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安全的守护神——记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排水监测中心
贾瑞宝主任(左三)与其科研团队讨论工作
成立于2005年3月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为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同时加挂国家城市供水(排水)监测网济南监测站、山东省给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块牌子,主要承担全市供排水行业的水质监测评价、水质投诉受理、行业技术培训与科学技术研究等专业技术工作。监测中心主任贾瑞宝博士带领的科研工作团队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城市供水安全守护神”。
以技术创新保障饮用水安全
据贾瑞宝主任介绍,“城市供水预警监控与净化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隶属于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工程研究序列,同时为2008年度济南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从水质预警监控与净化处理两个层面,在“高效低毒”的饮用水安全评价原则下,依据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与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系列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项目完成后,解决了济南南部山区供水系统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济南全市的供水安全。
在两年的时间里,该项目首先基于南部山区水源水质、水量安全现状,研究了供水全过程关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毒理学特征。其次,对国内外最新预警监测、过程控制和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设备进行综合比选,形成了适用于敞开式山区水库水源水质的预警监控技术方案。最后,研发了高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有机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气浮-活性过滤技术,筛选了适于山区水库水源水质特性的净水用活性炭,优化了活性过滤工艺参数,开发了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气浮、强化消毒等应急处理技术。该项目为水源的科学取水、水质预警监控和水厂工艺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贾瑞宝主任为首的项目研发团队在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下,在对南部山区水库氮磷物质、有机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等水质污染特性进行深层次剖析的基础上,建成了集常规理化指标、藻类、有机物、石油类、生物综合毒性等多层次全天候的水源水质在线预警监控系统,实现了手机实时报警和中心监控平台动态监控功能;在水源水质特性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气浮-活性过滤-应急处理的组合工艺,构建了水源水质预警监控-应急处理集成技术体系。
据了解,这一预警监控系统和水处理组合工艺均在行业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地预警监控城市供水水质,并能够根据水质变化以更有效的组合工艺进行饮用水处理,为“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多层次互动式水质预警监控系统已在济南市城市供水系统推广应用,已建成1个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和4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层取水技术已在济南市卧虎山水库工程改造中得到采用,气浮-活性过滤-应急处理组合工艺以用于于南郊水厂工艺升级改造。据贾瑞宝主任介绍,该成果如果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必将实现水质适时预警和在线监控,保障饮水安全,显著改善水质,提高城镇居民饮水质量,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大科技平台 领先全国水监测行业
地处黄河下游的济南市,90%的城市饮水引自黄河,近年来黄河水的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济南乃至全省多个城市的供水安全。因此,“十一五”期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饮用水主题——“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落户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同时中心还参与承担了“饮用水水质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黄河下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团队技术创新的工作内容,而济南的地区需要上升为国家战略需求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我们提升了层次。”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之所以位于二线城市却能够在全国业内领先,贾瑞宝主任这么解释。
在水质监测方面,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高标准建设完成了集实验室监测、在线预警监控和流动监测等三个层次立体化监测体系,拥有水质监测仪器设备301台(套),总价值4800多万元人民币。经国家认监委和住建部联合评审认证,该中心开发的4大类19种产品215项共700个参数的监测能力具备国家级资质,监测项目涉及供排水行业水、气体、污泥以及净水剂、消毒剂、输水管材等。同时,监测中心建设完成了多层次网络化在线预警监控平台,涵盖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预警监测,提升了政府监管部门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该中心还配有省内供排水行业首辆多功能水质监测车,作为功能齐全的移动式实验室,能够完成包括饮用水、污水及有毒气体在内的近50项参数的应急监测任务。
在科研上,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追求研究型和国际化建设理念,以课题研究为纽带,整合相关单位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协作运行机制。目前与在水处理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及美国哈希、荷兰BDS、日本美得华公司等国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监测中心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给水处理中试研发基地,研究方向涵盖监测评估、风险识别、预警监控、应急处理、生态修复、深度处理、安全输配和装备材料八个方面。“十一五”期间,依托这些科研平台,监测中心共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饮用水主题2个项目共13项课题(或子课题),10余省部级及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科技奖励20余次,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申报发明专利9项(发明8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参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主编(参编)著作3部。“十五”期间主持研究开发的城市供水藻类污染处理技术已在山东省13个城市23个水厂和全国部分城市供水公司推广应用。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监测中心现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和济南市“泉城学者”设岗单位。2010年,中心“饮用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被市政府命名为“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济南市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也落户监测中心,中心还设有全省供排水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中心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人,高级职称及硕士以上占总人数的50%。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2名泰山学者特聘顾问、1名首席专家、6名科研技术骨干和16名青年后备创新人才在内四个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多层次给水处理人才培养平台。
栏目热点
- 新材料领域尖兵突起——国瓷公司“年产1200吨纳米级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实施回眸
- 创新成就国内抗氧剂行业领航者——记山东省临沂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
- 职教需要工业现场的真实呈现——访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作栋
- 商海弄潮 鸿腾远航——记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克红
- 车架纵梁柔性制造技术: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访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泉城好水“涵思泉”——记济南涵思泉水业有限公司
- 为科研创新寻求最优“算法”——记山东省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对话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
- 倾情 博学 创新 卓越——日照市东港区科技局工作纪实
- 以科技催生一枚枚优质种蛋——访济南利民种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