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新峨嵋腾飞的“翅膀”

2009-11-24 16:49:03   作者:记者 赵厚田 周 明 通讯员 李伟伟 王 梅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济南西部,有一个企业不是军队,却有着军魂,实施军事化管理;这个团队,不是军人,却有着军人的作风素养,培养员工铁血精神,打造高效执行团队 ;这里的员工身着军装在单位行走两人成排,三人成伍;他们热爱荣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勇挑重担的创新精神和广大职工以苦为乐、勤勉务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就是在变革中不断发展腾飞的新峨嵋……
  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炼钢用特种耐火材料——滑动水口产品的专业企业、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单位之一。公司前身济南峨嵋滑动水口厂成立于1983年,被原冶金部确认为耐火材料生产地方骨干企业、国家级二级企业,于1999年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企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能够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群体作用,积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达到产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年年都有十几项产品研制成功,每年应用于生产的新工艺和投放市场的新产品都在6项以上。
  近年来,该公司本着“发展峨嵋、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银行信誉等级‘AAA’级企业”;1996年被山东省科委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于1999年12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济南市文明单位”等称号;2006年经山东省经贸委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省级技术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济南工业50强企业”,济南市经济委员会授予“技术创新先进企业”、“技术改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完善机制   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持续动力


  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体系。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他们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开展供需伙伴战略合作实现双赢等管理手段,使企业经营具备了较好的运作模式。今年7月,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培育、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决定就产、学、研全面合作签订协议并建立“产学研基地”和“研究生试验基地”,同时设立了“济南峨嵋教育教学奖学金”。截至目前,槐荫区内共搭建政研、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已有19个。但是作为跨省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峨嵋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两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5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生产装备的技术改造和新上先进设备设施,提高了企业生产装备的水平。为技术中心新建了实验室、投入了先进的研究试验、检测装备;先后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与山东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专业学院进行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技术创新工作、为峨嵋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加大奖励创新力度。为促进设计成果与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将设计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对设计产品的接受认可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取得显著效益的,依据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实施办法》政策有关规定对技术开发人员及先进个人进行奖励。仅2008年,公司实施奖励金额就达120多万元,充动调动、发挥了公司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借助外部人才资源。公司先后从高校、科研所聘请10余名高层次专家和高级顾问,负责制定公司的科技规划,解决技术难题,对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重视引才引智的同时,利用合作培养本地人才。与有关院校配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工程,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各种人才,着眼于未来使用一批人才、储备一批人才、培养一批人才,为企业的可继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派出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接受培训再教育的员工就达25人以上。山东轻工业学院赵萍教授就是送出去的典范,1998年她在山东峨嵋集团从事高温结构材料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2002年9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并于2005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从事金属间化合物、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2005年7月来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耐火材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项目的研究,独立承担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一项,企业横向课题一项,济南市科技局项目一项,技术转让一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如今应聘为企业的技术顾问。同时,公司还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订就业实习基地的协议。


立足实际   深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


  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创新层次的基础保障。
  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于1998年被认定为济南市市级技术开发中心,于2006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中心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自主开发能力强的科技队伍。2008年末,公司拥有有技术研发人员131名,大专以上学历171人,其中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人员有60人,占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总数的76.9%;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名,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1人,达到了技术中心开发人员总数的45%,建立起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创新团队。
  与国内高校与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公司加强产学研结合,先后与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人才、技术协作和技术信息互动关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合作攻关项目10项。公司研制开发的ZKD90型中间包方坯快换系列产品、ZKQ185型中间包板坯快换系列产品、高性能金属陶瓷滑板、高寿命上水口、座砖、长寿高效浇注料等产品为公司大规模扩大市场提供了保障。产品分别达到了国内空白和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且先后申报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项目有近百项,有3项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在第二届国际居里夫人博览会中荣获金奖;5年间有三项产品被评为济南市高新技术产品,有两项新产品技术列入山东省经贸委技术创新计划,有两项新产品列入济南市科技局攻关计划和产学研计划。特别是ZKD90型中间包快换系统、高性能金属陶瓷滑板系列产品,仅我省的莱钢、济钢就因本公司技术产品的实施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在2600万元以上,为我国的炼钢技术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公司不断吸收新技术、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科研院所的成果,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缩短了上市时间。
  近年来,新峨嵋公司产学研合作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共获专利授权1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承担国家、省部级技术创新项目3项;2008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3.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利税3900多万元,出口创汇800万元。公司现有耐火材料生产规模可达年产各类耐火材料制品6万吨规模,滑动水口制品产销量3.2万吨,连续十年达到全国同行业第一,其它耐火材料制品3万多吨。公司投资1.2亿元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各类耐火材5万吨规模,新增产值4亿元,新增利税近10000万元,可安置就业人员300多人。
  通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新峨嵋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效益大幅度提高,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新峨嵋公司的发展证明,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良好的合作,努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人员素质,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为创新槐荫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