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卜丽霞: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圆网友“种菜”梦想
卜丽霞和她的“开心农场”
近年来,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备受网友热捧。很多网友甚至为了“收菜”,天还没亮就起床,生怕自己的菜被别人“偷”了去。
如今,现实中也有了“开心农场”,脱离网络,亲身体验种菜的感觉已不再是一种奢望。
受风靡网络的“开心农场”的启发,2010年,济南市槐荫区开心农场种植合作社在段店镇大李村新建了一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定位参照网络版开心农场种菜模式,目的是引导网民走出网络世界,到大自然中当一回真正的开心种菜的“农民”,因此园区起名为现实版“开心农场”。该农场地处济南市区西郊,济西湿地附近,紧靠经十西路,由市区到园区驾车近十分钟的车程,交通非常方便。
走进开心农场,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映于眼帘。每块菜地前面都竖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不同的名字,用来对客户租种的土地进行区分。记者发现,很多蔬菜上面挂着黄色的小板子,“这是诱虫板,这些小虫子喜欢高亮度的颜色,它们会不自觉地聚集到诱虫板周围,然后被板子牢牢粘住,这样就可以达到防御害虫的目的,不使用农药了,种出来的蔬菜是天然无公害的,吃着放心。”一位大姐热情的向记者娓娓道来。
这位热情的大姐,就是济南市槐荫区农业经济发展局高级农艺师卜丽霞。2011年,卜丽霞受聘为济南市第二批科技特派员,主要服务对象为济南市槐荫区开心农场专业种植合作社。
“我们的开心农场很受市民的欢迎,来租地种菜的有教师、军人,也有企业员工等,不同于网络的是,在我们这里,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下地种菜的感觉,并不是虚幻的。”谈到开心农场,卜丽霞显得异常兴奋。
据卜丽霞介绍,“开心农场示范园”总体规划350亩,预计总投资560万元。计划经过1-3年时间,把园区打造成为集体验农耕文化、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园。目前,开心农场已投资188.5万元,占地151亩,建成瓜菜租赁体验区、蔬菜休闲采摘区和农耕文化展示培训区三大园区。在瓜菜租赁体验区,我们把地块分为10-2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种植小区,由市民租赁。通过签订租赁合同,市民可自种自管或由农场管家代种代管。周末、假期空闲时,市民可以进行日常浇水、施肥、管理等工作,享受“网络种菜”的乐趣。租赁地生产的产品全部归市民所有,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消费不完的也可以通过农场里的开心商店进行互换或销售。在蔬菜休闲采摘区,由农场管理作为业务开展后的“扩建地”,引进适宜采摘的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供市民休闲采摘,满足市民多品种、多层次需求,实现现实版“网络偷菜”的乐趣。在农耕文化展示培训区,展示各种农耕用具和农耕历史文化,配备各种农业知识宣传画和农业生产管理书籍,开设农耕生产培训课程,让市民了解农业种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农业的认识。此外,农场还建设完成了开心商店、办公室、绿色长廊等,栽种了各种名优蔬菜和名贵花木,并新挖一处鱼池供游客休闲垂钓,使园区基本具备了雏形。
作为科技特派员,卜丽霞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为了提高开心农场的管理水平,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到济南市蔬菜推广中心、济南市历城区蔬菜科技示范园和龙田农场进行参观,引进了草莓、西红柿等适宜采摘的品种,学习先进的农场管理方式,开阔了视野。
“开心农场将建大、中、小拱棚和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等多种保护地模式供市民选择,实现一年四季生产。冬春季采用保护地栽培模式种植蔬菜;夏秋季采用露天模式。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在春、夏、秋三季,园区安装了杀虫灯和粘虫板,推广使用防虫网预防病虫害,推广施用生物肥料和农药。”谈到开心农场的生产模式,卜丽霞表示他们采取的是一种有机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蔬菜是天然无公害的,可供老百姓放心食用。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卜丽霞说:“今年,我们计划引进10个蔬菜新品种,建立20亩名优新品种展示、示范、采摘区,制定2-3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进一步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提高设施栽培标准档次,提高生产能力。在经营方面,我们计划上半年将开心农场面向市民租赁,市民自种自管或代管,下半年进行防虫网、杀虫灯、诱虫板等物理防控病虫害实验和示范,引导参与市民采用无公害或有机标准化生产模式进行种植和管理,同时为附近农民生产安全农产品提供示范。此外,我们会不定期对租种土地的市民和农场工人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