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济南市历城区特色农业园区富民解析

2010-07-06 16:09:07   作者:特约记者 王庆利 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徐宁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载入并保持吉尼斯世界纪录的3000米葫芦长廊,济南品种最多、面积最大、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林果采摘基地——百果园,济南市第一家以土地入股的观光农业合作社……在山东省分管农业的贾万志副省长曾4次考察的历城区仲宫镇八里峪生态园,八里峪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务平向记者逐一介绍了该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而在仲宫镇月亮湾度假村,记者看到了占地150亩的26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看到了依山而建的10万平方米的马术表演场,还有建设中的占地30亩的魔幻斗兽场,占地300亩的牡丹园……这两处以生态功能为基础,以生产功能为主导,以生活功能为辅助的现代农业园区,仅仅是历城区遍布全区、为数众多的现代农业园区中的两个亮点。

    近年来,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求,历城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力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创新农业功能,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农村就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逐步摸索、确立了“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
    到目前为止,历城区以都市现代农业五年规划为总抓手,共建有市级都市农业园区12个,区级都市农业园区48个,分布在全区15个农业街镇,直接受益农业人口达40余万人。同时,该区积极推进园区的优化升级,争取建设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并充分发挥了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了高效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强化了良种供应和技术服务工作,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接“二”联“三”构建现代农业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打破形式单一的大棚栽培模式,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组织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拓展、连接了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探索出了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发展之路。
    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历城区先后启动了唐王蔬菜、仲宫环湖、董家张而草莓、唐王渔场渔业、遥墙莲藕5个特色品牌基地建设项目,并进一步挖掘辖区内都市农业特色,确定了“都市农业抓园区”和“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发展思路,注重用农业文化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农业、改造农业、提升农业,推动农业、旅游业交融、互动发展,努力拓展都市农业接“二”(产)联“三”(产)的功能,实现了农业的观光旅游。同时,该区认识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既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委、政府牢牢坚持“依托都市、服务都市、致富农民”的工作理念,切实发挥都市农业在发展城市经济中的载体功能和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力求农民、市民“两满意、两高兴”。
    历城区委、区政府制定的都市农业五年规划(2008-2012)还确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即在2012年全区粮经种植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7:3调整到3:7。截止目前,全区农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累计完成结构调整4.5万亩,其中粮改牧草1150亩,改蔬菜10965亩,改花木6920亩,改果树19110亩,改三鲜7150亩。另外,通过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到目前为止,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7.86万亩,占济南市的36%,涉及农户3.2万户,流转土地每亩年均增收500元左右,其中流向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面积为4.8万亩,占流转总量的61%。
    在已建和在建的数10个农业园区中,仲宫月亮湾、郭店虞山等为农业观光旅游园区;遥墙万亩荷花观光园、玉龙湾观光园和唐王百菜观光园、渔业观光园等为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董家张而草莓、遥墙农牧业科技园等则立足于农村科技的研究推广,另有七里堡、盖世物流等多个农产品物流园区,涵盖了现代农业园区的诸多类型,各具特色,使历城农业建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园。
    日前,济南市认定了首批15家都市农业重点园区,其中,仲宫月亮湾农业观光园(历城区仲宫镇杨而村)、济南市现代园艺科技示范园(历城区唐王镇韩西村)、八里峪生态农业观光园(历城区仲宫镇刘家村)、济南清荷生态园(历城区华山镇桃园村)、遥墙玉龙湾农业观光园(历城区遥墙镇范家村)5家在历城辖区内,已成为济南市观光休闲农业的“精锐之师”。


生态旅游提升农业园区水平


    生态旅游是都市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根植于农业文化发展起来的,也是发展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种产业形态。历城区坚持“农旅交融、互动发展”的工作方针,一手抓生态绿化,一手抓农业观光旅游,既提升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农业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一箭双雕。
    在生态绿化上,历城区强化了南部山区作为省城济南“绿肺”和泉水补给区的功能,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为目标,大力实施荒山绿化、小流域治理、生态富民等项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投工投劳、绿山治水。近年来,全区累计完成绿化荒山12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建成户用沼气池1.3万个。在生态富民行动、中小型沼气建设、阳光屋顶、三沼综合利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等项目上,全区共发展“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800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0户,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11处、“三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处,建立和完善沼气服务体系20处。
    在观光旅游方面,历城区以“念好山水经,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为目标,合理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四荒”资源和政策,加快开发建设了众多的旅游项目。在具体工作中,全区上下坚持统筹兼顾,既抓“月亮”,重点建设了红叶谷、九顶塔等大型景区,也抓“星星”,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和农业观光园区品牌。
    按照济南市“近郊农业抓园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历城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意见》,根据“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发展思路,以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农业、改造农业、提升农业,推动农旅交融、互动发展。截至目前,全区重点打造的12个市级和24个区级农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完成新建、改建冬暖大棚430个、拱圆棚90个,新修整修公路、景观道路、田间生产路共110公里,铺设防渗渠、输水管线22公里、电线电缆12公里,部分园区配套了观光休闲餐饮设施,并对园区内外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园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改善, 3.9万农户受益,户均增收达5400元。
    随着遥墙万亩荷花观光园、玉龙湾观光园和唐王百菜观光园、渔业观光园等一批特色园区的建成,历城区农产品四季采摘格局基本形成,观光旅游效益也逐步显现,200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80万人次,综合收入18亿元。在济南市首届农业百花奖中,历城区遥墙荷花文化节、彩石鲜桃赏花采摘节等5个农业节庆活动被评为“全市最有魅力十大农业节庆”活动,唐王百菜、仲宫月亮湾、遥墙玉龙湾等4个园区获济南市农业百花奖、“全市十大魅力都市农业园区”荣誉称号,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均对历城区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个十”、“六个一”保障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为全面落实《历城区都市现代农业五年发展规划》,促进区内农业园区健康持续深入发展,历城区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传统、现代“两型”农业协调发展,以“四个十”、“六个一”为基础,健全农业工作新机制,着力于规范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农业园区的整体水平。
    历城区筛选了10家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10处示范带动强、科技水平高、产品品质优的农业观光园区,10家专业合作能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强、自我完善能力强的“五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10个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历城区各有关部门对该“四个十”实施项目和政策聚焦,统一进行包装打造,形成工作合力,在其规模档次上求提高,在经营管理上求活力,在带动能力上求突破,进而构建了产业层次高、特色优势明显、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此外,针对区内各个都市农业园区,历城区开展了“六个一”建设工程,即指导各园区做实一个主体、流转一片土地、培植一个主导产品、建立一套科技支撑体系、打造一个品牌、举办一项推介活动,从而提高了园区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实现了园区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循环。
    通过“四个十”和“六个一”工程,历城区规范、提升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了“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的发展思路,并坚持以发展合作社为平台,以土地流转为手段,大力推进两大工程建设,在资金和政策上积极扶持,区内农业园区在规模档次、经营管理、带动能力上均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从发展机制上保证了区内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和都市园区建设在特色优势、规模水平和竞争能力上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促进了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建设资金筹措上,历城区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一方面由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配套上级扶持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园区建设给予扶持,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该区着力在经营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对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进行宣传、扶持和引导,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地实施园区开发建设;同时,该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投入开发、参与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农民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例如,在市级农业示范园区中,遥墙玉龙湾、王舍人白泉2个农业观光园分别由山东房地产开发集团总公司、山东大陆投资有限公司承建,仲宫月亮湾、郭店虞山、张而草莓文化科技园等5个农业观光园均由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合作社或科技示范中心承建,既保障了资金投入,又为园区后续管理和运营奠定了基础。
    在济南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历城区根据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准确自我定位,调动区内积极因素,致力于建设从南部山区到华山风景区,遍及全区,星星点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省城后花园”,为城乡居民贡献出了烘托省城都市生活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正可谓“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