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马山法庭庭长 李 美
巍巍马山脚下,滚滚黄河岸边,有一个为辖区人民群众高度信任,践行“公平正义、一心为民”宗旨的守护神——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马山法庭。
马山法庭辖一乡一镇一街道办事处,包括三名法官在内共有七名工作人员,近年来,由于马山法庭为辖区百姓主持公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加之普法工作不放松,老百姓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意识明显提高,使马山法庭人少案多的矛盾日渐突显。面对困难和压力,全庭干警倍加努力工作,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保社会平安和谐,促经济快速发展,他们往来于乡间农户,穿越于田间地头,无怨无悔,无奢无求,执着地追求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不为别的,仅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安宁与幸福!
一切为了人民满意
“处处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竭力方便群众诉讼”。这是马山法庭始终不变的办案宗旨,针对老乡文化水平较低,对诉讼知识缺乏了解的现状,庭里再忙也会安排庭前法官接待,对当事人进行诉讼风险告知、诉讼程序引导,减少盲目诉讼。同时,对来访咨询的群众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送行”,将印有办公电话、干警手机号码的便民服务联系卡,发给辖区乡村干部和村民,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不仅如此,他们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采取“五条措施”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一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察当事人的疾苦,决不下与情理不符的判决;二是坚持“判前释明、判后释疑”,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决不让弱者因不懂如何打官司而吃亏;三是深刻理解法律精神,用足用活法律,决不让有理的当事人得不到公正;四是快审快结,让当事人得到最快最好的救济,决不让正义晚点;五是强化司法救助,尽最大努力为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决不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不起官司。
马山法庭推行多样化的办案方式。针对辖区点多线长,地广人杂的特点,考虑到农村案件注重“乡情”、“亲情”的特点,法庭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纠纷案件合理、有效、圆满化解,近年来,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对审判庭审理的案件,实行“圆桌式”办案,注重以人情人理的谈话方式,促使双方解心结、化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对立,达成和解;对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案件,积极推行上门立案、登门调解,以“炕头型”法官形象,拉近与当事人的感情距离,争取纠纷的和解调处,截至今年六月份,法庭以上门调处的方式挽回了5个濒于破裂的家庭,极大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对涉及相邻关系、农业生产方面的纠纷,则深入纠纷现场、田间地头进行就地审理,以“平民型”法官,塑造亲民形象,使法庭真正成为联系法院和人民群众的平台。今年以来,法庭先后上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当场调处简易民事纠纷30多件,极大方便了当事人诉讼。
一切服务辖区发展
法庭深知,为党委政府服务、为民生服务是法庭工作的主题。基于这种认识,重新组建后的法庭一班人迅速把握形势,精心构筑了一条依法维护民生、保护辖区发展的绿色通道。
对涉农案件、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法庭坚决依法审理,以保持辖区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今年3月份,法庭审理了孙某等10名原告诉某种子公司玉米制种合同纠纷一案,因原告制种是经镇政府种子站审查通过的,种子款收不回来,农民就经常找镇政府解决,制种群众人数较多且情绪激动,极易引发上访事件。法庭充分了解情况后发现,根据原、被告签订的制种合同的相关约定、种子法的相关规定以及被告某种子公司的经营范围的规定,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制种合同应属无效合同,但因本案涉及的农民有10户,且这10户农民确实已按制种合同的约定培育了价值近25万元的玉米种,并已提供给了被告。被告收到玉米种后以与原告签订的玉米制种合同无效为由拒绝支付玉米种款。庭审后,10名原告共同找到法官,含着眼泪向法官诉说了他们对法律的无知、对被告欺骗行为的痛恨,如果这些种子款不能收回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家庭破裂、父母有病不能治疗、孩子辍学。面对以上现实情况和案情事实,法官们耐心细致地向原告讲解了有关法律规定、被告占据的法律上的优势,以及他们当时与被告签订制种合同时不妥当的地方,10名原告听后发自内心的赞同法官的分析意见。考虑到农民靠种地为生,特别是山区农民有大片粮田的很少,原告为被告育种就耽误了在土地上种植其他农作物,如果玉米种款不能收回,又没有其他粮食收获,10个原告确实难以维持家庭,法官经过与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及负责人多次进行情与法的沟通、交流,被告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同意调解并且表示一次性将种子款支付给原告。原、被告达成共识后,原告们拿着种子款,激动地对马山法庭的法官说说:“你们真是为农民办实事的好法官。”
今年1至5月份,马山法庭共审理了辖区内企业起诉的案件12件,因案子多数是加工承揽纠纷,所欠设备款的被告都是外地的,每个案子都需要到外地办理诉讼保全,庭上人手少,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总是将出发时间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尽量不耽误白天工作时间,经与企业协调,法庭要求企业理清所有要起诉的案子,被告在一个区域或一条路线上的要同时起诉,既提高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企业开支。今年4月份法官们去广州、东莞办案,下了飞机直奔东莞,在东莞办完案子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在广州办案,又接着从东莞赶到广州,到达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今年五月份,他们去江浙一带办案,路经温州、杭州、上海、常州、乐清,来回七天办理五件案子,有时坐汽车长达六小时左右,在出发办案期间,坚持能步行的决不乘车,能一天办完的决不用两天去办,由于法官的辛苦付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为企业挽回资金及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得到企业的信任与好评。
团结奋进的集体
队伍素质决定着案件质量和调解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使法庭工作不断上层次、上水平,法庭狠抓干警的素质教育,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努力建设学习型法庭,着力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法官。他们坚持每周一、周五两次集体学习制度,及时组织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地区先进的审判工作经验,为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供了坚实的素质基础。为深化学习效果,他们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例讨论会,对本庭以往审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进行认真的回顾分析,从中查找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如“婚姻纠纷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孩子抚养费的分期给付与一次性给付之比较”、“调解工作与司法公正的内在关系”等专题研讨。为打造一支公正廉洁的审判队伍,马山法庭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先后建立了领导连带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办案期限跟踪制、人人签订《廉政责任书》,严格落实“五个严禁”,做到公正执法。同时,法庭每年主动邀请辖区内的人大代表、乡镇领导和群众代表对自己评议,落实外部监督,做到警钟常鸣。
在办案过程中,马山法庭干警时刻牢记法官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公正、独立地裁判,以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事人的信赖,无一起违法、违纪现象。
花园式法庭
走进马山法庭,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芬芳,丛丛花蕊争先竞放,悠悠新绿令人神怡,盎然的生机让人无限振奋,花园般的法庭规整建设无不透漏和蕴涵着这座花园的主人对这里的陶然与热爱,热情爽朗的李美庭长说,“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像花一样,用灿烂美丽的笑容面对当事人;要像树一样,用挺拔坚毅的身躯护卫正义。”是的,他们热爱美丽的法庭,热爱庄严的审判事业,他们生活和工作在散发着清新泥土气息的人民群众中,并为之默默奉献。年轻的王齐亮法官和书记员一起搬来小桌椅、小板凳,沏上一壶茶,便和一位老大爷坐在花坛旁边的小树底下看似聊起了家常,一会儿,老大爷满载笑容而去。英武的孟凡生法官说,“可别小看这株小树,很多案子就是在他的树荫下调解的,有空的时候,我就用从家里带来的枝剪修剪树枝,它可是我们进行调解时的好帮手。”
小小法庭,花园般的舒心环境,法官营造这样的氛围可谓良苦用心,李美庭长介绍说,“我们自己开种出小菜园,建造了自己的小食堂,中午吃饭就从小菜园里拔菜自己做,既节省了开支,大家在一起轮流露露‘身手’,闲暇的时候在菜园里面拔拔草,也让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身心,遇到‘丰收’,就挑些好的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以表我们的心意。”就是在这座面积不大,却充满生机和温馨的花园式法庭里,法官们书写着他们“情到深处”的为民司法理念,公正“天平”闪耀在百姓心间。
辖区的群众说,马山法庭的法官如花——热情;如树——正直!
细致调节促和谐
闲暇时精心料理小菜园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