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王”的追求——记济南市科技特派员张兴龙
张兴龙,1969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农艺师职称。1990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现任济南市长清区农业局农业监察大队长职务,负责全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济南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清区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第四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被济南市农业局聘为花生执行专家,同年被聘为济南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
“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这是张兴龙的人生格言。在济南市长清区,他是当地响当当的“花生大王”。自从被聘为济南市科技特派员之后,他围绕“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的工作目标,立足长清区花生生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自身既是济南市花生执行专家、又是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创新思路,科学规划,扎实工作,在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引领带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据张兴龙介绍,花生是长清区第三大农作物,常年种植花生10万亩左右,是济南市第一大花生产区(县)。多年实践证明,长清区花生品种多乱杂、播种质量差、种植密度小、开花结荚期遇旱影响下针结果、病虫害严重、后期早衰是制约花生生产的主要问题,而且生产中农药使用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长清区花生品质,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长清区试验示范了丘陵旱地花生规范化播种技术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已逐步完善规范,并制定出丘陵旱地花生规范化播种技术和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对长清区花生生产发展起到较强的技术支撑作用。
据悉,为将长清区花生做大做强,张兴龙在四个方面下了苦功夫。
一是面向全区搞规划,重点突破抓亮点。选择长清区双泉、马山、万德三个重点乡镇,其中在双泉镇柳杭村规划300亩作为试验展示示范核心区,按照“四田”建设要求,集中开展品种筛选、高产攻关、优质栽培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在每个乡镇建1处高产示范基地,整体实施“十、百、万”花生高产示范田建设。示范推广区示范总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经过一年多努力,示范推广区内高产花生良种及配套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全区花生平均单产由原来的211公斤/亩增加到235公斤/亩,亩增产24公斤以上,亩增收129.6元以上,全区10万亩花生共增产240万公斤以上,年增收1296万元以上,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扑下身子搞科研,言传身教促示范。为切实摸清长清区花生生产的栽培规律,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引进普通型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9个,以及彩色花生新品种7个,安排了花生新品种比较、彩色花生引种、地膜覆盖、单粒精播、高产攻关、优质栽培等7个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花育22号、花育19、花育23、长花1号四个品种作为长清区花生主栽品种。2010年,高产攻关田经专家实地测产平均每亩达到483.75公斤,2011年9月平均亩产达到550.28公斤,创造了长清区丘陵旱地花生单产最高纪录。采用花生单粒精播新技术,平均每亩节省种子30%、节省肥料20%以上,与传统双粒种植方式对比,每亩增产增效达100元以上。为有效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安排花生繁种田500亩,整修了田间道路和排灌系统,使整个核心区成方连片、特色鲜明。
三是立足特色引项目,整合资源搞创建。依靠区乡两级政府,紧紧抓住近年来上级加强对农业增加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结合双泉镇土地整理项目改善生产生态条件,连续争取了中央农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和济南市重点双推技术资金扶持。同时,按照济南市特色品牌基地建设规划的统一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重点突出彩色花生、彩色地瓜的观赏、采摘、加工、营销等功能,打造特色品牌,努力提高种植附加效益。2011年初,张兴龙的花生基地被批准为“济南市长清区五彩花生特色品牌基地”,7月份顺利通过了验收。
四是对接最后一公里,编织基层千条线。为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长清区筛选文化程度较高、有科技意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科技示范户,作为全区花生规范化生产技术的技术骨干。目前,由长清区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牵头,乡镇农技推广站协助、科技示范户推广、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推广体系已经健全理顺,以花生执行专家把关、专家助理实施、课题组分工协作、科技示范户承担的技术推广路线也已基本形成,通过各种形式举办花生关键技术、生产形势等专题讲座8期,受训人员达到1500余人,发放技术明白纸8000余份,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基本掌握了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有真情的付出就有丰厚的回报,在张兴龙和他的团队的推动下,目前长清区已成立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一个,推广了三项重点双推技术,建设了一处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还圆满举办了“泉城乡村乐车友会”采摘活动,50余名车友浩浩荡荡走进长清,刨花生、掰玉米、摘花椒,兴致盎然。同时,长清区还建立了济南祝君成花生加工厂,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左右,产品畅销国内二十多个大中城市。“七彩柳杭”牌彩色花生系列产品连续两届参加了济南市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济南嘉年华农超对接产品推介会,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目前,长清区彩色花生种植面积达到600余亩,发展势头迅猛,新产品为传统的花生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张兴龙表示,一是要提升特色、打造亮点。建设高标准、生态化、观光型的特色品牌基地;二是要注重市场运作、挖掘潜力。提高开发加工能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花生附加值;三是要健全体系、普及技术。争取申报济南市花生科技示范培训中心,装备现代先进高科技装备,建设两支队伍,完善四大系统,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搞好技术宣传与普及;四是要培育典型、积极宣传。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精神。我将会塌下身子、一如既往的从试验、示范、推广中找出规律,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技术含量,靠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去赢得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特派员的信任和支持。”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张兴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