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趣事,与生命有关,或者说与死有关。几十年过去了,时光荏苒,现在用趣事来理解也未尝不可。
我所经历的死,完全是自找的。我所说的“死”,是指临近了死亡的边缘,还没有完成一种生命的终结。或者说,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我说是自找的,是因为这里面没有陷害、阴谋、天灾人祸,而是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造成的。
大约在我四、五岁的样子,正是文革后期,家境生活贫寒。祈望一块糖果,是每一个孩子共有的心愿,有时做梦也在垂涎着那种甜蜜。如果有人给你一块糖,你会记忆他一辈子。至今,我还能记起,在儿时,某某谁,在什么时间给了我糖,或多或少,均是一次甜蜜的回忆。因此,说起我的那次“死”,那次与糖有关的“死”,还真是一次别样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过一段时间,母亲就把姥姥接过来住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是我所期盼的,因为姥姥一来我就有好日子过了。姥姥年纪大了,三寸金莲,走路不方便,身体不好,有肺病,经常咳嗽。至今,我还犹新的记得,姥姥盘坐炕头慈爱的样子。家里虽然很穷,但母亲总能变着花样给姥姥做好吃的。于是,每次我总能得到姥姥的疼爱。要说那时候好吃的食物,无非就是鸡蛋或是白面之类,跟现在那真是天壤之别。有顿白面吃那是很不错的事情,一般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大年初一来一顿,一年就算过去了,为什么孩子们总盼着过年呢,大概于此关系重大。平常肉是不舍得买的,即便买也是挑肥的,回到家里放在锅里炼油,油可以炒菜用,如果再放上点油渣,那就更美了,如果炒菜放油放多了,那是要挨数落的,为此我亲眼看到姐姐挨过批评。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的童年充满了馋意,每天总感觉没吃饱。现在我还时常回忆自己偷吃油渣的窃喜,那个香,真叫香,一想起来肚子里便会翻江倒海。
在那样的年代,一年当中吃了上顿没下顿,听大人们说这已经算好的了,吃糠咽菜啃树皮我没赶上。但在那时的小孩子,胃里整天清汤寡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美美的吃一顿,那怕就是有块糖吃也好啊。凑巧,一次邻居家“开仗”了,一家人打的不可开交,鬼哭狼嚎,惊天动地,把半个村子的人都招引过来了。锅碗瓢勺都扔到了院子里,不能再打了,要出人命了,人们纷纷劝仗。这仗还不能劝,越劝越厉害,越劝越来劲,各自的理由更充分了,竟是些油盐酱醋的事情,还非要整出个道理来。不用说,我家里的大人们也一窝蜂地跑出去劝架,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机会来了,几天以来,我发觉姥姥总是背着我偷偷地吃东西,还每天必吃。晚上的油灯虽然昏暗,但我看的真真切切,就在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压放在姥姥睡觉的炕头。几天来,我一直心生怨气,还说姥姥最疼我,那是骗人,肯定还有什么好东西没让我尝到,这次我非要看个究竟不行。我费了老大劲爬上炕去,偷偷地摸到姥姥放那个东西的地方。是一个小瓶,茶色的玻璃瓶内滚动着诱人的颗粒。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里面装着黄豆样的东西,微黄色而又圆润光滑,很精巧的颗粒。我倒出一粒,放在嘴边一舔,别说,还真甜。不出我之所料,姥姥确实骗我了,这样好吃的东西竟然没让我尝一下。顿时,我油然心生报复心理,我让你骗人,我非把你的好东西全部吃光。在那种生活环境里面,对于糖块这种奢侈品是不舍得很快吃完的,总是首先在嘴里吸允个没完,仔细地用心去品味,口中所有的味觉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在我回味这异样的小颗粒时,感觉变得越来越苦,自己心里又生疑问,这是什么糖块呀,咋还有苦味啊。如果这些苦味全部到了肚子里,那还不知把我苦成啥样呢。那我就光吃甜的,一粒又一粒,那种甜蜜的感觉就要把我幼小的心灵浸透了。不一会,一瓶小豆豆被我吃了一个遍,剩余的“苦果”吐了一地。
当我晃晃悠悠就要下炕的时候,浑身瘫软,一头栽倒在地上。
过来许久,心神恍惚,灵魂好像从遥远的地方又飘回到了体内,听觉慢慢有了动静。当我慢慢睁开双眼的时候,已是寂静的深夜,到处静的连整个身体都是空空如也。眼前晃动着陌生的白衣天使,言语轻拂,神情专注,好像是我灵魂的领路人,一丝一缕,慢慢地把我牵引到了人间。我丝毫没有感觉劳累,只是觉得浑身如一团棉絮,在空中轻轻地漂浮,那种感觉比在秋千上眩晕多了。
一会儿,耳畔传来母亲急切而又轻微的声音,“醒了,哎吆,可吓死我了”。我不免心生疑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否与我有关?从周围异样的环境,我隐隐感觉此事肯定与我有关,只是我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从母亲懊悔而又庆幸的言语中,我才知道我经历了一次“劫难”。我所偷吃的“糖果”,原来是“安眠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真为我自己捏了一把汗。
据说那天家里人待“战争”平息了以后,回到家里,发现我躺在地上,还以为我睡着了。当猛然发现满地吸允残败的药片,这才恍然大悟,抓天挠地的找人找车。那时交通落后,娶媳妇能坐上马车就算最好了。我享受了一次新媳妇的待遇,被家人急匆匆地拉到十五华里以外的县医院。过后,村里的人议论不断,都说这孩子不傻,没把药片全吞了,要不那就麻烦了。一个是药量减少了,再说如果没有满地的残缺药片,家人肯定把我往炕上一扔就算了,那我一晚上就会小命呜呼了。有人还说我命大,命该有一劫,老天保佑,顺利度过难关。其实,我心中暗想,什么呀,我是因为那味道太苦,如果都吞到了肚子里,那该有多苦啊。不管怎样,这还真是一次侥幸,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此,姥姥再也不敢把药片放在炕头了,而是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谁也找不到了。她还把这次事件记在了她自己的账上,随时拿出来责怪自己。看到姥姥愧疚的样子,我也长了记性,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往嘴里乱塞东西了,不管多馋,尤其不要偷窃。后来长大了,我体味到了毛主席说的“糖衣炮弹”的意思,表皮好看,可里面还不知装了什么东西。遇事一定要注意个究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弄清事物的本质。这充满哲理而又简单的道理,从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早已留下了痕迹,是我用生命的花骨朵换来的真切体验。
我所经历的这次“死”,是在那个时代的巧合,现今的孩子是连想都不会想到的。现在生活富裕了,各种食物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可是对于“香”的感觉,再也没有那时敏感和强烈了,食欲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盲目了。毕竟我们的国家进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但愿贫穷与中国从此无缘。(连志军)
我所经历的死,完全是自找的。我所说的“死”,是指临近了死亡的边缘,还没有完成一种生命的终结。或者说,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我说是自找的,是因为这里面没有陷害、阴谋、天灾人祸,而是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造成的。
大约在我四、五岁的样子,正是文革后期,家境生活贫寒。祈望一块糖果,是每一个孩子共有的心愿,有时做梦也在垂涎着那种甜蜜。如果有人给你一块糖,你会记忆他一辈子。至今,我还能记起,在儿时,某某谁,在什么时间给了我糖,或多或少,均是一次甜蜜的回忆。因此,说起我的那次“死”,那次与糖有关的“死”,还真是一次别样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过一段时间,母亲就把姥姥接过来住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是我所期盼的,因为姥姥一来我就有好日子过了。姥姥年纪大了,三寸金莲,走路不方便,身体不好,有肺病,经常咳嗽。至今,我还犹新的记得,姥姥盘坐炕头慈爱的样子。家里虽然很穷,但母亲总能变着花样给姥姥做好吃的。于是,每次我总能得到姥姥的疼爱。要说那时候好吃的食物,无非就是鸡蛋或是白面之类,跟现在那真是天壤之别。有顿白面吃那是很不错的事情,一般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大年初一来一顿,一年就算过去了,为什么孩子们总盼着过年呢,大概于此关系重大。平常肉是不舍得买的,即便买也是挑肥的,回到家里放在锅里炼油,油可以炒菜用,如果再放上点油渣,那就更美了,如果炒菜放油放多了,那是要挨数落的,为此我亲眼看到姐姐挨过批评。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的童年充满了馋意,每天总感觉没吃饱。现在我还时常回忆自己偷吃油渣的窃喜,那个香,真叫香,一想起来肚子里便会翻江倒海。
在那样的年代,一年当中吃了上顿没下顿,听大人们说这已经算好的了,吃糠咽菜啃树皮我没赶上。但在那时的小孩子,胃里整天清汤寡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美美的吃一顿,那怕就是有块糖吃也好啊。凑巧,一次邻居家“开仗”了,一家人打的不可开交,鬼哭狼嚎,惊天动地,把半个村子的人都招引过来了。锅碗瓢勺都扔到了院子里,不能再打了,要出人命了,人们纷纷劝仗。这仗还不能劝,越劝越厉害,越劝越来劲,各自的理由更充分了,竟是些油盐酱醋的事情,还非要整出个道理来。不用说,我家里的大人们也一窝蜂地跑出去劝架,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机会来了,几天以来,我发觉姥姥总是背着我偷偷地吃东西,还每天必吃。晚上的油灯虽然昏暗,但我看的真真切切,就在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压放在姥姥睡觉的炕头。几天来,我一直心生怨气,还说姥姥最疼我,那是骗人,肯定还有什么好东西没让我尝到,这次我非要看个究竟不行。我费了老大劲爬上炕去,偷偷地摸到姥姥放那个东西的地方。是一个小瓶,茶色的玻璃瓶内滚动着诱人的颗粒。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里面装着黄豆样的东西,微黄色而又圆润光滑,很精巧的颗粒。我倒出一粒,放在嘴边一舔,别说,还真甜。不出我之所料,姥姥确实骗我了,这样好吃的东西竟然没让我尝一下。顿时,我油然心生报复心理,我让你骗人,我非把你的好东西全部吃光。在那种生活环境里面,对于糖块这种奢侈品是不舍得很快吃完的,总是首先在嘴里吸允个没完,仔细地用心去品味,口中所有的味觉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在我回味这异样的小颗粒时,感觉变得越来越苦,自己心里又生疑问,这是什么糖块呀,咋还有苦味啊。如果这些苦味全部到了肚子里,那还不知把我苦成啥样呢。那我就光吃甜的,一粒又一粒,那种甜蜜的感觉就要把我幼小的心灵浸透了。不一会,一瓶小豆豆被我吃了一个遍,剩余的“苦果”吐了一地。
当我晃晃悠悠就要下炕的时候,浑身瘫软,一头栽倒在地上。
过来许久,心神恍惚,灵魂好像从遥远的地方又飘回到了体内,听觉慢慢有了动静。当我慢慢睁开双眼的时候,已是寂静的深夜,到处静的连整个身体都是空空如也。眼前晃动着陌生的白衣天使,言语轻拂,神情专注,好像是我灵魂的领路人,一丝一缕,慢慢地把我牵引到了人间。我丝毫没有感觉劳累,只是觉得浑身如一团棉絮,在空中轻轻地漂浮,那种感觉比在秋千上眩晕多了。
一会儿,耳畔传来母亲急切而又轻微的声音,“醒了,哎吆,可吓死我了”。我不免心生疑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否与我有关?从周围异样的环境,我隐隐感觉此事肯定与我有关,只是我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从母亲懊悔而又庆幸的言语中,我才知道我经历了一次“劫难”。我所偷吃的“糖果”,原来是“安眠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真为我自己捏了一把汗。
据说那天家里人待“战争”平息了以后,回到家里,发现我躺在地上,还以为我睡着了。当猛然发现满地吸允残败的药片,这才恍然大悟,抓天挠地的找人找车。那时交通落后,娶媳妇能坐上马车就算最好了。我享受了一次新媳妇的待遇,被家人急匆匆地拉到十五华里以外的县医院。过后,村里的人议论不断,都说这孩子不傻,没把药片全吞了,要不那就麻烦了。一个是药量减少了,再说如果没有满地的残缺药片,家人肯定把我往炕上一扔就算了,那我一晚上就会小命呜呼了。有人还说我命大,命该有一劫,老天保佑,顺利度过难关。其实,我心中暗想,什么呀,我是因为那味道太苦,如果都吞到了肚子里,那该有多苦啊。不管怎样,这还真是一次侥幸,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此,姥姥再也不敢把药片放在炕头了,而是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谁也找不到了。她还把这次事件记在了她自己的账上,随时拿出来责怪自己。看到姥姥愧疚的样子,我也长了记性,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往嘴里乱塞东西了,不管多馋,尤其不要偷窃。后来长大了,我体味到了毛主席说的“糖衣炮弹”的意思,表皮好看,可里面还不知装了什么东西。遇事一定要注意个究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弄清事物的本质。这充满哲理而又简单的道理,从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早已留下了痕迹,是我用生命的花骨朵换来的真切体验。
我所经历的这次“死”,是在那个时代的巧合,现今的孩子是连想都不会想到的。现在生活富裕了,各种食物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可是对于“香”的感觉,再也没有那时敏感和强烈了,食欲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盲目了。毕竟我们的国家进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但愿贫穷与中国从此无缘。(连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