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认真剖析近年来矿区发生的多起案件的深层次根源,既有个人的放松学习、私欲膨胀、目无法纪,又有组织的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因此,必须积极推进三项工作提高三种能力,扎扎实实抓好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推进教育工作,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物必自腐而百虫生”,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名党员干部,如果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信念不坚定、作风不过硬,意志不坚定,就可能导致个人政治生命结束、家庭幸福断送、企业发展受损。防治腐败,必须以超前性教育为基础,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层次性。即突出各级领导班子,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突出管人、管钱、管物的实权部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人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正确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干净干事、廉洁从业。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思想性。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党纪政纪条规和政策法规教育,深入开展“理想、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道德意识、廉洁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深入开展“每周一文”、“每月一讲”、“每季一班”、“每年一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廉政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精心组织“读书思廉、谈心促廉、家庭助廉、民主评廉、岗位述廉”等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浓厚氛围。四是在教育载体上,要突出文化性。把党风廉政教育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区队、进科室、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坚持学习育人、活动育人、阵地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做到学习有廉论、干部有廉文、电视有廉事、广播有廉声、橱窗有廉影、舞台有廉戏、广场有廉语、家庭有廉嘱,形成满目廉风吹矿山的浓厚气氛,营造纪律约束、群众监督、父子相教、夫妻互勉、亲友相鉴、同志警示的良好局面。
二、推进制度工作,提高反腐倡廉的保障力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预防和惩治腐败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绝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通过制度建设的健全和完善,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拓宽“外因”的影响渠道,从而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创造事物发展的良好条件。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年”、 “制度规范年”等活动,认真研究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
一要决策制度民主化。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主体的决策制度,健全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集体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决策论证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严格考核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要领导权利制衡化。要完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领导干部约束机制,研究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制约措施,完善权利制衡机制。三要管理体系科学化。要完善以设备物资采购招投标、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终身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体系,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有序规范。四要廉洁自律制度化。要认真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纪委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有关要求和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收入申报和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规范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开展廉洁定性评议。五要责任落实明晰化。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明确“小金库”、单项奖、人事管理、厂务公开、内部招待等相关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内容,逐级责任追究。
三、推进监督工作,提高廉洁从业的约束力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防治腐败,必须紧紧抓住监督这个内因外因的联系点,约束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一要突出监督重点。既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和权力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又要注重对管钱、管物、管人重点人员的监督,还要针对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加强企业改制、物资购销、安全生产、资产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党政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特别要围绕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岗效工资等各项改革的推进,严格执行政策,规范运作程序,强化过程监督,杜绝改革中的不正之风。
二要拓宽监督范围。要强化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发挥组织监督、职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大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各级领导班子要经常进行谈心活动,发现问题及早提醒、及早纠正,领导干部要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克服明哲保身,怕得罪人的好人主义庸俗作风。要畅通民主渠道,要深化和拓展“厂务公开”,及时把企业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与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等主要内容进行公开,让职工知情知底,保证权力运行的规范、透明。
三要营造“大监督”工作格局。从广义上讲,企业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和企业各职能部门要通过职能互补、优势互补的方法,形成监督工作网络,成合力。首先,要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内部监督责任。其次,要在企业逐步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监督体系。第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在主动与企业各职能部门协作,加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联系与合作,从而使监督工作具有最大的合力。
一、推进教育工作,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物必自腐而百虫生”,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名党员干部,如果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信念不坚定、作风不过硬,意志不坚定,就可能导致个人政治生命结束、家庭幸福断送、企业发展受损。防治腐败,必须以超前性教育为基础,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层次性。即突出各级领导班子,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突出管人、管钱、管物的实权部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人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正确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干净干事、廉洁从业。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思想性。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党纪政纪条规和政策法规教育,深入开展“理想、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道德意识、廉洁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深入开展“每周一文”、“每月一讲”、“每季一班”、“每年一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廉政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精心组织“读书思廉、谈心促廉、家庭助廉、民主评廉、岗位述廉”等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浓厚氛围。四是在教育载体上,要突出文化性。把党风廉政教育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区队、进科室、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坚持学习育人、活动育人、阵地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做到学习有廉论、干部有廉文、电视有廉事、广播有廉声、橱窗有廉影、舞台有廉戏、广场有廉语、家庭有廉嘱,形成满目廉风吹矿山的浓厚气氛,营造纪律约束、群众监督、父子相教、夫妻互勉、亲友相鉴、同志警示的良好局面。
二、推进制度工作,提高反腐倡廉的保障力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预防和惩治腐败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绝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通过制度建设的健全和完善,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拓宽“外因”的影响渠道,从而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创造事物发展的良好条件。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年”、 “制度规范年”等活动,认真研究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
一要决策制度民主化。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主体的决策制度,健全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集体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决策论证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严格考核监督,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要领导权利制衡化。要完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领导干部约束机制,研究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制约措施,完善权利制衡机制。三要管理体系科学化。要完善以设备物资采购招投标、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终身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体系,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有序规范。四要廉洁自律制度化。要认真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纪委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有关要求和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收入申报和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规范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开展廉洁定性评议。五要责任落实明晰化。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明确“小金库”、单项奖、人事管理、厂务公开、内部招待等相关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内容,逐级责任追究。
三、推进监督工作,提高廉洁从业的约束力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防治腐败,必须紧紧抓住监督这个内因外因的联系点,约束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一要突出监督重点。既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和权力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又要注重对管钱、管物、管人重点人员的监督,还要针对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加强企业改制、物资购销、安全生产、资产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党政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特别要围绕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岗效工资等各项改革的推进,严格执行政策,规范运作程序,强化过程监督,杜绝改革中的不正之风。
二要拓宽监督范围。要强化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发挥组织监督、职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大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各级领导班子要经常进行谈心活动,发现问题及早提醒、及早纠正,领导干部要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克服明哲保身,怕得罪人的好人主义庸俗作风。要畅通民主渠道,要深化和拓展“厂务公开”,及时把企业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与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等主要内容进行公开,让职工知情知底,保证权力运行的规范、透明。
三要营造“大监督”工作格局。从广义上讲,企业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和企业各职能部门要通过职能互补、优势互补的方法,形成监督工作网络,成合力。首先,要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内部监督责任。其次,要在企业逐步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监督体系。第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在主动与企业各职能部门协作,加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联系与合作,从而使监督工作具有最大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