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当上了特派员——记平阴县洪范池镇果树技术推广协会会长范龙泉
科技特派员范龙泉(右二)在苹果高产示范基地接受记者采访
富士苹果最高亩产10000斤,花农6号玉米最高亩产2000斤,巨花3号花生最高亩产1500斤……这不是科学家的试验田,这是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农民范龙泉的新技术示范田。
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范龙泉创立的平阴县洪范镇果树技术推广协会,业已发展到会员1600多人,辐射平阴县及周边27各县市区;他先后投入30多万元推广“修金高效种植模式”,应用该技术的农作物平均增产30%以上,仅2010年可计算增收就达132万元。2011年,他被济南市科技局选聘为科技特派员。
重金引入“修金模式” 无偿推广先进技术
范龙泉是一个本分而又不安分的农民。作为一个农民,范龙泉不满足于按照传统方法种地,加上自己开了一个卖化肥农药的小店,更有机会接触一些新鲜的技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乳山市下初镇巫山村农民专家宋修金的事迹,便去找他“取经”。
“农业部把宋修金老师的种植技术命名为‘修金模式’。宋老师多年来一直研究农业科学种植与管理方法,总结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这一模式以良种、土壤、肥水为基础,针对不同作物的具体生长阶段,加以科学的管理,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具体来说,在依靠良种的基础上,首先使用宋老师根据不同作物要求配制的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其吸收水、肥的能力,并有效提高土壤蓄水力,减少涝害的发生;第二就是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用不同肥效的肥料,为庄稼配置“营养餐”;第三就是以‘前期促进、中期保养、后期抑制’的管理模式,针对作物的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加强田间管理。简单地说,‘修金模式’就是采用新品种,改良土壤条件,使用全营养肥料,从而使花生、玉米、大豆等平均亩产增30%以上……”作为“修金模式”的忠实推广者,范龙泉像给农户讲解技术一样,给记者上了一堂课。
据了解,为了让群众接受新技术,自2008年自今,范龙泉先后14次,组织群众500余人,到威海乳山宋修金的高产农业科技示范园参观学习,而租车等一切费用都是他自己承担。2010年,范龙泉更大手笔地投资30余万元,引进了该项技术,并购买了车辆和电视机、DVD等宣传设备,在农田劳作之余,逐村对群众进行培训,并建立了多个示范园,在田间地头实地讲解。此外,范龙泉还先后举办了苹果、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打擂赛,以实际收益向农户宣传“修金模式”,并自掏腰包,以肥料作为奖品向高产种植户发大奖。
问及动机和资金问题,讲课时滔滔不绝的范龙泉,又现出了他不善言辞的真面目。他说,这技术真的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自己的田地就已经从这项技术中收益很大,自然地就想让乡邻们也都能得到实惠。当然,起初家人也是不理解,不愿意让自己把这么多钱都白白投进去。“下一步,在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推广范围更广之后,会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已经和宋修金老师一起就这方面做了一些计划。”范龙泉表示。
获果树高产专利 带大伙科技致富
作为济南市科技特派员、洪范池镇果树技术推广协会会长的范龙泉,不仅致力于推广“修金模式”,他还有自己的绝活。
洪范池镇有着栽培苹果的传统,其多山多丘的地形,也适合果树的生长。为此,范龙泉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果树管理技术。后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范龙泉于2010年申请并获得了“一种苹果树幼树倒垂枝整形的技术方法”发明专利。“通过实践和比对,该技术管理的苹果比一般的技术管理能提前两年进入丰产期,四年生果树亩产量能达到稳产10000斤以上,果品的外观、品质也更胜一筹。”来参观考察的一位果树专家说。
“这一技术主要是在苹果树盛果期进行倒垂枝整形:采用逐渐疏除层间过渡枝,加大层间距;逐年疏除主枝上的侧枝,在主枝上促发和保留长枝,缓放,并将其向地面扭拉形成垂柳状;将主枝的前端向地面呈垂直弯折固定,促进主枝上多发背上旺枝,注意保留果枝折弯弓背处发生的背上直立枝,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形变化,使其高产稳产,并在增产的基础上提高果品质量。”该专利的技术说明书如是说。
近年来,国家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省农业厅的专家先后来到了范龙泉的科技示范园考察,省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也做过专题报道。作为领头雁的范龙泉,带领洪范池镇果树技术推广协会成功承担了《果树纺锤形早期丰产技术》和《富硒苹果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技术攻关,并分别荣获平阴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范龙泉还积极推广了疏花蔬果、穴储肥水、果品套袋、铺设反光膜、富硒果品生产等种植技术,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400余次,受训人数近7000人次;进行科技赶集活动27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0000余份。目前,范龙泉已经建立了占地30亩土地科技示范园,并推广了苹果树倒垂枝型优质高产示范园500亩。他创立的果树技术推广协会现有个体会员538名,其中单位会员34个。协会内有职工31名 ,其中大专以上27人,从事科技活动的27人,研发人员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23人,还拥有在生产一线、具有一定苹果管理经验的果农百余人。
在采访中,洪范池镇党委书记夏信强告诉记者:“作为济南市命名的林果生产第一镇,洪范池镇目前种植苹果面积2万多亩。范龙泉和他组织的协会,对推广果树栽培技术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对全镇农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