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蓉城初识冉云飞

2010-08-10 18:24:10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西安/文泉清


    蓉城作家冉云飞生于一九六五年,属蛇,年长我一轮。其人学识渊博,读书至勤,写作不辍。多年来,冉兄本着“日拱一卒”的理念为普及民主而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以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思想史为研究方向,更以不俗的眼光关注建国后的右派资料,力图为那些受冤的灵魂留下雪泥鸿爪在人间,至今已整理出两千多位右派人士的小传,在学问上是值得学习的前辈师长。此外,冉兄藏书数万册,每到异地必访书肆,熟谙古籍版本,广搜文史资料,可谓真正的书痴。彼此同有好书之心,可谓书友。冉兄素来被朋友戏称为“土匪”,而其书房名曰“反动居”,博客署名“匪话连篇”,亦不介意熟识的朋友称他“冉土匪”,这些细节皆可让人略知其人性情,亦可见其豪放不羁的本色。他在《冉云飞诗歌选》一书中的自我介绍这样写道:“一个生于寒素之家,起于青苹之末,长于草莽之间的土家族男人”,可见其经历之一斑。余为冉兄小友,今不揣浅露,特撰此文以为书缘友缘的一段见证,也是对自己生平交往的一个纪念。
    认识冉兄云飞,是从天涯闲闲书话开始的。我初上天涯时,冉兄尚以“敌人韦小宝”这个网名在闲闲书话里和书友交流。彼此间最初的联系,大概始于他搜集右派资料的初期。当得知他正在广泛搜集与右派相关的书籍以后,我便在平时整理存书的过程中多加一分关注,后来终于找到几本与右派相关的小书相赠,这算是最初的书缘。
    很早以前,就听朋友说冉兄藏书非常壮观,说他有一房子藏书,线装书亦多。我当时脑海里浮现出的竟是一座私家大宅院,里面是图书满架,书香缥缈,令人羡慕不已,只希望有一天可以一饱眼福。
    去年夏天,一日午后逛万邦书城,看到有一套“绿阶读书文丛”,其中就有冉兄前几年出版的《手抄本的流亡》,于是买下两册。后来,在天涯看到冉兄在线,就问明地址,把书寄过去请他签名留念,但过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回音。再后来,我忽然有了出游的想法,于是和朋友李欣宇等人一起前往成都,并电话联系好到冉兄家取书、观书。
    从都江堰返回成都的那天晚上,彭雄兄做东请我们吃饭,席间与冉兄有了第一次电话交谈,并说好周日早上在成都杜甫草堂市场见面。
周末早上,先后接到冉兄多次电话联系,当我们赶到市场门口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在五楼等候。上去以后,我先看到他的小侄子,一个很文气的小伙,浓重的四川口音,在他的指引下,我与冉兄握手相识。
    冉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看起来很精悍;谈吐不俗,处处彰显出个性;有点张扬,对待朋友却很坦诚;属于文人,却透露着一点狂傲;恰如朋友所称,有一股匪气。那天,他上身穿一件白色印有英文词语的短袖T恤,下身穿一条蓝色长裤,因为天气炎热而特意将裤腿挽起来,背一个不算小的帆布书包,一看就是一个随意而不拘小节的人。
    冉兄给我们讲这个市场的状况,又特意说这里的图书价格一般都是虚高,适当的时候要狠狠压一下价。后来,我看中一册篆刻精美且有作者签名的手拓印谱,老板索价80元,最后让到60元而不再降价。我和老板砍了好一会儿没有进展,冉兄亦参与进来,仍然不行,他告诉我这个价格确实贵了,建议我放弃。但我想既然来到这里,如果错过而无书可买,那也实在是有些遗憾,最终还是狠心买下。
    下楼以后,冉兄带我们走到一家他所熟悉的书店。老板一看冉兄到了,很郑重地取出一张民国时期彩印的四川(成都)地图,大家一起欣赏起来,冉兄亦连连称赞此图之佳,但由于老板开价偏高,此图未能成交。在冉兄朋友陆军的店铺,陆军拿出一包从重庆给他搜集来的书,他很高兴地装进书包。这个时候,冉兄是一行众人中收获最多的一位,看他背那么多书够重的,我就帮他背了一段路程
    从草堂市场到送仙桥喝茶的途中,冉兄给我们讲他大学毕业以及早年工作的经历。我一边听他侃侃而谈,一边在心中对这个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的新朋友暗生佩服。我一直觉得,冉云飞这样的朋友,当你了解了他的经历、他的追求和他的思想,就不能不生钦佩之心,他是值得敬佩的前辈、朋友和兄长。
    在送仙桥桥边的私人茶房,我们与成都的书友坐在一起喝茶,并入乡随俗摆开了龙门阵。当时在坐的人中颇多成都藏书名家,如毛边书局傅天斌、介子书屋付刚、全蜀艺文书店赵明、缥缈书局冉舒文,以及书友彭雄等。大家互聊网上网下的书人书事,欣赏各人淘到的好书,真是不亦乐乎。
    茶至中午,大家又去一家饭馆聚餐。席间,白酒、啤酒上了不少,众人一通狂吃海饮,成绩惊人。冉兄历数自己的得意事,惹得其它桌上客人频频注目。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大家都喝得晕晕忽忽,各自分散回家。
  西安去的一行四人随冉兄叔侄坐车去他家欣赏藏书并继续聊天。冉兄家住四川文联院内,房子是上下两层,一楼是卧室、厨房及会客厅,二楼是书房。踏着楼梯走上去,立即被图书包围,真是书的围城了。除了这个一眼可以看到藏书多到难以记数的书房外,旁边一个小房间里也是堆积了满满的书。虽然这个书的世界与我先前对冉兄书房的想象完全不同,但又感觉他的书房似乎正该如此才能让人满意。
在冉兄的书房,我们都随意欣赏和翻阅起来,冉兄也毫无异议地让我们到处参观并做介绍。冉兄藏书有几个大的方向,比如关于20世纪教育史料、文革资料、右派资料,中外文史哲、线装古书等等,蔚为大观。也许是大家中午都多喝了几杯的缘故,加上天气又热,冉兄叔侄、李欣宇和我都把上身短袖脱下,光着膀子看书。后来,书友老刘还特意给我们三人拍照合影,这也许是一张别有意义的书友合影吧!
    冉兄找出我先前寄去的两册《手抄本的流亡》给我现场签名留念,又找出他的《冉云飞诗歌选》签名送给我们几个西安朋友。没过多久,冉兄爬在书桌上睡着了,后来欣宇也躺在靠椅上入睡,我则继续看书。但冉兄的书实在太多了,看到最后反而对一些很好的书没有深刻印象,这也是一种无法完满的遗憾吧。
    看书到傍晚,冉兄请我们去他家附近的一家饺子馆吃饭,大家又喝酒少许。席间,冉兄的高谈阔论自不必说,单是他家的小千金之聪明可爱就给众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冉兄对女儿的疼爱以及他对子女教育的方法也让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晚上聊到很晚才和冉兄告别回到住所,同行朋友一路谈及对冉兄的印象,都是感佩不已。
    蓉城之会冉兄云飞,实在比淘旧书、品佳肴、赏美女、游草堂更具有深意,这也是我对成都念念不忘的一个原因。

上一篇:猎书小记
下一篇:杨坤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