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满帆海天阔 正是扬帆破浪时——记潘述怀和他的星源集团公司
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左三)、市委秘书长陈民等领导莅临检查指导
潘述怀:山东星源矿山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宁市人大代表、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星源集团始建于1998年,经过短短十年的飞速发展,于2008年10月组建起山东星源矿山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下设三家子公司。即济宁星源铸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矿用防爆排沙、排污系列水泵的高精密铸钢、铸铁、耐磨等初级产品;济宁星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矿用隔爆型变电站KBSGZY、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KBDG系列、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用干式变压器KBSG系列,主导产品为GLD带式给料机系列、GL型振动式给料机系列;济宁星源泵业科技服务公司,主导产品为矿用隔爆型排沙泵BQS系列、排污泵BQW系列、(2.2KW-315KW)。以上产品全部通过国家防爆安全标志检测,获得国家专利18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拥有博士生3人,研究生2人,高级工程师9人,科技人员60人,大学毕业生120人。产品销往国内特大型煤业集团:中国神华神东能源、内蒙扎煤等13家大型煤矿集团,深受用户欢迎,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成为济宁市最具潜力的百强民营企业之一。
星源集团先后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煤炭行业机电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山东省明星企业,山东省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济宁市专利明星企业,济宁市科技“小巨人”,济宁市百强民营企业,济宁市和谐企业,鱼台县功勋企业,共获国家、省、市、县荣誉称号41项。
题记: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受到严重的打击,外贸加工、出口及工业等领域的衰退尤为突出,而山东星源矿山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逆势而上:今年新招聘员工50名,其中大学毕业生32名;投资3500万元的二期技改扩能项目初具规模,年底即可投产;3000台水泵、58台给料机的订单,让公司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这是市场对潘述怀的赞誉,更是星源矿山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实力的见证。
夜深人静的时刻,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橘色的灯光,一位年过半百的汉子坐在电脑前,时而眉头锁成“川”字,时而在面前的小本上记下什么,墙上“向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宁可因高目标而脖子硬,也不要为低目标而驼背”的苍劲大字在默默地诠释着这个汉子的内心独白。
他,就是潘述怀。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为了公司的产品开发,潘述怀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了——敢吃“大”苦,也是潘述怀这位“大”老板的快意人生了。
潘述怀的谈话,粗犷中透着沉稳,执着中流露灵敏,自信中挥洒着儒雅和卓见 。中学没读完的他硬是靠着惊人的毅力和超凡的勤奋,自修了大专学业,获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潘述怀在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历练了“经世之学”,锤炼了“济世之才”,企业家的坚韧,工程师的理性,商人的敏锐,在他身上兼容并蓄、相互交融。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面对创业伊始的市场、资金、科技、人才、规范、规模等种种缺失,潘述怀毫无退缩,铆足劲儿闯出一条路来。他讲大话、上大项目、干大事业、争大市场、求大发展,用胆识和勇气诠释着一个“大”字。
上大项目。先后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660万元,多方凑集资金5000万元。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两栋高标准的现代化厂房,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2700万元购进国内最先进的铣、刨、冲、钻、车等数控机床83台套。
组建大集团。下辖三家子公司的星源集团注册资金6160万元,固定资产1.3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805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6500万元,利税420万元,顺利完成了从小作坊到大集团的跨越。
争大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隔爆型矿用泵年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50%以上,销售额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公司所生产的矿用产品中,获得国家专利的1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为公司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市场份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星源集团已是一家生机勃勃、魅力四射的知名企业,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董事长潘述怀,用改革开放的如椽大笔写就了时代的神话,把“大老板”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字写在了齐鲁大地上。
勇于带好自己的队伍 做“红”老板
一流的办公条件,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蓬勃的朝阳产业,写就了星源 “和谐发展、繁荣昌盛、员工富裕、厂风文明、厂容整洁、管理规范”的宏伟蓝图,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而“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正是潘述怀的用人之道。
总经理孔令华——潘述怀的“连襟”,年轻有为,办事果断,工作认真细致,针对性的提出了“斤斤计较抓管理、六亲不认定方圆、面红耳赤抓质量、滴水不漏争效益”的管理理念,每天有10多个小时“泡”在车间里,凭着对公司的忠诚和执着追求,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
市场部总经理潘峰、副总经理潘涛——潘述怀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带领50余人的销售队伍,下中原,走西口,闯关东,千辛万苦做营销,诚信为本铸品牌,在全国构筑起13个营销网点,巩固200多家老客户的同时,开发新客户70余家。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人均创收达140多万元。
后勤保障事无巨细,件件与员工相关,事事与工作相连,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副总经理潘波——潘述怀的三儿子,上任伊始,就提出为全体员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并得以实施,让新来的大学生住上了三室一厅的公寓,给员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件件实事都办到了员工的心坎上,后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和谐企业的建设。
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投入6万多元,选派企业骨干到江苏大学、中国矿山大学学习深造;同时高薪聘请专家教授来企业讲课,每年培训3—5批次,每批30—40人次。通过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注入了后劲,为公司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奠定了人才基础。去年,公司还专门投资280万元,新建了科技专家公寓。通过引进人才,增强了品牌的厚度,目前,产品质量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诚信星源、情润万家”的品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消费者的满意品牌、服务品牌和广大客户心目中的“金字招牌”。
2007年7月,公司与江苏大学结盟,组建了山东星源江苏大学矿山水泵研究所,研究所现有博士2人,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8人,聘请专家12人。公司投资1400万元建起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网络服务中心。在产、学、研等方面双方实行全面合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就在我们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公司再传捷报,星源集团和江苏大学共同研发的《BQS型系列矿用隔爆型大功率耐磨潜水排沙泵》、《380V~10kV矿用潜水泵性能自动测试系统》两项科研成果顺利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短短十年的时间里,潘述怀把自己做成红红火火的“红”老板,也把一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民工队伍打造成一支专业企业管理团队,完成了高科技与土专家的完美对接,形成独具特色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真情回报社会 做“善”老板
对星源辉煌的成绩,潘述怀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践行着一个成功者的那份社会责任,用企业家的良知诠释着一个“善”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潘述怀率先垂范捐款5000元,全体员工纷纷捐助,共捐善款25000多元。企业还筹集部分物资送往灾区,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尽了一份力。
心系慈善,无私奉献。潘述怀作为鱼台县慈善总会的理事,参与慈善,已成为他的自觉行动。自慈善总会成立至今,他每年都义捐善款。
以爱为本,传递幸福。今年七月份,公司的一位员工因病住进了医院,当家人为医药费一筹莫展时,得知消息的潘述怀驱车前往医院,把一张银行卡交到了家人的手中,雪中送炭的义举感动了在场的人。
支持教育,播散阳光。公司牢固树立“公司以重教为先,老板以兴教为本,全员以支教为荣”的理念,每年教师节前夕,潘述怀都会把慰问品和善款送到学校,带去星源人的一份节日问候。今年教师节前夕,为支持地方教育,他又向当地教委捐款10000元。
关爱老人,夕阳更美。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逢“九九”老人节和传统节日,潘述怀总是带上礼物去当地敬老院看望老人,带去星源人的一份温暖。今年,他再次捐款10000元,用于当地敬老院的扩建工作。
施行“五个一”工程,构筑和谐企业。“五个一”工程,即社会责任一步到位,五年的时间里,公司先后为300多名大学生、复员军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了地方的就业压力;企业责任一路前行,支持本地经济,依法照章纳税,先后被济宁市国税局、地税局授予纳税先进企业;关注民生一呼百应,今年为59名扎根星源的优秀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让他们劳有所得、心有所依、老有所养;人间慈善一路绿灯,近五年来星源共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40多万元;员工疾苦一次解决,公司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先后让8名困难职工子女重返校园,13个家庭得到资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潘述怀的诚信呵护,爱心承载,善心铸就,不仅让他做到了和谐管理,成为高明的企业管理者,更让他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巧妙糅合在公司文化中,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
他自己说:“我只是比别人更执著一点。”
以德为道,不断总结自我,超越自我。追忆往昔,潘述怀说:“我只是比别人更执著一点”。在他和星源走过的道路上,他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超凡的毅力;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他执著于企业品质与价值的不断提升,更加执著于自身品质与价值的提升。他像一面猎猎的旗帜,在市场经济的烈风中,逆风飞扬;他更是一名舵手,在市场的暗流中带领着自己的船队劈波斩浪。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智者争取时机。面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种种困难,面对席卷全球的危机,潘述怀是一位强者,更是一位智者,风劲满帆海天阔,俯首波涛更从容,告别昨天的辉煌,带着明天的希望,潘述怀和他的团队迎着朝阳再次出发。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