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写正“舍得”二字

2010-09-21 16:31:57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文/崔启昌


    我所住的小区位于城郊,许是区位偏、价位低的缘故,一些年纪轻轻的工薪族们像我一样羞涩自己的钱袋子,纷纷在这里挑选了自己的安乐窝。平日里进进出出,邻里们都为生计而忙,鲜于见面。但是,相邻单元里的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我几乎天天能跟她打个照面。早晨,收集垃圾的保洁车来小区之前,老婆婆已将百余个垃圾桶里有用的废纸呀、破铜碎铁呀等等收拾了一遍;傍晚时分,小区角角落落里的废纸壳呀、塑料袋呀她统统捡起来。日积月累,她的小柴房里竟然堆得满满当当。就是这样一位腿有残疾的古稀老人,在靠捡拾废品补贴家用的日子里,竟然在汶川和玉树地震中先后捐出了一千多元的善款。惊闻老婆婆的善举后,我在小区的一处荫凉地上问她:“您老人家本来手头钱财不宽裕,咋还给灾区捐了那么多钱呢?”“吃穿够了就行,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捎去,趁着有,帮帮人家。”略显木讷的老婆婆几句话让我大为动容。
    生不带来,死不捎去。高寿的老婆婆,难道在与贫困抗争的若干个岁月里悟到了什么?
    进出小区,每每遇到老婆婆,儿时长辈们讲过的一个故事便会萦绕脑际。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采摘,留下一片破败狼籍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莲花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开得很美丽;到了中午,若干人跳到池里洗澡嬉水,莲花全被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第三位修行人说:“我在水边静坐,看到晨间溪水里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到了中午,有人拿了网具,用了诱饵,这些鱼儿全成了他的网中物,我因此而得道。”这个人听完三位修行者的话,在回家的途中,看见海滩上堆了许多沙雕。没多久,阵阵潮水涌上岸来,当潮水退走时,先前那些漂亮的沙雕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才终于想通,世上的许多事物,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
    人立于世上,都要成长、成人、成家,都要繁衍生息和传宗接代,都需要充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支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纵观历史,无论你是高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生活中有了厚实的物质作铺垫,有了取不尽用不竭的财富作依靠,除去理想和事业不谈,最起码,日子会过得有汤有水,熨熨帖帖。相反,谁都逃不脱为生计而劳心费神,精疲力尽的窘境。然而,在我们共同解答着创造财富、创新生活这样一道公共算术题的过程中,有人较早得出了正确答案;有人却做偏了解题步骤;有人甚至完全做错了解数。这个时候,得到了高分、满分的解题者理应对偏解或错题的同志在纠错和共进的行动中有所扶携、有所担当。近几年,慈善、帮扶、济困、救济一类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其实际行动也越来越多地被拥有乐善好施情怀的仁人志士付诸在贫瘠的土地上、贫困的家庭里……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是社会发展历程上永远无法抹去的精神亮点。
    拥有并履行一份崇高的社会责任,这不仅仅是大慈善家们的心声,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理应践行的美德大事。拥有财富,这是人们的共同理想,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当然包括财富,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趁着拥有,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将财富的内涵赋予新意,并从这些新意赋予的过程中去“修行得道”。
    没有读过书,少有儿孙绕膝的温馨场景,腿有残疾的老婆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规程里,她受自己条件所限,无力在社会上竞拼,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以至声名远播的所谓大事情。但她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慈善的旗帜上添加了一份色彩。她用“生不带来,死不捎去”的民间俗语注解出“道”的其中一层含义。懂得无偿,才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驱使,进而能够抛开得失,看清一切,悟得生命快乐的源泉。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的古稀老人写正了“舍得”二字,我们呢?
  崔启昌,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散文、随笔,与人合著出版散文集《落地生根》,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40多万字。

上一篇:杨坤衡
下一篇:张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