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大支柱工业添加“味精”——访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青尧
日常生活中,炒菜放入少量味精会使菜的颜色更鲜艳,味道更鲜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放入少量“味精”也会使生产的产品有更优的品质,在济南天桥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专门为造纸、建材、食品、陶瓷、印染、石油化工等支柱工业生产“工业味精”,它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是十大支柱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是被化工部列为“十五”计划中重点开发的六种精细化工产品之一。
它就是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以小麦、玉米、土豆、红薯等的食用淀粉为原料,替代酸泡酸洗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产品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祥生物工程公司也成为国内第一家涉足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企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邹青尧是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年仅五旬的他已双鬓染白,“这么早就白了头,正是干企业累的。”邹经理首先向记者介绍了企业初创的艰辛,“高新技术企业,而且是研发新产品替代落后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更是难上加难。”邹经理给自己的企业定位非常准确。
据邹青尧介绍,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于2004年由农科所专家王美玲教授初试成功,2005年产品小试,2006年中试成功。羧甲基淀粉(CMS)是改性淀粉的代表产品,是醚类淀粉的一种,通常使用的是它的钠盐,所以又称羧甲基淀粉钠(CMS-Na)。它是以小麦、玉米、土豆、红薯(任何一种均可)等的淀粉为原料加食用酒精生产而成,可以作为涂料增稠剂、食品稳定剂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以前,同类产品是羧甲基纤维素,因为生产中需酸洗酸泡,国外已逐步淘汰,代之以醚类淀粉。”邹青尧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造纸、建材、食品等企业仍在大量应用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的推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就是要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邹青尧对羧甲基淀粉钠产品充满了信心,目前,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羧甲基淀粉钠一吨成本较羧甲基纤维素降低五千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一流专家组成技术科研群
认准了羧甲基淀粉钠的市场前景,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很舍得投入人力和资本,在公司6名教授,8名研究生,专科以上学历126人的基础上,邹青尧又聘请国内变性淀粉一流专家为顾问,组成技术科研群体,配备目前国内领先的生产机械设备。同时,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新产品研发,与山东轻工学院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保证公司技术在同行业中始终领先。
“羧甲基淀粉钠是造纸中很好的增强剂”,邹青尧介绍说,在2005年申请技术专利之初,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就与造纸专业很强的山东轻工业学院展开合作,研究羧甲基淀粉钠在造纸添加中所起的作用,探讨最佳的粘度、取代度、pH值、Cl-、添加量等指标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探讨,得出用作纸张增强剂、表面施胶剂及涂布助剂的可行性,为羧甲基淀粉钠作为造纸助剂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省科院生物所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使羧甲基淀粉钠生产中酒精消耗由原来的600公斤/吨降至100公斤/吨,氯化物含量由原来的11%降至8%,产能提升明显。
“创业总有个过程,前期肯定要吃苦,但就算亏损我们照样发奖金,因为我们有明天。”邹青尧介绍,羧甲基淀粉钠的推广过程是艰难的,2009年,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亏损150万,但羧甲基淀粉钠又是有前途的,2010年,山东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望收支持平,“以后我们可是要扭亏为盈啦!”邹青尧坚持科技创新,相信科技,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他终于要到了收获的季节,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了邹青尧嘴角的一丝浅笑,且将这丝微笑当作他和他的海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好日子的开始,或许还将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邹青尧和同样关注科技创新的我们。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