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青岛亨达集团依靠科技发展低碳经济

2010-07-06 16:01:07   作者:记者 郭跃军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编者按:我国是世界制鞋第一大国,但16万家制鞋企业中大多数只能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模式生产经营,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就是因为缺乏工业设计能力和自主品牌而导致市场竞争力太弱。随着我国自然资源优势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皮革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调结构、转方式”,依靠工业设计,促进转型升级。位于行业创新能力前列的青岛亨达集团,是首批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之一,建立了我国皮鞋行业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不仅体现了亨达的工业设计能力,为亨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搭建了新的平台,也对亨达集团乃至整个皮鞋行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岛亨达集团创建于1984年,历经26年的发展,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资本运作的重大跨越,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国家出口商品免验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设有研发机构,并在全国建立了多层级的营销网络。据中国皮革协会2009年统计,亨达集团规模居行业第5名,创新能力居行业前列。
    26年来,亨达集团积极引领市场潮流,始终将工业设计作为企业核心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走上了一条为消费者创造“优质产品——优质品牌——优质生活”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消费者关注的是物美价廉产品,亨达的价值主张是创造优质产品;上世纪90年代,消费者关注的是知名品牌产品,亨达的价值主张则是创造优质品牌;进入21世纪,亨达集团提出了全新价值主张——为消费者创造“优质生活”,以满足消费者所追求的健康、环保、快捷、个性化的全新生活方式。目前,工业设计已成为亨达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支撑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在全省产学研推动工业设计工作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亨达集团近年来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成功做法,与会领导和企业界人士认为,青岛亨达开展的工业设计等技术革新经验,对引领皮鞋行业乃至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皮鞋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鞋子作为时尚性产品和人的第二心脏——‘脚’的保护伞,其技术创新性不容忽视。在制鞋业,无论是产品的护脚功能性开发,还是产品的时尚性能研究,或者保证产品的绿色环保健康性能,都需要鞋企具有较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价值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中国鞋业突围的必然出路。”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在全省产学研推动工业设计工作座谈会上说。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正式公布了《第十六批国家认定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及分中心名单》,亨达集团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皮鞋行业企业。
    据青岛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介绍,作为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亨达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6%投入到研发中来,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三维足部激光扫描机、数字化脚模雕刻机、数字化鞋样输出机等自动化研发设备,建立健全了技术研发奖励激励机制,先后成立了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亨达技术中心、山东省亨达健康鞋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进行产品研发。目前,亨达集团现有设计开发人员273人,其中技术带头人16名,外聘国内外专家12名,并制定了加强研发人员职业规划,实行多维激励方式,以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亨达集团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美国NINE WEST、美国GUESS、日本丸红、瑞典H&M等开展研发合作。
    大力度的研发投入和对技术创新的孜孜追求为亨达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多年来,亨达申报并得到国家批准的国家专利已达30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150多项产品(技术)荣获省级或国家级大奖。同时,亨达的“皮革无缝粘结技术”、“抑菌防臭净化鞋生产线”两项国家级技改项目,已成为皮鞋行业仅有的两项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的国家技改项目。


“亨达慧谷”提升工业设计水平


    亨达集团把工业设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实施了“亨达慧谷”发展规划,开创了“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战略,为中国鞋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最新的运营模式。
    据介绍, “亨达慧谷”发展规划是以亨达国际数码工业园为载体、以创意产业为核心,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虚拟经营研究中心、软件开发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人才发展中心等六大中心。其中,工业设计中心的的建设目标是联合国际一流服装、制鞋企业,引入世界最新时尚潮流信息,研究发布国内外流行款式和趋势,引领中国鞋业发展方向。目前,亨达慧谷已建成为以亨达国际数码科技工业园为载体、以鞋业为基础、以创意产业和软件产业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导向的产业联盟。
    同时,依托“亨达慧谷”强大的研发能力,在总结世界鞋业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亨达集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创建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模式,并导入了当前国际前沿的品牌运作模式——“快尚模式”。这一国际前沿的先进营销模式,实现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面对面,压缩产品的周转时间,节约资源和成本,打造了一条和谐的绿色产业链,同时,结合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和高效的运营管理,实现了品牌运作的快捷度和时尚型,大大推动了企业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个性化制鞋技术引人瞩目


    “真是难以置信,高端的制鞋技术、一流的制鞋设备就在我们身边,根据我们自己的多样化选择,几分钟就就可以在现场看到产品的效果。”在近日举行的青岛青岛国际时装周展会上,一位个性化定制的消费者,在青岛亨达的展位旁兴奋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据介绍,亨达的个性化定制,采用高端的信息化制鞋技术——三维CAD鞋样设计,其产品设计、放码由原来完全手工操作,转变为利用CAD软件电脑上进行设计、放码和配色,其鞋样输出设备也用切绘机代替绘图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同时,青岛亨达集团还引进了数控三维雕刻机、数字加工中心和鞋底CAD/CAM软件,提高了设计、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程度。
    目前,从消费者提出要求,到测量脚体,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将产品的效果展现给消费者,而且几秒钟就可以根据消费者在材料和款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调整,高端的信息化制鞋技术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仅仅在那次展会的五天时间里就有3000多名消费者预约并定制皮鞋。


发展低碳经济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正在拉开帷幕,相关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即将来临,世界上众多国家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鞋集团之一,亨达率先结合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方向,成功将低碳经济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中。
    据青岛亨达董事长王吉万介绍,以亨达自主研发的“皮革无缝粘结技术”为例,按照每双鞋1.5平方英尺,全国年产皮鞋90亿双计算,年节约皮料可达22.9亿平方英尺,按每头牛出皮量40平方英尺(相当于节约5700万头牛),按照每平方英尺皮料25元计算,年节约资金达573亿元。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对保护动物、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山东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高度评价了亨达的低碳制鞋技术。他认为,亨达迎合当前社会形势和国家减排目标,通过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发展低碳经济,为鞋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引,并希望我省制造型企业向亨达学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