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土 好水 好葱——访济南市科技特派员陈海军

2011-09-20 22:11:17   作者: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刘全祥 王 东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谈起自己的大葱,陈海军笑得很灿烂

    9月的女郎山,空气清爽,景色怡人。在山顶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的翠绿。这就是声名远扬的章丘大葱种植基地。在这里,济南市科技特派员陈海军带领众多农户一起播撒下一片又一片绿色希望。
    章丘大葱,闻名已久。《管子》载:齐桓公五年,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是指在公元前681年,位于齐国的章丘就开始种植葱。到明代,章丘大葱更是名扬全国,成为贡品,有诗赞曰:大明嘉靖九年(1530年)庆,女郎(章丘市绣惠镇女郎山)仙葱登龙庭,世宗食之赞甜脆,葱中之王御笔封。清乾隆二十年《章丘县志》载:大葱,以产女郎山者为最。“章丘大葱,绣惠正宗”。2000多年来,绣惠大葱以其“高、大、脆、甜”而名声在外,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很多群众因种葱而走上了致富之路。
    “你看到的这些葱都是纯正的章丘大葱。看这块地,好多年的“葱王”都出现在这里。去年选出的‘葱王’高达2.17米,仅葱白就有一米多高!”面对记者的提问,陈海军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据陈海军介绍,章丘市绣惠大葱特色品牌基地是章丘大葱原产地,规划面积5000亩,核心区以王金村为中心,面积1800亩,示范带动绣惠、宁埠两个乡镇1000余户葱农进行有机大葱生产。
  “为杜绝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实现真正的有机大葱种植,我采用使用沼渣、沼液来代替农药和化肥,效果很好!”指着不远处一座沼气池,陈海军兴致勃勃的介绍到。“目前,我们设立了9处沼气池,另外还有14处沼气存储池,遍布在女郎山上。”
  据陈海军介绍,为将章丘大葱做大做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实行规范管理,标准化生产。章丘大葱基地依托大葱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章丘大葱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从“良种选育—育苗—移栽—生产—收获—包装—销售”整个大葱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统一田间生产档案、统一关键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五统一”要求进行管理,全面实现了大葱标准化生产。
  二是加强试验示范,提升大葱品质。注重挖掘“原汁原味”的传统的种植工艺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不断优化大葱生长环境。在成功试验应用沼液沼渣、豆粕等培肥地力、应用晒葱根、杀虫灯、沼液等农业、生物、物理方法防病虫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试验应用秸秆反应堆、绿僵菌等新技术、新方法,建立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专业化统防统治为补充的全程承包植保体系,确保投入品的安全有效,以保证大葱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大葱品质。在现场,记者看到,基地不仅给大葱配备了蓝黄防虫板,而且采用了太阳能防虫灯,真正实现了有机病虫害防治。
  三是打破固有栽培模式,实现大葱四季供应。今年新建4个高标准大棚,进行章丘大葱周年栽培,逐步使广大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成品大葱。“为了让大家能在春节期间吃上鲜葱,我们建立了四季葱园,在冬天加盖大棚,以此来延长供货期,多增加一些收益。”陈海军介绍说。
  四是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品牌效应。为促进章丘大葱产业发展和休闲旅游文化的积极对接和资源共享,2010年强力实施了章丘大葱产业园建设项目。建成了集科研培训、生产示范、文化展览、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园区建设,充分挖掘章丘大葱文化内涵,发挥章丘大葱“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品牌效应,不断将章丘大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章丘大葱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大葱中脱颖而出,是综合条件优良的结果,女郎山鸟语花香,土壤富含有机质,当地人都称它为‘小鸟土’。而且,章丘大葱灌溉使用的是百脉泉水系甘甜的水源,再加上科学合理的栽培等诸多条件,才孕育出这驰名中外的精品大葱!”谈到自己的大葱,陈海军总是显得兴奋异常。
  好土,好水,好葱!在即将离开绣惠大葱特色品牌基地时,遥望青山碧水间那一片翠绿,记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