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软件园:构建IT产业发展平台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2011-06-14 16:52:56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东营软件软件大厦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开创东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握高端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构建IT产业专业发展平台,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这正是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科学定位  合理布局


    东营软件园以打造“石油软件研发与外包城市”为目标,主要建设产业区、评测区、综合服务区和科教区四个功能区,着力发展软件外包、IC设计、信息安全、网络通信、IT教育与培训、动漫、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等行业领域,重点以石油钻采及生产控制应用软件开发及外包服务为主,大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软件企业。目前,软件园起步区软件大厦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优化政策服务环境  吸引企业聚集发展


    东营软件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资金、场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入园企业以支持。在企业入驻审批流程上尽量精简迅速,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目前,东营软件园已被认定为山东省软件园和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已有甲骨文、金蝶、用友、大唐软件、胜利软件、通达动漫、鼎创信息等50余家优秀IT企业签约入驻。园区企业2010年共实现产值4.42亿元,利税7847万元,2011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6953万元,利税876万元。园区在商务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系统注册的服务外包企业已达11家。园区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研发人员已达1000余人。软件园二期占地约150亩,建筑面积5.4万平米,计划总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企业单体研发楼,预计2011年底主体完工。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提供产业发展技术支撑


    重点建设了软件园中心数据机房,实施了“一网三平台”建设,可为入园企业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提供优良先进的测试验证、信息共享、专业技术培训等公共技术服务。东营市政府与IBM公司合作建设的“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主要应用于大容量存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领域,将有效降低入园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对东营市打造生态之城、石油之城、数字之城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甲骨文公司合作建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已经启动,主要建设产业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服务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提供企业人才支撑


    软件园积极搭建院校与企业对接平台,通过柔性引才、人才实训等方式,有效汇集创新元素为产业发展服务。引进了用友畅捷通(山东)人才培训中心,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企业上市、物流管理、企业经营、金融债券等专业知识培训和互动体验式培训,促进综合管理和领导能力的提升;东营市技师学院在软件园建立了省级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举办了多期软件工程师及外包人才实训班;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在软件园开设了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现正在积极推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营市技师学院、东软集团联合建设“东营软件服务外包培训学院(基地)”事宜。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IBM、东软集团、青软人才实训中心等知名企业及专业人才培训机构的对接,将先进的人才培训理念等引入东营软件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东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园区有18家企业技术研发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家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产品,园区企业自主研发产品达50多个,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共35个; 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双软企业9家,获计算机系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企业11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2家,获得CMMI 三级资质认证企业2家。入园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下一步,软件园将积极推进软件园后期项目的开发建设;针对IT产业特点,逐步建立完善能切实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园区推介及招商工作,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对软件园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IT企业入驻;进一步完善“一网两翼五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云计算中心”及甲骨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技术支撑服务;加强与有关高校、知名专业培训机构的对接与合作,逐步建立完善东营软件园人才培养机制。力争5年内把软件园打造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园和工业旅游景点,聚集200家以上国内优秀的中小软件企业,孵化出20家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推出100个以上具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实现软件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全省一流的重点软件园,并争取列入全国先进软件产业园区的行列。(黄琼华  董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