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小江南”飘荡富民强镇之音——吴家堡镇打造济西和谐后花园侧记

2009-12-08 16:16:31   作者:记者 赵厚田 周 明 通讯员 李伟伟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位于济南市西北部,辖区面积34.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人口2.2万人。辖区交通便利,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两条主干道贯穿全镇,自然资源丰富景色秀丽,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以盛产优质黄河大米、黄河鲤鱼、白莲藕而闻名,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素有“齐鲁小江南”之称。
  今年以来,吴家堡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的方针,提出全面赶超,跨越发展,明确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大跨越,五年大变样的“三步走”发展思路。


有机农业当先锋


    近年来,吴家堡镇注重以人为本,以节约能源、改变农村生态环境、稳定粮食生产、强化农业基地、重视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发展高效观光旅游农业,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突出黄河大米粉、白莲藕、黄河鲤鱼三大农业品牌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是做好基础农作物种植工作,引用黄河水灌溉缓解了旱情,确保农业丰收。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种植农业的科技含量。吴家堡镇政府和济南绿之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吴家堡大米的特点,试验生产富硒大米。在水稻生长期间,采取统一培训、统一喷洒等措施,前后进行了2次硒元素叶面肥喷洒和不定期的抽查检验,使水稻中的硒含量始终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内。稻米成熟后,呈现皮薄、出米率高、米质晶莹等特点,每亩均产1000余斤,增收10%-15%。为此,推动全镇大米的升级换代,在2008年建立了1000亩富硒大米粉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了130亩有机大米粉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逐步完成机械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莲藕方面,与山东轻工业学院进行联合攻关,成功发明了“气调真空保鲜技术”,使莲藕在正常温度下可保持25天不变质;技术上的突破,可以使莲藕在旺季储存,在淡季上市,利用季节差价提高莲藕的附加值,并为市场销售打开新渠道。三是主推特色农业、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的经济价值。围绕有机大米粉、白莲藕、渔业、西郊盖韭等特色农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加大宣传,以特色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培植为主线,积极推进“稻花飘香、鱼米粉之乡、西部江南为特色的西部生态片区建设,切实将生态片区打造成为西部新城的后花园和会客厅。
  去年,该镇“荷香米”荣获济南市地产经典大米金奖。今年又被评为泉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农副产品之一;今年,该镇130亩有机米示范基地被确定为“济南市十大农业品牌”基地。近日,吴家堡又传喜讯,该镇今年4月中旬引进的“雪藕4号”,现已进入收获季节,亩产量达到了4000斤左右,比老品种产量增加了一倍多,更可喜的是,由于在此次试种植中,种植户将原来的浅水栽种改进为深水栽种,莲藕的外观颜色比原来更好,口感更甜脆。其他合作社成员在看到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后,都纷纷要求明年改种这个新品种,现有20多亩的莲藕已经被全部作为藕种预定一空,价格每斤在5元左右,经济效益比原来增加了2倍。


绿化美化做基石


     吴家堡镇高度重视乡镇基建环境优化,科学筹划,认真抓落实,各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镇政府周边地区按照“一线一片”规划设计方案加紧施工,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济齐路两侧花坛内苗木进行重新种植和补植,修剪沿线树木约3600米,补植苗木4000余株;铁路桥东至镇劳保中心路段,两侧花坛冬青树木进行清理、移栽,铺设花砖约1800平方米,加宽路面1700余平方米 ,埋设路沿石约2500米,新植草皮3600平方米 。济齐路东段两侧新建成2000平方米绿化带。
     对市容道路、户外牌匾和建筑渣土乱挂、乱倒进行整治。继续规范济齐路沿线摊点,建立完善便民小集市,健身休闲广场,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民条件;加大力度整治乱堆放、乱摆乱建等现象,对违章建筑和违规建设、摆放的建筑物料和生活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做好路灯亮化工程和市场规范化建设。


和谐民生促发展


  近年来,吴家堡镇建立文化队伍12支,文化大院28个,总计面积1300余平方米,图书22400册。今年已到各村放映电影累计132场,组织村民参加各级文化活动30次,举办了首届槐荫区农民舞蹈大赛。积极倡导全民全运,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各类运动会8场。积极推进和谐农村建设,在全镇农村开展了“两委班子和谐,党员队伍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的“和谐四创建”活动,全力做好和谐民生建设。
    一是做好救济、救灾工作,对困难家庭户生活上救助,几年以来对困难户实行大病救助24万余元;发放慈善救助医疗卡7000元;二是做好低保工作。今年该镇新增城镇低保对象5户,同时取消了已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2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73户,531人,并张榜公示;三是做好优抚工作。按照标准发放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及老复员、退伍军人进行身份核实。发放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认真对伤残、三属、老复退人员提供补助;四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5月中下旬,按照济南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该镇组织开展了以“奉献一片爱心,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五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根据《槐荫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在修订完善后,简化了转诊等手续,尊重参合农民的就医选择权,方便了参合农民就近就便就医,并且增添了对患慢性疾病人员可通过程序同样按规定进行报销,对享受低保待遇、持残疾证等参合的困难农民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增加10%。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宣传活动,使全镇群众及时、全面了解新农合的各项优惠政策;六是做好残疾人的帮扶工作。对80名残疾人进行了便利卡救助。为增强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本领,促进残疾人更好地实现劳动就业与自主创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根据残疾人培训要求,结合全镇残疾人实际情况,在该镇残疾人教育资源站(西堡村)组织开展了吴家堡镇残疾人种植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有劳动能力及需求的持证残疾人进行了水稻种植培训,并对培训人员配发了良种进行科学种植。为1名视力残疾人申报了盲人计算机培训班,推荐2名残疾人参加残疾人招聘会,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七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累计完成20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2.5%,跃居槐荫区前三名。医疗保险工作已经完成全年任务,就业再就业指标也超额完成时间进度。为辖区内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办理小额贷款7家,现已发放贷款12万元。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社保补贴7700.4元。


五年实现大变样


  吴家堡镇党委、政府按照槐荫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该镇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清晰发展定位,制定发展措施,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计划,努力将吴家堡镇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富民典型乡镇。即:围绕一个目标、夯实两个基础、建设三大板块、突出四项重点、确保五项任务。所谓“围绕一个目标”是围绕打造西部新城区的后花园和会客厅,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生态片区;“夯实两个基础”就是夯实机关党建和农村基层;“建设三大板块”是农村旧村整合改造、区域环境面貌提升和发展特色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突出四个重点”是突出区域经济、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基层党建四项重点;“确保五项任务”是确保农村稳定、安全生产、人口计生、社会事业、民主法治。
  通过不懈努力,争取2010年区级财税收入实现500万元,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农民纯收入5480元,农业品牌基地达到1000亩,做好农村旧村整合改造准备工作,使镇政府周边环境有大的提升。2012年区级财税收入1000万元,农业总产值21.9亿元,农民纯收入5760元,农业品牌基地达到3000亩;2014年区级财税收入1500万元,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民纯收入6300元,农业品牌基地达到5000亩。按照“三步走”发展思路,着力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创优美环境,建生态之区,抓好“旧村整合、农业品牌、环境改善、基层党建、农民素质、社会稳定”六大工程,构建城乡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面貌持续好转的西部新城区后花园和会客厅。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成立规划起草小组,聘请有关领导专家,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各项目标任务,描绘吴家堡镇五年大变样美好蓝图。

吴家堡镇的有机水稻栽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