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帮民富是我们的职责——访胶南市黄山经济区成教中心校校长崔桂华

2011-03-15 16:24:22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胶南市黄山经济区紧临204国道,与青岛前港湾、流亭国际机场、沈海高速等距离较近,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该区在推进工业文明的同时,始终没有放松高效农业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6157万元,高效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占有较大比例。熟悉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都知道,全区高效农业发展凝聚着区成教中心校的心血和汗水。该校立足培训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技能这一主要职责,以科技电影为平台,创新教育形式,赢得了农民群众 “倾力履责、诚心为民”的美好赞誉。日前,记者专访了该校崔桂华校长。
    “2010年,黄山经济区党工委、管委在胶南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和谐创新、科学发展两条主线,围绕园区经济、品牌经济、驻地经济、旅游经济四个方面,凝聚力量,激情创业,成教中心校是遵循这样一条理念,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实干,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崔校长介绍说:“区成教中心校着力抓了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业指导与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多项工作。该区山岭地多,农民有发展蜜桃、芋头、西瓜种植以及畜牧养殖方面的传统,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种养经验的劳力越来越少,有体力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就业、居住,经验和技术断档现象严重。与此同时,一部分在农村创业的人又相对缺少种养业技术,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发挥优势,一方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电影和自制幻灯片传播相关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赶科技大集、开展流动讲堂、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多角度宣传适合当地农民利用的致富经验和高效农业技术,辖区农民群众从中学到了不少创富技巧和才干。”
    采访获悉,得益于区成教中心校的认真履职,数以千计的农民朋友拿到了创业增收的“金钥匙。”“山东省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徐村党支部委员于海霞介绍说:“目前,徐村芋头已是远近闻名的名牌产品,这之前,区成教中心校在芋头种植、管理、收获、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来村里传授技术和经验,发展到今天,徐村芋头品牌里有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每年,我们都是抓住春耕备播、田间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进村入户为农民朋友传播先进技术,仅科技电影一年就放映300多场。”崔桂华校长介绍说。
    “在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教中心校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听到记者提问,崔校长说:“当下,黄山经济区芋头、西瓜、蜜桃、茶叶、桂花等品牌农业种植面积超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达1.2万亩,‘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了12家。在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着力抓了三点:一是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在项目落实中跟踪服务。2010年,我们组织种养技术讲座20多场,邀请上级农口部门专家进村进棚进田进园跟踪服务130多次,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下一步,成教中心校将围绕区里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上下功夫,在传承工作经验的同时,力争在商标注册、网上推广、助力参评等方面多做一些探索,外延服务范围,帮助辖区群众鼓胀‘钱袋子’。采访结束时,崔桂华校长如是说。(记者 崔启昌 通讯员 徐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