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谱写了芦花鸡的神话——记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正国

2011-10-18 17:23:30   作者:记者 李冬阳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贾正国  男,40岁,济宁市汶上县次丘镇河里村人,中共党员,现任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汶上县芦花鸡协会会长、汶上县芦花鸡原种繁育基地场长,曾获得汶上县科技特派员、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十佳”科技示范户、汶上县优秀共产党员、济宁市第一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济宁市共青团青年创业导师、山东省乡村之星、中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殊荣,2011年1月被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圣地英才”称号

    镜头前,贾正国抱着心爱的芦花鸡,笑容灿烂。正是他,挽救了纯繁汶上芦花鸡这一国家濒危物种,并将其繁育及销售产业链发扬光大,谱写了一段芦花鸡的神话。

             
是他,挽救了珍禽芦花鸡  


    提到汶上特产,芦花鸡当属一绝。汶上芦花鸡集美食、观赏、滋补、保健于一体,体内黑色素含量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汶上芦花鸡是国家重点保护地方鸡种之一,喙、胫、皮肤呈白色,6月龄公鸡体重1.8公斤左右,母鸡1.25公斤左右,属肉蛋兼用型。该鸡生性好斗,野性十足,以羽毛美观、觅食性强、饲养成本低、肉质鲜嫩、产蛋率高且营养价值丰富而驰名全国,被誉为禽中极品。前来“佛都”汶上的游客,如不品尝一下芦花鸡,便是一大遗憾。
    芦花鸡名字的由来,有着一段历史渊源。汶上芦花鸡土生于大汶河最下游山东省汶上县境内,后沿小汶河繁生。该鸡隐藏于汶水河畔芦苇荡内生存,羽毛呈横斑黑白羽,与芦苇颜色色泽一致,形成天然的保护色,逃避野兽的侵袭,才得以生存下来,并由此而得名“芦花鸡”。
芦花鸡饲养历史悠久,明朝编写的《汶上县志》记载:春秋时期就有此鸡,宋代汶上县鹅河(次丘镇河里村一带)饲养鸡、鸭、鹅之风颇盛,曾于此设立官办“鸡、鸭、鹅坊”,经京杭大运河航道,供奉至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千年贡品”流传至今。金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古中都更名汶上,依据地名此鸡叫“汶上芦花鸡”。
    汶上芦花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期古中都邑桃城闵员外用芦花鸡烧鸡宴请宾客;三国时司马懿曾用芦花鸡与曹丕斗鸡;元末明初时期,大汶河琵琶山的民间故事《五鸡台的传说》;近代戏剧《鞭打芦花》;历代画家也曾留下大量芦花鸡的珍品书画;近代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闯关东》中提到的芦花鸡就是汶上芦花鸡。
    然而,如此优良的品种却在九十年代末期濒临灭绝。1998年,正当汶上县委、县政府为芦花鸡鸡种保种犯愁时,贾正国挺身而出,发动本场职工及本村村民在农村收购汶上芦花鸡。“当时,我组织鸡场员工,发动亲戚朋友,走街串乡,跑遍每个土孵房,走遍全县每个村庄,共收集180只比较真的芦花鸡,依据国家品种资源库的汶上芦花鸡标准,严格把关,笼养,人工授精,提纯繁育,到2003年,共提纯芦花鸡约2000只。我请来山农大王教授等专家,给每一只芦花鸡做了一下DNA检测,从基因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提纯,只留下800只真正的纯汶上芦花鸡。经过5年多努力,我拥有了自己的纯汶上芦花鸡的核心群,这是我发展芦花鸡事业的第一步——基因提纯,人工授精,纯繁汶上芦花鸡。”贾正国介绍说。
    经过“基因提纯,人工授精”,贾正国保留了纯繁芦花鸡原种12000套,在其公司所属的两个100亩的林下放养基地,年饲养芦花鸡达30万只,既保护国家珍禽,又壮大了自己的事业。
    贾正国在农村创业成功了,看到许多村民想富不敢富、不会富,缺技术、少资金不能富,贾正国暗下决心,尽最大努力帮助村民养鸡致富。
    2003年,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贾正国成立了汶上县芦花鸡协会,并担任会长。协会对会员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养鸡业,到目前共发展会员850余名,在安徽、湖南等省设立8个分会,年饲养芦花鸡200余万只,2006年,被评为济宁市市级龙头企业。协会成立后,贾正国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产前信息引导,鼓励发展养鸡业。协会以养鸡大户为模范,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养鸡业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南站镇野庄村在2008年只有两家养鸡户,贾正国走遍全村260户,给村民讲解养鸡的基本知识,给他们担保贷款,到现在野庄村共有53家养鸡户,共存栏芦花鸡30余万只,贾正国为他们共担保贷款300余万元。村民冯绪贤家中三个孩子都进了大学读书,全部的花费都是养鸡得来的,他经常给别人说:“贾正国是我家的救星,自从他让我喂了鸡,我家的收入稳定了,不仅供三个孩子上了大学,现在还盖了小洋楼”。
    二是产中技术服务,解决养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协会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每月一次技术讲座,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几年来,协会共进行技术培训60余次,培训会员5600人次,共编发资料6万余份,聘请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教授200人次。
    三是产后保价回收,提高会员收入。为了把芦花鸡产业做大做强,改变单一饲养模式,提高会员收入。在县科协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芦花鸡协会于2009年组建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改变了汶上芦花鸡鸡蛋、活鸡等比较单一的销售模式,实现了芦花鸡烧鸡、鸡腿、火腿肠、腌鸡蛋等精深加工,拉长了芦花鸡产业链,逐步增加了汶上芦花鸡产品附加值,让利于会员,走出了一条“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    

         
是他,把芦花鸡品牌做大做强


    走进贾正国的汶上县芦花鸡原种繁育基地,给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卫生、清洁,种鸡舍、孵化间……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据贾正国介绍,汶上芦花鸡示范基地始建于1995年8月,占地15公顷,从业人员100人,主要进行芦花鸡的提纯孵化、繁育、推广。基地固定资产8000万元,年产值1600万元,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有全自动电脑孵化器50台,年孵化雏鸡800万只,年饲养芦花鸡100万只,提纯繁育芦花鸡原种15000套,存栏父母代种鸡6万套。
    2007年12月,该示范基地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3月,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2004年10月被山东省财政厅列入重点扶持项目,2006年10月被省科协、财政厅授予“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进单位、省财政厅双增工程示范点、全省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10年,汶上芦花鸡成为汶上县地理标志产品。
    为解决芦花鸡的销售问题,2010年2月,依托示范基地,贾正国建立了汶上县金秋食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汶上芦花鸡深加工。该公司占地40亩,总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共计8000平方米的屠宰、油炸、蒸煮、风干、高温灭菌及包装车间。重点生产芦花鲜烧鸡、软包装烧鸡和优质芦花鸡蛋的筛选包装。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屠宰加工设备,拥有日宰杀量1万只现代化生产线一条,年屠宰加工芦花鸡360万只,年创效益7000万元。其生产产品完全符合出口食品加工(HACCP)标准,获得了安全质量QS认证,2010年7月牵头起草《汶上县芦花鸡标准》。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食品公司已成功研发出汶上芦花鸡烧鸡、芦花鸡三宝、龙凤呈祥、汶上芦花鸡腌制鸡蛋等十多个品种,并成功进入大型超市,到目前销售额达1000万元,上缴利税50万元。金秋食品公司注册的“汶水”牌芦花鸡烧鸡、鸡蛋,产品远销全国大中城市。
    为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性,并针对目前养殖疫情加重,育雏设备简陋和养殖水平较低的现状,公司于2010年12月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全封闭高标准化育雏鸡舍2200㎡,年育雏能力达100万只以上,能够自动控温,电脑操作全封闭饲养。雏鸡脱温后分散到农户中生态放养,这样既提高了养殖效果,减少了疾病发生,又避免了养殖户的重复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为确保芦花鸡的纯度和无垂直传播疾病,公司与汶上县金秋种鸡场签订鸡苗供应合同,同时公司也与种鸡场和农户签订了育雏协议。
    该食品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公司+协会+农户”的经济模式,服务和引导会员的养鸡生产。在全国设立10个分会,现有会员3680名。公司为会员提供“三个免费”和“三个统一”服务,即免费培训技术,免费提供防疫,免费诊治鸡病;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回收成鸡,与养殖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饲料供应合同、产品保价回收合同。公司积极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开展信息咨询活动,促进技术交流,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改革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普宣传。到目前,共进行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学员1800人次,编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较高理论水平畜牧师30余人次,把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定期到养鸡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协调政府与养鸡户之间的关系,共协调养鸡场建设用地500余亩,担保协调养鸡户贷款800余万元。到目前,公司共发展养殖户1280户,5个养殖园区,年饲养480余万只鸡,养殖户遍布汶上县城乡及邻近县市,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对于芦花鸡品牌今后的发展,贾正国提出了四点工作设想:
    一是建设高标准化芦花鸡原种繁育基地。该基地预计总投资1亿元,占地500亩。新建2.5万平方米的全自动高标准种鸡舍、育雏鸡舍,购进全自动养殖设备(能够自动上料、饮水、挖温、捡蛋、清粪等),能够容纳20万套种鸡;新建8000平方米的大型孵化车间二栋,购进先进电脑孵化器设备,能够一次装蛋600万枚,出苗550万只;另外新建30亩饲料加工厂一处。形成饲料加工、成鸡饲养、雏鸡繁育、产品开发一体化。
    二是建设大型芦花鸡生态放养基地。该基地计划占地2000亩,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鸡舍6万平方米,能够一次饲养芦花鸡60余万只(芦花鸡饲养周期平均为6个月),年饲养芦花鸡120余万只,实现利润2500万。
    三是建设芦花鸡深加工企业。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新建办公楼1000平方米;集屠宰、油炸、蒸煮、风干、灭菌、包装、火腿肠加工一体车间3万平方米;1000吨大型冷库一个。该项目投产后,能够安装4条油炸、熏蒸、冷却、二次灭菌及包装芦花鸡深加工生产线,日屠宰加工白条鸡3万只;烧鸡3万只;火腿1000余根。年利税6000万元。
    四是建设芦花鸡销售服务网络。一是企业在抓好芦花鸡产业化的同时,根据发展的规模及实力,拟计划用1—2年的时间发展乡村农家乐一日游,主要是在生态放养基地建设的同时,公司加农户的方式齐头并进,结合当前的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围绕芦花鸡特色,新上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项目,建设高标准的生态乡村游。二是拟计划用2年的时间在汶上及周边城区、省内重点城市等地建设芦花鸡餐饮标准店。三是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大城市建设芦花鸡餐饮旗舰店。
    “回首过去十几年的奋斗历程,也不记得碰了多少次壁,跌倒了多少次,但是我一步步坚持走下来了,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是我无怨无悔。”谈到自己的创业发展史,贾正国感慨良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执着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贾正国带领着他的企业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