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加正能量——访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海波

2013-04-23 19:00:07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海波在全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报告会上做报告


    在2013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记者看到了《201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在白皮书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201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重大活动:
  4月26日,山东省龙山黑陶产业基地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基地”,是目前山东省唯一国家级基地;
  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为济南“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授牌,市长杨鲁豫、副市长苏树伟出席授牌仪式;
  11月24日,济南市作为全国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之一,顺利通过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评估组的验收;
  12月31日,“宝世达及图”、“九阳”、“银座”等12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也许,这组数字更有说服力:2012年,济南市专利申请总量23094件,同比增长24.4%;发明专利申请量8603件,同比增长67.86%,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37.25%,同比增长9.64%,比全省同期平均水平高出5.85个百分点,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的21.30%;发明专利授权量2123件,同比增长30.81%,比全省同期平均水平高出4.91个百分点,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28.48%。有效发明专利577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4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省140个县(市)区排名中,历下、历城、市中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居第一、三、七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居第一、二、七位。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技经济中心工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知识产权创造,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作用日益凸显。
  面对骄人成绩,李海波局长谈的更多的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责——济南市已经面临多方面挑战,尽管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总量和有效发明专利密度、PCT申请量多年来连续稳居全省第一位,但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屈居省内第二位,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当中,济南市更是远远落后于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
  以此而论,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济南,任重而道远。在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促社会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在既有经验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李海波局长一一作了阐述。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012年,在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评选中,济南市得分居全国第八位、山东省首位,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李海波局长表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对我市多年来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概括和充分肯定,也是促进我市解决薄弱问题、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工作的契机。”
  近年来,济南市坚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在由市长任组长的济南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支持下,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起草了《济南市专利促进和保护办法》,并已列入“济南市2013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推进了知识产权地方立法。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和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积极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济南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与省区域服务中心对接,县(市)区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建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服务平台体系。在专利商用化方面,济南市也成功入选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城市,为解决企业专利维权成本高问题开辟新途径,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扩大专利的经济效应,济南市还积极开展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活动,充分利用中国专利技术(济南)展示交易大厅和网上交易平台两个载体,推进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第七届科交会等大型展会上,共有270余项专利项目实现了初步的对接转化合作。
  李海波局长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在于企业。近年来,济南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1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二〇一二年济南市专利资助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较多的企事业单位的资助力度。其中,历下区对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发明专利申请量前三名的单位给予5000-20000元的奖励;高新区专利补贴及奖励突破百万元,资助专利件数突破千件。完善的专利激励机制,不仅激发了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也吸引了省内主要专利事务所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济南市企业服务
  有了好的政策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为此,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及各区县知识产权主动走进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研发人员座谈,给他们灌输知识产权知识,帮助企业们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济南市知识产权还通过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专利奖申报评审等方式深入企业内部,以典型带动企业更加注重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2012年,济南市对对2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进行验收,新认定1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对17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企业的研究课题进行验收,新认定1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在专利奖方面,“多功能豆浆机”等3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第七届山东省发明创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人荣获“齐鲁巾帼发明家”称号;评选出2012年度济南市专利奖3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在市场上运用知识产权护航,也是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专利行政保护长效机制,并通过“护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作为国家级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中国(济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12330 ”热线受理案件的移交和督办制度,并充分发挥两个服务外包园区工作站的作用,指导企业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为园区企业提供维权援助服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2012年,该中心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3起,同比增长53%,法定期间结案率100%;查处假冒专利案件80起,同比增长247%,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全国专利执法维权绩效考核中,济南市取得了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排名第五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先进集体”。
  李海波局长表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济南市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过千亿的产业集群,为推进“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实现“十二五”规划形成八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保护:多方联动维护企业权益 


  李海波局长先给记者上了一课:“以往,谈知识产权,大家往往讲的最多的是专利。就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也往往会盯着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尽管,我们要以发明专利为核心开展工作,但这个核心不代表全部,版权、商标、品牌,软件著作权等等,都是知识产权,都需要全社会积极地去创造,去运用,去保护,也需要管理和宣传。对于在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要全面发展知识产权,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为企业注入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以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2012年十大知识产权案例中,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就利用专利制度这一技术和司法武器,通过法律诉讼的形式,有力地保护了自身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切实维护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一案例也对国内豆浆机产业的技术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但是,仅仅有专利的保护还是不够的。从济南起步的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以自己的创新性技术创造了豆浆机,进而创造了一个豆浆机产业。但是,随着这一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先行者的企业,自身的利益固然离不开专利的保护,也需要企业充分创造、利用品牌、商标等更多的知识产权成果,以稳固、拓展市场,应对竞争和挑战。九阳股份公司公关总监王玮柯就曾在某次济南企业创新发展培训班上表示:“九阳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以九阳为品牌,推进‘好机+好豆+好水=好豆浆’发展模式,逐渐拓展公司经营,应对日渐成熟的豆浆机市场挑战。”
  李海波局长表示:“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要做好知识产权工作,仅行政管理工作来说,也需要多方联动,知识产权局需要联络海关、法院、工商、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形成一个共同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共同来优化知识产权环境,为创新加上护身符。”
  从白皮书的内容来看,也是如此。整个白皮书中,专利工作占的篇幅不足四分之一,其余还有商标战略、文化综合执法、海关监管和知产司法保护等诸多内容。特别是济南市实施商标战略成效显著,2012年,新增注册商标4563件,有效注册商标注册量达到40888件;受理审查济南市著名商标169件,组织申报省著名商标174件,其中66件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申报量、认定量均列全省第一位,对济南市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工商等行政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案件,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2年10月,济南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济南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济南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两份文件。文件提出,为了加强对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了济南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并明确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济南市发改委、济南市经信委等23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各部门的联动机制,为济南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引导企业创新设置了制度保障。


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年: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加正能量


    在采访过程中,李海波局长给记者出示了几份文件——《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双倍增”工程的通知》、《济南市知识产权(专利)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专利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济南市专利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这些文件均已下发到各县(市)区、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及相关单位。其中,专利“双倍”增工程提出,到2015年底,要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拥有发明专利申请企业数量双倍增(简称“倍增企业”),实现全市新增1000家拥有发明专利申请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称“清零企业”)。
  李海波局长提出,下一步,将组织各区县知识产权局及相关单位深入调研,以2010年为界,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否申请过发明专利,将其分为“倍增企业”和“清零企业”,全部纳入工作范围。目前,济南市已经正式启动“双倍增”工程,成立了以知识产权局局领导为组长,各县(市)区知识产权局局长、专利代理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推进“双倍增”工程有序展开。“双倍增”工程计划每年重点推进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清零”或“倍增”。“双倍增”工程采取定向帮扶、专题培训等服务措施,以提高企业专利意识为重点,积极挖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资源,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专利工作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突出发明专利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李海波局长表示,“双倍增”工程是济南市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年”的一项重要措施。济南市知识产权局确定2013年为“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年”,围绕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能力,通过多项给力的措施,确保知识产权工作有突破性进展:
  ——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发明专利申请的企业数量增长30%;
  ——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认定1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2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推进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或“倍增”;
  ——选择20家企业(专利权人)开展专利保险试点;
  ——专利纠纷调处及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0%;
  ——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行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预警分析,新增1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建立10个行业(企业)专题数据库并能实现有效应用,全市行业(企业)专题数据库累计达到120个;
  ——启动“百企千人”培训计划,举办全市性的各类培训班20期,为10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参培人员1000人次以上。
  这既是知识产权局2013年工作目标,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已经深入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调查摸底,为实现专利“双倍增”工程准备一手资料;诸如专利保险、专利融资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正紧抓“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这一契机,为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做多项准备;150余家企业参加的“全市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与应用培训班”已确定于近日召开。
  李海波局长表示:“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我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对于济南市实现创新引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年’各项活动,切实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企业的发展后劲,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加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