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谱写转型发展壮丽篇章——济南市历下区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扫描
“今年四月,通过招商引资,办事处引进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家公司就贡献了400多万元的财税收入。今年上半年,街道办已经完成的财税收入超过了4亿元,其中,知识经济类企业的贡献率在30%以上。”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近日谈到知识经济时笑逐颜开。
据历下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历下区“十二五”期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新的跨越发展的思路与目标。由此,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成为历下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自去年以来,历下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做大知识经济总量,做强知识经济优势行业,重点推动科技研发、设计咨询、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引导科技中介服务和经营性教育医疗产业发展壮大,打造特色知识经济产业片区,全区知识经济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缘起:发展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去年年底,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批准济南市历下区等5个县(市、区)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历下区成为我省首个被批准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中心城区。
此时,历下区委区政府上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历下区这片已经是寸土寸金的区域,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下区的答案是:发展“知识经济”,提升高端服务业。
作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也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所在: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这,恰恰和历下区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符。
在省城济南,历下区是唯一一个已经没有农业产业的区县。济南市统计局今年六月初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历下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4.6亿元,其中三产增加值为156亿元。据了解,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历下区是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现代服务业体系最完善、科研和教育实力最为雄厚、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城区,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经济发展业态,具有发展知识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下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其中主要任务之一为“着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竞争新优势”,即“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辖区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智力密集型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到2016年智力密集型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历下区委书记雷天太对引导知识经济产业高端集聚发展,更是做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产业培育和发展,在前期策划、宣传推介和土地出让阶段,就要明确项目功能定位,以此设立规划条件,凡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即便投资再大、外观再好,也要坚决拒之门外。相反,对知识型企业则要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政策鼓励入驻发展,使城市建设的过程成为知识经济产业崛起的过程。这就是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据介绍,目前,历下区拥有各类知识经济从业机构近800家,其中科研院所100余家,设计机构7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70余家,经营性教育医疗机构380余家,文化创意机构150余家。今年1-6月份,历下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知识经济产业新登记业户,同比增长分别为200%、142.22%和100%,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创业投资公司、生态环保、健康保健等新兴产业也不断涌现。
方向:打造五大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历下区趵突泉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看到,“创意山东·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正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该项目投资3亿多元,将建设成集文化创意广场、创意工作室、艺术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届时,该项目也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创意创业平台。
据历下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辖区重点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及有关街道办事处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产业分布的现状和特点,历下区确立了以“以集聚区、重点行业为突破点,做大知识经济总量,做强知识经济重点行业”的工作思路,并对全区知识经济发展及“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历山路、解放路研发设计业集聚区”等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初步规划。由此,以设计咨询业、科技研发业、文化创意业、科技中介服务产业、经营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规划初步形成,历下区的每一个片区,都将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热土:
——打造以山大路信息科技商务区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业聚集区。以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省化工研究院等重点院所为依托,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及信息服务等科技研发产业。未来几年,在山大路及其周边,将有华强、和平新村等400多万平方米的高端载体建成,引进与电子信息、科技研发相关的产业,目标是建成华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辐射力和带动力最强的科技研发基地。
——打造以历山路、解放路为核心的设计咨询业聚集区。历下区拥有省环保设计院、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设计机构,以及一批具有竞争力强的从事包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民营公司。为重点发展建筑、化工、水利、环保、广告等设计行业,实施省安装公司、三塑厂区“腾笼换业”、省地矿局、文华园二期等项目,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高端载体,着力引进各类设计咨询机构,形成强大的聚集效应,将历山路打造为省内闻名的设计咨询“大道”。
——打造以经十路—文化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业聚集区。发挥区域内广播电视电影、文艺创作演出、新闻出版总部密集、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山师东路18号、中建文化城二期、大众传媒等项目,重点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影视音乐、文化会展、艺术娱乐等产业。以省广电、大众报业等龙头企业为带动,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创意机构和文化企业,丰富和拉长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加快数字信息技术的渗透,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向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转型和提升,推进出版业向现代数字出版转型,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
——打造科技中介服务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市场、投融资、人才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单位和个人成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立技术推广、技术转移、技术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发展经营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产业聚集区。依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的知识辐射和人才优势,发挥优质名牌培训机构的带动作用,提高教育培训业的竞争力。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本土培训机构品牌,并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教育培训机构入驻。发挥齐鲁医院、省疾病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丰富的优势,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兴办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机构,形成专科门类齐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业。
据介绍,目前,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山大路信息科技商务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历山路、解放路沿线设计咨询机构密集优势,结合省安装公司、三塑集团等片区改造,重点开发设计咨询业高端载体,并以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省地矿局等单位为龙头,吸引设计咨询机构入驻该地区,打造设计咨询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以规划建设中的三座文化产业发展大厦项目为主要平台,整合周边特色楼宇,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在山东新闻大厦周边发展。”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
未来:政策环境+科技保障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在采访中,山东长城梅地亚文化传播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刚对记者表示,作为年营业额上亿、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广告公司,该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仅仅在去年申报“历下区知识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奖励性资金支持。
黄刚说:“以前,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多数政策不是针对广告业的,或者申报程序等过于繁琐。再就是公司也对政策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准,不知道怎么报。去年,历下区科技局来公司调研,并指导填报相关材料,我们才知道,区政府还有支持广告公司这类文化产业的政策。”直到现在,黄刚和记者聊起来还觉得有点惊讶,因为他从业十一年,公司还多次拿到广告业内的最高奖——长城奖,但一直仅是和工商、税务、文化部门等部门打交道。在历下区科技局来公司之前,他也没有意识到历下区出台的诸多知识经济政策对公司发展实在是一大利好消息。
据历下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5月召开第一次全区知识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历下区已经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历下区知识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知识经济的意见》、《历下区关于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划指导性文件。《历下区关于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在区级科技经费中统筹安排一定扶持资金作为“历下区知识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为全区知识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从业机构及个人,对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实现规模化发展进行扶持,开展促进知识经济工作的有关工作经费。
为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历下区政府组建了以区长为组长,以区直机关和各街道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历下区知识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科技局,由科技局局长赵金霞兼任办公室主任。还成立了以区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等13个部门组成的知识经济联席会议议事机构。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区知识经济工作办事处会议及联席会议,对街道办事处的知识经济工作进行调度,汇总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交相应知识经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协调解决。
据了解,历下区的知识经济工作由科技局牵头负责,研究拟定知识经济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并负责建立知识经济数据库,为提供分析决策依据等。目前,知识经济数据库已录入知识经济从业机构660家,其中科研院所84家,设计机构176家,文化创意49家,经营性教育医疗机构109家,科技中介机构139家,其他机构103家,基本覆盖全区5大类重点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初步建立起全区知识经济数据分析系统。
谈及由科技局牵头负责知识经济的发展,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历下区发展知识经济,重点在于充分发挥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积极推进知识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这,恰好是科技局的职责所在。
在采访过程中,黄刚也表示,公司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重视人才,重视创新,重视科技。黄刚对记者说,公司刚刚和山东省动漫制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数字媒体公共平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是该公共平台与企业签署的第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大家印象中可能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才用得着高新技术,其实,我们公司一直都在利用高新技术制造产品,提供服务,公司的员工也都是极具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高新技术含量也很高。”
据介绍,下一步,历下区将深化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知识经济发展,紧紧围绕泉城路中心商业区、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山大路信息科技商务区、明府城大明湖文化旅游区、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六大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充分发挥驻区科研、设计咨询、文化创意机构密集优势,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推进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升。
“近期,我们将成立区知识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暨知识经济发展论坛,成立民营医疗行业协会,以此为基础,组建知识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为知识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以后,我们会多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合作交流,搭建起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进而以科技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历下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采访结束时,记者注视着《历下区发展知识经济主要产业集群示意图》,整个历下区被科技研发、设计咨询、文化创意等五大产业集群全面覆盖,仿佛看到了历下区知识经济谱写的科学、壮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