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跑道上稳步前行——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述评
随着石油资源供给的紧张,环境污染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绿色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社会的亮点。根据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界定,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它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等。
“6+1” 全国领先
作为一名在汽车领域工作了近四十年的汽车专家,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学勤以奇瑞QQ小型汽车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百公里耗油量大约在6.9升左右,燃油价格按每升7.5元计算的话,百公里需要花费50元左右。而小型电动汽车,百公里大约用12度电,电费价格按每度0.55元计算的话,百公里只需6.6元左右,加上电池的损耗,低速电动汽车运行费用约为燃油车费用的30%。”这些数字很清晰说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非常低。此外,奇瑞QQ小型车的排放量是1.1升,而纯电动车排放量几乎为零,相比之下零排放的纯电动车更有利于环保。也正是因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大、前景好。而在山东,新能源汽车发展更是一片“绿荫”。
从2004年开始,我省就已经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09年9月出台的《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按照战略引领、科技支撑、产业推进、政策保障、突出特色的方针,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三纵三横”的发展目标,建立以大型电动客车、低速电动汽车、场地用车为“三纵”,以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为“三横”的产品研发体系,研究低速电动汽车生产的关键技术。2009年省会城市济南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试点城市,济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得到提升。随后,我省以济南为依托将省内示范城市扩大为“6+1”,将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莱芜六个城市一并纳入国家试点范围。此外,省财政厅加大对购买新能源客车的资金扶持,在不计各市财政补贴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获得政策性的补贴。在政府诸多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下,我省的新能源汽车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省内已有新能源汽车企业近30家,据最新数据统计,我省1-5月份共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2.2万辆,如今,在我省正式运营的济南混合动力公交车、临沂的纯电动公交车运行态势良好,被广大市民津津乐道,目前,包括济南、临沂、青岛在内的一些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总体发展都有突破性进展 。
缺标准 困局待破
虽然,我省新能源汽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相关政策、标准缺失、行业对电动汽车产品尚有争议等影响,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部分企业只能依靠出口维持生存,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被动局面。 “以新能源汽车电动私家车为例,车主因为用车经济、环保乐意去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上牌难成为一大问题。目前在济南私家车仅有一辆正式挂牌,开上马路。”魏学勤介绍,按现行政策规定,车辆上牌照依据的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公告》,只有纳入该《公告》目录中的车辆才符合申请牌照的条件,山东省内近3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两家企业的产品列入公告。此外,车管所对新能源汽车上牌有其非常严格的要求,上牌难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谈及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标准化,魏学勤介绍说主要包括汽车及发动机的名词术语、连接尺寸、试验方法、各种涉及环境、安全及资源保护的强制性标准、整车、发动机及各部件的技术条件以及有关产品设计、工艺、原材料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目前,国家对这些标准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参照数据,这就使得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家在生产研发、销入市场等环节遇到很多阻力。
政策好 前景光明
随着“十二五”规划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新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也有了更加成熟的发展条件。
在“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和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相继面世。除了政策的支持,国家还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称,未来10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在新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环境逐步有所改观。“做好产品研发与创新,抓标准、抓产业化,促进关键零部件发展。”魏学勤用简洁的三句话概括了我省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规划和新政策推动下要做好的工作。至于山东新能源汽车在当前应该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魏学勤表示,我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应该由低到高,渐进发展,不能浮躁,应该给各类新能源汽车厂家发展的机会。
到2015年,山东省汽车总产能要达到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5万辆,占总产量的5%。魏学勤说,“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最好标准。”对于未来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要充满自信,更要担当责任,抓住机遇,稳步推进,顺势前行。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