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技创新风帆 建和谐美丽河东——临沂市河东区科技工作全面开花

2010-12-07 16:26:43   作者: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崔岳明 姜 欣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省科技厅副厅长孙伟(右二)在临沂市科技局局长王文元(右一)、河东区区委书记刘占仁(左一)等人陪同下考察河东区滨河湿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

      临沂市科技局局长王文元(左)、河东区区委书记刘占仁(中)听取山东天一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天汝(右)企业创新汇报


    “史书千载,谁主兴衰,红色的将帅在这里决胜千里之外;春潮澎湃,众志豪迈,‘半壁江山’的盛世宏图我们展开……”走在临沂市河东区,漫步于沂河东岸,若不是听着《紫气东来》这首气势磅礴的河东区区歌,你可能会以为自己正在上海浦东观光呢。
    近年来,作为临沂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的“半壁江山”,63万河东人在这7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延承着革命年代的沂蒙精神,凭着“团结实干、负重奋进、只争朝夕、敢于当先,科学发展”的河东精神,谱写了依靠科技大发展的新篇章。目前,围绕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决策和临沂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实施“科技兴工”的工作部署,河东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东作为工作主线,把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工作重心,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突出科技富民强县,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4%,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河东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1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中国专利山东专利明星企业6家。自1995年建区以来,河东区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被确定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


突出创新优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河东人深晓,仅仅依靠农业是难以实现富民强县梦的。因此,自2008年以来,河东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实施“科技兴工”发展战略,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培植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形成了蔬菜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了河东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了河东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临沂市河东区科技局上官平局长介绍,今年1-9月份,河东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2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4.1%,较年初提高2.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河东区科技局以科技型企业的培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方面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抓手,立足实际,深入企业,围绕初具规模的节能与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加工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蒙凌机械、宏艺科技、华太电池、大林食品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相继实施了一批重点高新技术项目,推动了该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规模化发展。
    目前,河东区高新技术企业涉及脱水蔬菜加工、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河东区科技局积极培植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重新认定工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宏艺科技、天一液压等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更新换代,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突出抓好了水泥添加剂、高性能镍氢二次电池、低合金铸钢汽车桥壳、减压式工程油缸、新型高效抗氧剂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研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自2008年以来,河东区有15个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项科技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其中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成果获临沂市科技进步奖;4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产品被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指导目录,6项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项产品被列入省自主创新产品,产品涵盖了新材料、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由此,立足全区传统优势产业,依靠高新龙头企业和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加大行业产业集群建设力度,引导扶持企业强强联合、纵横结合,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形成骨干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链不断拉长的发展模式,打造出了节能与环保等四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快扶持引导  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正如上官平局长所言,企业的发展重在科技创新,作为政府服务部门,科技局要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实施主体,鼓励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向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河东区科技局通过实施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项目带动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强了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培植了企业的科研能力,推动并强化了企业科技创新。
    据介绍,自2008年以来,河东区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80余项,争取市以上项目、品牌、荣誉等近100项,争取到市以上无偿科技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天一液压“数控液压活塞杆镗铣床”获国家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50万元无偿资金扶持,宏艺科技“水泥粉磨节能关键技术聚羧酸水泥助磨剂的开发与应用”获国家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40万元无偿资金扶持,华太电池的“高性能绿色镍氢二次电池”获得国家创新基金8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建设,特别是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基金等一批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培植和相继实施,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核心生产技术,提升了我们在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官平局长说。
    截至目前,河东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全区3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同时,河东区科技局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区内外院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新产品培育、技术研发、资源共享,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目前,河东区50%以上的规模企业都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应的科技合作关系,蒙凌机械、宏艺科技、华太电池、赛博特食品、兴华工程机械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与中科院、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省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交流与合作,组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累计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00余项,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示范带动  打造惠民支农科技支撑体系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河东区在“科技兴工”的同时,强化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达到了“科技惠农”的良好效果。
    据上官平局长介绍,近年来,通过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农业科技工程、完善科技惠农体系建设等措施,河东区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农业科技攻关计划60余项,申报实施国家星火计划3项,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技术40多项,引进新品种20多个,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初步建立起了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植和壮大了沂州海棠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结合河东区实际,河东区制定了滨河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起草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性文件,2009年被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河东区正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该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并提供综合实验示范与科技支撑。
    在农业科技工程上,河东区科技局先后实施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配套工程。目前河东区已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35人,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还启动农村科技信息“双通”工程,抓好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
    在科技惠农体系建设上,河东区科技局组织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集中力量突破了秸秆还田、畜禽传染病控制、植物组织培养、节水灌溉、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对“华南农大甜玉米”、“越光”、“黄金晴”、“鲁香糯1号”等10项农业新品种进行了示范推广,累计建立特种动物养殖、有机蔬菜栽培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6家,其中市级3家。三益公司的“利用沂蒙山区中草药资源发展绿色禽产品”等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河东区出口脱水蔬菜技术与示范”等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更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农业科技实力。


健全激励措施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上官平局长认为,在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惠农”等系列措施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坚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营造知识产权政策环境、保护环境和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以切实保护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由此,临沂市河东区科技局强化了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多渠道扩大专利申请规模,并加大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巩固保护了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成果。
    围绕落实开展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工作,临沂市河东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挖掘潜量、培育增量,扩大了专利申请基础,优化了专利申请结构,仅今年1-9月份,河东区就专利申请203件,授权190件,同比分别增长39.04%和108.79%,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75%和100%,全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同时,河东区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相继组织实施了“雷雨”、“天网”等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及时查处冒充专利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依法调处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在这一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构建了联合执法体系,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增强了知识产权执法效果。近年来,河东区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0余次,查处并处理专利侵权物资20余宗,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上官平局长说,“河东区区委、区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到位,目前全区上下都坚持把“科技兴区”作为打造临沂“半壁江山”的第一战略,加大了科技投入,吸引了大批科研人员,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建设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