生就有20多位,还聘请了世界顶级的行业专家作为公司常年顾问。早在2008年,“山东省铝用炭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正式在索通公司挂牌。2011 年,公司决定结合山东省铝用炭素工程实验室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铝用炭素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投入重金,扩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强化技术研发。“我们希望能够联合同行,共同解决行业面对的共性技术问题,带动行业技术健康发展。”包崇爱说。
    近年来,尽管世界上几乎所有预焙阳极技术都涌入了中国市场,我国铝用炭素行业也有着快速发展,但还是面临技术基础薄弱这一致命缺陷,不能完全利用和发挥我国石油焦资源优势,铝用炭素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可以说,尽管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以企业效益为导向,使科学技术能够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但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关起门来搞科研。国内首家省级“铝用炭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挂牌,对于索通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通过联合同行和上下游产业,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重要平台。目前,该公司正在筹备申请成立山东省铝用炭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进一步吸引一批行业内的顶级专家和有识之士汇聚索通,共谋发展。
    过去几年,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与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学院等拥有炭素材料专业设置的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和课题合作工作。与中国铝业公司的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和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积极合作,让炭素厂HSE 理念传播到整个行业,多次接待国内外专家、客户参观访问。近年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通过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为行业的稳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据介绍,多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质量为基础、管理为载体”经营方针的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贯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体系,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的预焙阳极产品。作为全球独立的铝用炭素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目前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口份额遥遥领先,产品出口至欧美、中东、远东地区等几十个国家。同时,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还积极向国内引进和介绍国际电解铝行业具有创新性和先进的预焙阳极产品的应用理念,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电解铝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绿色预焙阳极”的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