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高新区:向着国家级目标奋力冲刺

2011-05-24 16:49:15   作者:记者 周传虎 通讯员 刘祥娜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十年风雨,精彩涅槃。自2000年5月成立迄今,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有进园项目180余个,投产企业105家,规划面积由建园之初的1.37平方公里发展到26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山东汽车和龙泰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海帝电器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金禾生化为龙头的海洋生物产业、以凌雪糖业和红星美凯龙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四大支柱产业链,工业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30.5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3亿元;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8.8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0亿元,顺利通过了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光电产业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生态园区建设示范园认证,被评为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成为推动东港区更好更快发展、打造蓝色经济强区的“龙头”,更是日照市“南区北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支撑节点。


建载体:科学规划搭建“发展新平台”


    “高新区的规划,必须突出高与新,要和经济开发区形成错位发展、区域共赢的局面。”日照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月光审时度势,提出了高新区的规划目标。
    自2007年起,园区初步确定了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编制了园区战略、园区产业发展等一系列规划,提出了“提升标杆、二次创业,做大做强、更好更快”的发展主题和“打造特色精品园区”的定位要求,着力打造鲁南经济带乃至半岛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推进科技研发的创新区、发展新型工业的示范区、集聚高新产业的核心区。
    几年来,日照高新区累计投资21亿元,打通道路22条,“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园区实现“九通一平”。在此基础上,按照 “一区四园一基地一中心”的专业园区建设布局,加快创新与发展步伐,从板块的互动、产业的谋划和平台的构建上转型提升,实现了高新区的名至实归。电子信息产业园,按照省内一流的定位,加快发展LED照明、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等节能环保产业,建成厂房8座,公寓食堂楼1座,公寓楼2座,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汽车产业园,以山东汽车制造基地、日照龙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日照荣昊汽车有限公司、五菱汽车等四个项目为龙头,以原有的五征车桥、旭日车饰等为配套,以汽车整车生产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为主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和区域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园,实施高新区“西扩”工程,规划建设道路4条,总长3481.34米的山海西路正在建设中,金禾生化科技园等项目入驻。迎宾物流园,已有凌雪糖业进出口、红星美凯龙等4个项目入驻,2个项目投产运营。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研发楼已投入使用,有20余家企业搬迁入驻;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9座,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蓝晶易碳、晟明电气、春燕空调、宏朗照明等20余个项目入驻生产。21层、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中心孵化大楼正在建设中。


强招商:产业集群缔造“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日照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按照“以企引企、以厂引厂、以业引业”的思路,立足各专业园区,突出同一产业或上下游产业项目的招引,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举措,走出了一条以“企业联姻”为特色的专业招商路子。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了迪莱特光电、海帝电器等8个项目,已有4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5.7亿元的海帝电器项目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实验室1个,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投产后年可产整机200万台,实现产值70亿元。汽车制造产业,新招引了山东汽车制造基地、日照龙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其中龙泰汽车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年可生产微型车30万台套、相关零部件60万台件。生物医药产业,新招引了投资22亿元的金禾生化科技园项目,主要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年产36万吨精品柠檬酸盐生产线正在积极筹备中,以此为龙头,整合全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资源,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与医用材料2个医药产业集群。现代物流产业,凌雪糖业进出口项目已建库房9座并投入生产,红星美凯龙项目于2011年元旦正式营业,温州商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办公研发、展销交易、物流批发及酒店式公寓为一体的综合型商品城,一期主体工程已建成。
     “十一五”期间园区共招引项目301个,投资260.5亿元,过亿元项目62个,过10亿元3个,招商项目呈现出科技含量高、投资数额大等特点。依托 “四大支柱产业”,日照高新区一举改写了长期以来传统产业低水平重复的历史,“四大支柱”实现的产值占到园区总产值的70%以上。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初级加工向研发制造发展、贴牌生产向自主创新发展、单体加工向链式发展,已成为日照高新区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实力,实现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主流。
抓创新:传统产业升级“老树发新芽”
    “十一五”期间,日照高新区共启动技改项目60余个,投入技改资金30余亿元。同时,在园区传统产业高新化升级改造上实现了突破。
    围绕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借助国家出台的发展扶持政策,日照高新区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争创名牌。一批传统企业立足行业优势,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洁晶药业软包装大输液生产线技术改造、荣信水产的电机系统整体节能改造、鲁信金禾8万吨精品柠檬酸技术改造、格瑞菲斯的高档地毯和纱线生产等一批创新设备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并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协作相结合,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园区企业共授权专利186件,创建省以上名牌产品10个,高新技术产品100多种;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试验室19家,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家、市级9家,建成博士后工作站2个。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由2006年的8.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7.8%提高到50.5%。历经10年的嬗变,一个传统的工业园区已真正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展未来:全力冲刺“国家级高新区”


    当前,日照高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日照市委、市政府“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等决策的深入推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持续加快,日照高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站在新起点上,日照高新区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牢牢把握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定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快速突破,高起点、高水平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目标”: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未来3至5年内,日照高新区将加快培植壮大“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四大支柱产业,为2012年实现产值过500亿和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产值过千亿,跻身国家级高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重点”:打造特色精品园区。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快培植壮大“四大产业集群”,着力为项目招引、高端人才创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打造集创业、研发、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区,在全区实现由“带头发展”向“带动发展”的转变,着力打造“特色精品园区”。
  得改革开放之先,聚十年发展之力。在下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日照高新区将继续坚持“聚智、创新、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早日冲刺国家级开发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