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谈文化

2011-02-15 16:17:45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山东济南/小聃


  浸淫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时间久了,就会对我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产生疑问,最为困惑的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每当“五四”周年的时候,就会有人把这个老问题拿出来进行无休止地讨论。笔者一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端着利弊两方的意见,不知道应该向哪边倾斜。
  近读霍金的宇宙理论,得到一点启发。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这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爆炸。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膨胀,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就可能都是一个球形的发展轨迹,而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一维单向直线形。
  如果文化的发展不是一维的,那么我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进入一个极大的误区,而且由此形成的错误理念一直到现在还在误导我们。爆炸产生的球形文化里面,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或者再细分一点,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欧洲文化等等,都是文化球体不同方向上不断延伸的半径,很显然,相互之间不具有先进与落后的可比性(先进与落后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直线型思维)。进一步假设,文化是宇宙球体发展的动力,经济、政治、社会等都转变成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形式推动文化不断发散延伸,并使它作为宇宙发展的一种动力永不枯竭,而文化的发展又最终凝固成历史。
  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我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崇洋的文化精英无疑犯了以经济落后之偏概文化落后之全的错误,而由此延伸下来的“向西方(美国)看齐”的思维可谓贻害无穷。既然不同文化之间不具有一维可比性,我们为什么要向别国看齐呢?
  从一维思维方式出发,很容易想到达尔文主义,尤其当这一集中力气宣扬一维性的学说进入人文领域从而产生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后,更是误导了无数精英。社会不能像生物界一样一维进化,退而言之,不同的文化不能像生物一样一维进化。
  然而,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这种一维进化论的影子几乎处处可见。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许多改革还是潜在地以欧美为目标。追求先进的愿望是好的,可惜这个过程太容易走火入魔。
  我们是否应该抛弃单向思维,培养发散的球形思维(发散不仅仅是多元,而是球形),从而树立大文化观,从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可比较性出发,重新整理国故,站在我们自己的历史上,寻求与其他文化和谐共生(而不是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