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丛综合 > 正文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2017-08-04 10:44:27   作者: 王茜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点击:
0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超现实拍摄手法触及到反腐败斗争的深水区,反应现实深刻。对赵氏父子的查处,揭示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体现了法纪面前,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法外的“铁帽子王”,亮明了党坚决反对腐败的旗帜。电视剧中对陈岩石、沙瑞金、李达康、易学习、侯亮平等为民请命、为民担当、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通过银屏的传播和放大,使我们感到特别提气鼓劲。这部电视剧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水平,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启示。

       共产党员应将责任扛在肩上
       老党员陈岩石在汉东省委常委扩大会上讲述了自己入党的经历。陈岩石入党时正值云城之战,当时陈岩石才15岁,为取得背炸药包的资格,虚报两岁才入了党,可是这个资格导致他不能晋升为副部级,陈老没有抱怨反而心存感恩。战场上陈岩石和战友们炸毁了敌人碉堡,为大部队取得最后胜利扫清了障碍。这堂课使得汉东省委领导受到了深深的教育。陈岩石告诉我们党员的特殊权利就是在战争年代背炸药包的权利。对于和平年代的普通共产党员来说,没有机会向陈岩石一样经历生与死考验、血与火洗礼,但是可以选择在平凡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多做贡献,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在本职范围内体现责任担当,这样才无愧共产党员的身份。

       党的组织生活要正常化
       电视剧中,赵立春是带坏汉东干部风气的始作俑者,在其治内汉东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成风。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义》中众多案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从“不拘小节”一步步变为巨贪,都是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权力成为私欲的工具。沙瑞金书记说,赵立春在汉东时几年内没开过一次民主生活会。道出了汉东官场生态恶化的状况,一个经济大省竟然几年没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不能红脸出汗、对照标准照镜子,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对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久而久之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最后导致赵立春、高玉良等党员,放松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要慎欲谨防第一次
       人生贵善始。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剧中高育良原本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洁身自好的省委副书记,但没经受住市场经济考验,在香风毒雾诱惑下忘记了共产党员身份,在赵瑞龙、祁同伟等人的引诱下最终没有把住“第一次”,成为了非法乱纪者的庇护伞,不法商人的牟利工具,最终晚节不保。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凡天下之事必始于“一”,坚持念好“一字经”,不为“头一回”所累。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果断地拒绝“第一次”,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腐败侵蚀。

       要慎欲谨防自我放纵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人都有七情六欲,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如何正确对待欲望,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很现实的考验。剧中祁同伟,由一个浴血奋战、孤胆缉毒的公安民警蜕变成亡命天涯、饮弹自杀的恶徒,就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放纵对自己的要求。这些痛彻心扉的教训,我们要常思量、多算账,摆正心态,莫伸手、慎交友、勤奋斗,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现实生活中,诱惑种种,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害人害己,悔之莫及。抵御腐败,管住自己,这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