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沙尘季”保健攻略

2013-03-12 19:23:28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何为“沙尘”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气象资料表明,早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沙尘天气出现频次以春季3、4月为最高。
    按气象分级标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4个级别。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到10千米之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是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沙尘主要污染物为PM10,但是,若沙尘天气加剧,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接近或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同期PM2.5浓度也会显著升高。


沙尘所携带细菌或可致病


    沙尘天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可导致哮喘病发率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也会明显增多。更严重的是,因为沙尘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当沙尘暴“吹”到下游地区而变成浮尘天气时,仍有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粒成分。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沙尘天气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这种颗粒经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尤其是直径在0.5 ~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沉降于肺泡,从而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以上病变的基础上,肺癌的发生率将明显升高。浮尘还能长驱直入人体,侵入人体肺泡后,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联合作用,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炎症。大量飘尘在肺泡上沉积下来,可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2、增加了一些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在沙尘天气的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污染加剧,颗粒物表面吸附着多种有害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等,导致一些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大大增高。
    3、对眼、鼻、喉和皮肤的影响。沙尘天气对眼、鼻、喉、皮肤等直接接触部位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流泪、咳嗽、咳痰等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严重的可以导致皮肤炎症、结膜炎等。
    4、可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沙尘天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并影响其心脏功能,加重心脏负担,有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沙尘季”老年人保健重在肺


    明媚的春天里,沙尘天气会给人们增加许多烦恼,同时,与沙尘有关的疾病也会趁机而入。专家提醒,只要做好预防工作,老年人也可以在沙尘天气里保持健康体魄。
    慢病患者最易受累。开窗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好方法,不过,在沙尘天气千万不要开窗通风,否则越通风家里空气越差。因为沙尘中悬浮着大量颗粒物,细微粉尘过多、过密,尤其是那些小于两微米的微细颗粒,鼻腔、肺等器官的过滤作用难以抵挡,最易被吸入呼吸道深处。
    由于沙尘天气时最直接受到侵害的就是呼吸系统,极可能使那些本已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旧病复发:如慢性支气管病、哮喘患者会出现咳嗽加重、气喘、气急,个别甚至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阴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大降低,造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也会出现胸闷、气急。
    此外,由于沙尘天气时空气中的颗粒物中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对健康人的呼吸道同样也有一定刺激,可能会使人流鼻涕、流眼泪、咳嗽、咳痰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皮肤炎症、结膜炎等。
    清水洗鼻效果好。沙尘来袭时,老年人尽不要出门。不得不外出时,尽量不骑自行车,最好戴防尘的口罩、眼镜、面纱等。若出现眼痛、咳嗽、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如果需要健身,应尽量在室内进行。
    在风沙天气里,空气十分干燥,容易使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加重,还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及洒水、用湿布拖地等方法,以保持空气湿度适宜。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面部,擦上护肤品。
    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干燥、喉痒、痰多、干咳等。帽子和丝巾可以防止头发和身体的外露部位落上尘沙。风镜可防止风沙入眼,风沙吹入眼内会造成角膜擦伤、结膜充血、眼干、流泪。一旦尘沙吹入眼内,不能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让沙尘流出。
    清水洗鼻可以训练鼻道的抵抗能力,从而防治鼻炎。具体方法为:用手掬起一捧清水,轻轻吸入鼻内,再擤出来,反复几次。清水洗鼻可先用温水清洗一次,使鼻腔适应水温,然后再用冷水反复冲洗。
    多吃清肺食物克“春咳”。大风天里往往肺会觉得很不舒服,清肺食品在这种沙尘天气里的餐桌上占了重要地位。这个时候多吃一些木耳、猪肝等去火清肺的食品,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呼吸进去的垃圾,减轻肺部负担。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食温和滋润的食物,少食辛辣煎炸燥烈的食品,可多吃芝麻、核桃、百合、藕、蜂蜜、海蜇、山楂、苹果、梨、荸荠等滋阴润肠。年老体弱的人还可用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煮粥,可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清肺润肺食物六种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正常人24小时吸入空气约1万升,而空气中含有各种微生物、过敏原及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在大雾天气,污染物更加增多,爱护身体、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绝不能少了对肺的养护。中医一向讲究药食同源,很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通过保养肺来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疗效果是肯定的。以下是六种清肺润肺常见食物:
    白萝卜:清肺润喉,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萝卜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淀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梨: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柿子: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百合:百合为补益之品,古有“渗利和中之美药”的誉称。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心烦不眠、精神恍惚等症,尤其对肺结核有极大的疗效,自古就是中医治疗肺病的经典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百合可增加肺灌流量,有止咳平喘作用,而且其中含有的主要成份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增生的作用。由于其性质温和,用于肺虚咳嗽、虚烦惊悸、失眠多梦、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炎、高血压等老年病症,疗效十分确切。
    银耳: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罗汉果:中医认为,罗汉果是清咽利肺、止咳化痰的首选,是历代朝廷的贡品,还有神仙果的美誉。用罗汉果泡茶饮用,有清热利咽作用,可治疗百日咳、肺热咳嗽、咽喉炎、口干舌燥等,是理想的润肺保健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