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兵:用石磨演绎创业故事

2011-04-19 17:14:17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一头黑色毛驴,身挂索套,头戴遮眼布,吃力地牵拉着一盘厚重的石磨,随着石磨不停地匀速运转,磨盘上堆放的麦子被陆续研磨成面粉。上世纪六、七年代,乡村中几乎人人熟知的这样一段生活情景,如今,被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大兰东村青年农民逄锦兵变成画面定格在了他开发的石磨原生态面粉的包装上。
    用天然石材自行加工制作石磨,采取销声匿迹40多年的原始方法研磨小麦,使面粉中百分之百地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并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逄锦兵的“小打小闹”使慕名而来的省内外顾客闻到了久违的麦香。
    2009年初春,做涂料生意几乎“颗粒无收”的逄锦兵在跟村里一位长辈聊天时,得知了村里上代人几乎家家都有过“推碾围磨”的生活经历。那位长辈告诉他“石磨磨的面粉做面条、包水饺不光筋道,营养还全。”一席话,让逄锦兵开了窍。“眼下人们生活富裕了,吃饭讲究营养、讲究绿色安全,迎合这一消费心理,开发石磨原生态面粉兴许是条创业捷径。”
    带着激情,他走访了全村200多户,接下来的几天,他马不停蹄地到胶南工商、质监、农业、卫生监督等部门跑了个遍。“我就是想搞好市场调研,看看人们对石磨原生态面粉有啥期待,办加工厂需要什么手续。”当年5月初,逄锦兵在村两委的帮助下,贷款3万多元,从亲戚、朋友、同学那里又借了近10万元,从20多里外的小珠山拉回家好几十块质地上好的大石头,叮叮铛铛凿出了5盘石磨。这之后,他又自己设计,配套安装了电机、围挡、面萝等相关设施。一番忙乎,他注册的石磨原生态面粉加工厂转起来了。
    鼓没敲、锣没响,加工厂在山村里,产品销售一时难有大动静。逄锦兵并没犯难,他利用自己的房子在村里开了“农家宴”,让来就餐的老老少少品尝他的原生态面粉。期间,他还抽空带着产品跑到胶南、青岛开发区、日照、胶州等地送给人家尝稀罕。送出去的1000多斤石磨原生态面粉,为他赢回了若干喝彩。到年底,他竟销出产品20多吨。潍坊、东营一些客户的订单,让初尝胜果的逄锦兵一直忙到了年根儿上。
    看到潜在的市场商机,逄锦兵想法更新更多。发展合作社,把周边的农民吸收进来,让大伙共同受益。忙年期间,他走东家、串西家,使100多户村民答应了他的想法。2010年开春,他的青岛新乡村五谷购销专业合作社开张。社员们在经过严格检测确定的土地上,统一播种逄锦兵从省农科院、所调来的小麦、玉米、荞麦、黄豆、高粱等新品种,全季不使化肥、不打农药,收货后也是按统一标准条件贮存。“我是合作社的社员,地里种的小麦新品种,用的是农家肥,送到社里每斤比市场贵三毛钱。”采访时,村民冯青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光高出市场价这块,去年就多收益2300多块钱。”
    “石磨磨面时有速度慢、磨温低的特点,平均转速每分钟25转,现代钢磨磨面时转速每分钟800多转,石磨磨面时产生的温度等同于时令常温,而钢磨磨面时的温度可达120度。”逄锦兵讲到他的“生产工艺”时头头是道。他说:“为确保产品质量,去年,曾到质监部门主动送检20多次,结果都是钢钢的。石磨磨面遍数少,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粮食中的蛋白质、面筋质、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B1等多种营养成分。石磨小麦面粉制成的多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石磨原生态面粉每公斤8块左右,虽然如此,不少外地客户仍愿意来这里加工。”说着,逄锦兵拿出潍坊一客户10吨小麦石磨原生态麦粉的加工订单给记者看。
    客户多了,生意好了,声誉和美誉也高了。今年年初,青岛新乡村五谷购销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石磨原生态面粉、真空包装五谷粗杂粮等经胶南商务局推荐,被指定为“青岛市菜篮子工程推荐产品”,逄锦兵表示,他已经设立了专线电话13658653678,接受广大客户质量、经营方面的监督。下步还将发展新社员,扩大小麦等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在带动更多乡亲增收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记者  崔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