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南 崔启昌
“朋友,我们赴尼泊尔采风拍摄的艺术照片在社区组织的影展中获奖了,请一同为这个惊喜欢呼吧!”大雪这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是谁到国外拍摄的片子在展览中获了个“社区级”的奖后如此“大惊小怪”?正纳闷呢,手机里又显示了一条新信息:欢迎来上海聋人摄协做客,与我们同享获奖喜悦!想起来了,给我来短信的是几年前的深冬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时邂逅的上海聋人摄影家、年逾七旬的孙老先生。孙老先生性情活跃,精神矍铄,手机短信是他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一直以来,我和有同样遭遇的伙伴们看重生活中的小惊喜,是这些小惊喜使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在分别后的交往中,孙老先生还曾经给了我这样的手机信息。
珍视生活中的小惊喜,这是一种向上、向好的人生态度。孙老先生的短信让我想起一则电视广告:一位帅气的小伙子,在购买一桶方便面时,意外获了个小奖——一枚卤蛋。他双手高举并难掩喜悦地大声呼喊:“中奖啦!”在众人山呼海啸般的庆贺声中,画外音“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欢呼”变成文字叠印在屏幕上。这则极其生动的电视广告,犹如孙老先生的短信,不仅让人加深了相关的记忆,更让人想起了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和人生,当生命中遭遇挫折或不幸时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话题。
通常来说,一个人在生活和人生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烦恼和忧愁,对待诸如“中个小奖”之类的小惊喜调动不起自身的兴奋神经来。然而,面对失败、面对挫折、面对逆境又有谁敢说自己没有忧愁和烦恼呢?这个时候,是最考验人的时候。撂挑子、破罐子破摔,不拿生活中的“小惊喜”当回事的大有人在,而这种心态对于人生恰恰是“致命”的。
说实在的,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虽非心甘情愿,却也无可奈何。有生之年,我们势必会有许多失败了、逆境了等不愉快的经历,它们确实是无法逃避的,我们也是无法选择的。与其苛求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在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的同时,做好自我调整。珍视生活中的小惊喜,是自我调整的有效手段。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有为意外收获的一枚卤蛋而大呼小叫的“神经质”,但起码要使自己拥有怦然欣喜的感觉。人在逆境之中,要拥有这样的感觉靠等是等不来的,唯有努力、执著、矢志追求,方有品味“成果”的资本。有人著文说:“一个不愿平庸的人不仅能坦然地面对命运为他布下的泥潭,而且还能在遭受无法改变的处境时仍然保持理智,清醒地作出有利于自己走出逆境的选择,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向上看,而不是将自己包裹在逆境的果壳里畏缩着不敢出来。”想想这些话中浸涵着的道理真切而实在。给我发短信的上海聋人摄影家孙老先生六岁因病致聋,顷刻间,美丽的世界对他而言变得悄无声息,这该是人生之中的大不幸了。然而,他在日后的生活旅途上,怀着一颗向上的心态,在聋哑学校里念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业。之后又凭着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携手其它同仁,创立了上海聋人摄协,行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数十个。那年冬天,我在下榻的兰州友谊宾馆里,用书写和发手机短信的形式与他交流,他告诉了我他成功的秘密:用生活中的小惊喜为人生续航,用生活中的小惊喜焕发的激情增加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勇气。与孙老先生在甘南相遇、相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位“特殊老人”身上呈现的另类气质。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面对逆境或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起伏,真正的高手都是那些能以平常心和不服输的精神驾驭生活的人,是那些珍视生活中的小惊喜、崇尚荣誉、乐观豁达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懂得什么是人生哲学,什么是生活艺术。这样的人是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是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是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