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丛综合 > 正文

肥矿泰山铝业: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009-12-01 19:10:2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山东肥矿泰山铝业公司自成立以来,面对电解铝行业严峻的形势,在困境中不断谋求技术创新促发展之路。为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及专利发明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和科研推广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几年来,共完成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项目51项,其中有3项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有3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奖,有3项获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奖,并有一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针对生产现场搞创新是该公司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公司为解决190KA电解槽长时间停电后二次启动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成立专门的科研攻关小组。通过对大量的技术资料的研究分析和现场无数次试验,准备利用天然气预热和铝液焙烧启动法启动电解槽。此项工艺通过改变其阴极形状,从而改善电解槽内铝液的流速,降低铝液的波动峰值,为降低电压提供条件。燃气焙烧电解槽法有效的减少了高温铝液灌入对槽体的直接热冲击,减慢了槽体热胀冷缩的速度,有效地保护了阴极炭块,从而延长了电解槽的寿命。另外由于启动时采用低电压效应启动,只需添加少量物料,有效地降低了电解槽的冲击电压,提高了电解槽通电时的安全系数,缩短了启动时间,降低启动费用,为公司节约大量的启动资金。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电解槽运行良好,新型异型阴极电解槽启动工艺实验成功,侧部炉帮和炉底未发现破损迹象,延长了电解槽服务年限,综合费用降50%;二次启动的电解槽焙烧时间由5天降为4天,焙烧时间有效缩短;电解槽启动周期得到控制,缩短由启动阶段到正常生产的时间由30天降为7天;启动电耗得到控制,减少了启动所需的用电量,由2006年的19332度/槽/天,降为17200度/槽/天;辅助材料也有效降低。
  全员发动搞革新是该公司科技创新的第二个特点。针对电解槽上部下料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净化车间维修工人自行研究,进行小改革,解决了超浓相输送下料不正常、导致电解槽效应多和氧化铝喷料现象,节约了电量和氧化铝消耗,减少了电解槽效应的频发,全年可增加经济效益77万元。电解车间利用废弃的铁链制作了专用提升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电解槽短路及人员烫伤事故的发生。铸造车间针对铸造机翻转噪声大,设备部件易损坏等问题,成功解决了翻转机构改造难题,降低了冷运机翻转运作时的噪音和故障率,消除了安全“隐形杀手”。净化车间通过改革调压阀,变两台打料风机为一台,仅此一项预计每年节约用电2000度。同时又对氧化铝库稀相输送管路进行改造,把磨损严重的管道切割调换,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电、节风,节约人力成本材料上万元。据不完成统计公司岗位小改小革、技术创新30多项,节约资金10多万元。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在该公司已蔚然成风。
  产学研相结合,把科技创新创效转化成生产力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几年来,公司先后与东北大学、洛阳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2008年,公司组织74名新聘大中专生到江西理工大学进行学习,为铝板带箔项目建设储备人才。此外,各车间还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QC攻关”、“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活动,全公司共计涌现出标兵60余人,岗位技术能手30人,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活动共计节约有效资金达200多余万元。企业的整体面貌和“内功”已初见成效,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全面的职工队伍已稳定形成。其中《190KA大型预焙槽技术参数优化研究》》、《190KA大大型预焙槽新型炉膛技术研究》、《优化添加剂配比,改善电解质性质工艺技术研究》等许多QC现代化科技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如今,泰山铝业公司的创新精神不断的给企业注入了新活力,公司二次启动电解槽后,新型电解槽运行高效平稳。公司正沿着技术创新这条道路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公司发展有力的“助推器”。( 陈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