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领头雁——记胶南市海青镇龙泰茗茶厂厂长李俊龙
2011-08-09 17:04:19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今年41岁的李俊龙,是胶南市海青镇董家洼村人。职专毕业后,他不甘于现状,一心想带领群众致富,几年拼搏,梦成现实。
起初,李俊龙在镇茶叶研究所负责会计工作,看到本村茶农挑着自家茶叶外卖,他问:咱村里不是有茶厂吗?茶农们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叹息、摇头:效益不好啊……当时,这些事情对李俊龙刺激很大,看着卖茶的茶农,他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办一个科学化管理的茶厂,不就能帮助茶农解决卖茶难的问题吗?他想通过发展茶叶这一特色产业带领全村致富。于是,他放弃了轻松舒适的财会工作,毅然辞职回家,多方走访调研,摸清市场实情。接着,四处筹集资金,从同学、朋友那里筹资10万元,从镇农村信用社贷款10万元,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龙泰茗茶厂。为了搞好茶叶生产、提高茶厂产品质量,他走门串户向经验丰富的老茶农讨教、向茶叶专家教授请教,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致富路。
创办茶厂以后,他组织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解决茶叶生长安全越冬的技术难题。他风餐露宿,深入田间地头,最终研究出茶树间作栽培、架设挡风围帐、扣大小拱棚等方法,使茶树安全渡过了冬寒期。此后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加大了御寒力度,选用抗寒能力较强的安徽北部茶树和自产茶种,实施秋剪茶苗、减低茶树挡风面、选取向阳避风的山坡良地栽植等方法,促使茶树生长,效果明显。
通过不断革新,李俊龙注重完善茶厂的经营管理机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茶厂逐步发展壮大,李俊龙的名字也随着“龙泰茗”牌绿茶的芳香开始远播。
为改变茶叶陈旧的包装,他邀请茶叶专家、设计人员、著名书法家设计了多款不同包装,并申请商标注册。从此,龙泰茗茶厂把周边茶农种植的茶叶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李俊龙对职工说:“走出家门,才觉天地之大;离开自家庭院,才有远大志向。咱不能把目光只盯在海青、胶南市场上,要把眼界放宽,要坚信‘土特产’,只要质量好、品种好、包装好、服务好,同样可以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为了生产出优质茶,李俊龙努力培出一流水平制茶能手与人才。他经常聘请专家教授,通过培训班和讲座的形式为职工及茶农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还订阅多种专业书刊,外出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种茶和制茶技术。李俊龙认为,要开拓更大市场,必须要质量保证,服务跟上,只有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站住脚跟。几年来,先后投资20多万元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改进加工工艺,年加工茶叶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在李俊龙的倡导下,全村结束了传统的一家一户炒制茶叶的历史,集中到茶厂炒制,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还节省了人力、资金。他还大力倡导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品种,针对茶叶单一的实际情况,紧跟市场相继开发了龙井、毛峰、烘青及苦菜茶、红茶等多种保健茶,满足了市场需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龙泰茗茶厂生产的系列茶,能够坦然接受市场选择的唯一茶质便是过硬的质量,李俊龙将诚信做人、诚信经商的原则作为座右铭,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生产制作经营绿茶和保健茶的整个过程。建立了以茶叶技术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并在内部实行了一套“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形成了系统内完整的质量管理网络。李俊龙的茶厂与茶农签订了鲜叶回收协议,全面实施茶叶“名牌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茶叶质量。他讲求信誉,开设茶叶销售“绿色通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他对茶叶推广销售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到茶庄、茶楼、茶行等站柜台与消费者和销售单位分别签订了信誉保证卡,还开设了“龙泰茗”牌系列茶直销点,促进了茶叶的销售工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俊龙和他的“龙泰茗”牌系列茶终于一炮打响。每到茶叶飘香季节,青岛、潍坊、日照、烟台等地的茶叶购销新老客户络绎不绝。几年间,他的茶厂累计让本村及周边村庄的茶农增收上千万元,渴望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李俊龙采撷到了梦想成真的甘甜果实。(记者 崔启昌 通讯员 刘洪成)
起初,李俊龙在镇茶叶研究所负责会计工作,看到本村茶农挑着自家茶叶外卖,他问:咱村里不是有茶厂吗?茶农们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叹息、摇头:效益不好啊……当时,这些事情对李俊龙刺激很大,看着卖茶的茶农,他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办一个科学化管理的茶厂,不就能帮助茶农解决卖茶难的问题吗?他想通过发展茶叶这一特色产业带领全村致富。于是,他放弃了轻松舒适的财会工作,毅然辞职回家,多方走访调研,摸清市场实情。接着,四处筹集资金,从同学、朋友那里筹资10万元,从镇农村信用社贷款10万元,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龙泰茗茶厂。为了搞好茶叶生产、提高茶厂产品质量,他走门串户向经验丰富的老茶农讨教、向茶叶专家教授请教,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致富路。
创办茶厂以后,他组织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解决茶叶生长安全越冬的技术难题。他风餐露宿,深入田间地头,最终研究出茶树间作栽培、架设挡风围帐、扣大小拱棚等方法,使茶树安全渡过了冬寒期。此后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加大了御寒力度,选用抗寒能力较强的安徽北部茶树和自产茶种,实施秋剪茶苗、减低茶树挡风面、选取向阳避风的山坡良地栽植等方法,促使茶树生长,效果明显。
通过不断革新,李俊龙注重完善茶厂的经营管理机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茶厂逐步发展壮大,李俊龙的名字也随着“龙泰茗”牌绿茶的芳香开始远播。
为改变茶叶陈旧的包装,他邀请茶叶专家、设计人员、著名书法家设计了多款不同包装,并申请商标注册。从此,龙泰茗茶厂把周边茶农种植的茶叶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李俊龙对职工说:“走出家门,才觉天地之大;离开自家庭院,才有远大志向。咱不能把目光只盯在海青、胶南市场上,要把眼界放宽,要坚信‘土特产’,只要质量好、品种好、包装好、服务好,同样可以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为了生产出优质茶,李俊龙努力培出一流水平制茶能手与人才。他经常聘请专家教授,通过培训班和讲座的形式为职工及茶农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还订阅多种专业书刊,外出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种茶和制茶技术。李俊龙认为,要开拓更大市场,必须要质量保证,服务跟上,只有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站住脚跟。几年来,先后投资20多万元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改进加工工艺,年加工茶叶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在李俊龙的倡导下,全村结束了传统的一家一户炒制茶叶的历史,集中到茶厂炒制,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还节省了人力、资金。他还大力倡导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品种,针对茶叶单一的实际情况,紧跟市场相继开发了龙井、毛峰、烘青及苦菜茶、红茶等多种保健茶,满足了市场需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龙泰茗茶厂生产的系列茶,能够坦然接受市场选择的唯一茶质便是过硬的质量,李俊龙将诚信做人、诚信经商的原则作为座右铭,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生产制作经营绿茶和保健茶的整个过程。建立了以茶叶技术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并在内部实行了一套“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形成了系统内完整的质量管理网络。李俊龙的茶厂与茶农签订了鲜叶回收协议,全面实施茶叶“名牌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茶叶质量。他讲求信誉,开设茶叶销售“绿色通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他对茶叶推广销售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到茶庄、茶楼、茶行等站柜台与消费者和销售单位分别签订了信誉保证卡,还开设了“龙泰茗”牌系列茶直销点,促进了茶叶的销售工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俊龙和他的“龙泰茗”牌系列茶终于一炮打响。每到茶叶飘香季节,青岛、潍坊、日照、烟台等地的茶叶购销新老客户络绎不绝。几年间,他的茶厂累计让本村及周边村庄的茶农增收上千万元,渴望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李俊龙采撷到了梦想成真的甘甜果实。(记者 崔启昌 通讯员 刘洪成)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