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书痴教授田承良

2010-12-21 17:02:03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山东新泰/谷雨


    培训期间,最忘我的快乐莫过于周六早晨到泰山文化广场淘书那一两个小时的光景。
  泰山巍巍,晨露未晞,文化广场却已是人头攒动。上周就听一位摊主说,他从泰安行政干校资料室收来一些旧书,这周六出摊。我赶到文化广场时,那位摊主正出摊,但已有很多人在摊前围观,有人等不及摊主摆摊,就在他的三轮车斗里翻起来。我也挤过去挑选,书都称得上十品,每本都盖有“泰安行政干部学校资料室”的印章。因为人多,有些书一放手,别人就立即拿起来,或许因为这一刹那的犹豫,就与一本好书失之交臂。存着这份担心,我不管什么书,只要自己稍有动心,就拿起来,不再撒手,不一会就挑选了厚厚一摞,都是一九八五年前后出版的书,价格不菲。有一本《兼于阁诗话》,摊主要价四十元,我几次想放下,但是,周围几个淘书者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心里清楚,自己一撒手,这本书可能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正当我犹豫时,摊主说,田教授也要了一本。我隐约觉得他说的“田教授”可能是我的朋友田承良。我便问:“你说的田教授是?”他说:“泰山学院的田承良教授,他昨天还要了我伍佰元的书呢!”
  田先生可是淘书高手,之前与阿滢兄到田先生家问学,获益匪浅。他的书橱顶天立地,林林总总,未看其藏书,足让人心生书香门第之叹。那些书一本本,一排排,层层叠叠,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分门别类,让人爱不释手。田教授谈经论道,更是满腹经纶,尤其对著作者的评论,往往切中要害,言语中肯,几句话就能概括出一本书的精妙所在。当时,他的书房还没有斋名,阿滢兄撰文称是“岱下嫏嬛”、“未名斋”,不知道今天可起好了名字?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一回身,发现田教授就在我身边,我们两个都把手伸向同一本书。他还没有看到我,我十分兴奋地叫了一声:“田老师!”他很惊讶地看着我说:“哎,谷雨,你在呀!”我告诉他,我就在对面的培训中心上课,是逃了课来看书的,还说了摊主说他买了伍佰元书的话。田先生憨厚地笑笑说:“是行政干校存的,都不错。”
  我们站在书摊前,开心地聊着。我看到他带着绒帽,露出一块绷带,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碰破了头,已经不碍事了。我又问他怎么来的,他说先坐十一路车,然后再走上一大段。我没敢说过几天和阿滢兄要一块去看他的话,田教授是一个认真的人,如果因事绊住不能去看他,我会觉得对不起他。他问我什么时候走,请我去他家玩,我因急着回家也拒绝了,心里愧疚未能在培训期间去他家,盘算着回家后约上阿滢兄一起去拜访他。
  淘书的人又在增多。田教授对我说:“先看书,先看书,等会再聊。”我们又赶紧挑选起来。这家书摊前的人最多,别的摊主就吃醋。在另外一个书摊,我买了一套五本《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有两个摊主就吃醋,他们的交谈泄露了其中商机,只听一个不无羡慕地说:“他沾光了,六角钱一斤买下,三百来斤书,他最少能赚一万多元呢。”另一个说:“这种事越来越少了,要天天下去转悠,才能有这机会呀!”不知道田教授听到这话,对日趋贵重难淘的旧书作何感想?
  那天,一直到分手时,我也没有再和田教授说多少话。临走,我看到田教授比我买得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