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吴耀

2010-08-03 16:30:02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吴耀,男,一九五三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兰亭书法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中国现代书画美术作品展,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一九九二年荣获国际书法临摹大展一等奖,一九九三年荣获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一九九八年参加山东六书家作品展,同年山东电视台推出《吴耀的书法艺术》专辑。其作品及传略分别编入《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二十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作品荟萃》、《国际现代书画家大辞典》及各类展览作品专集。

隶书  荣斌细聆遥闻联句(释文:细聆箫韶颂鲁韵,遥闻竽瑟揖齐风

      草书 刘禹锡诗乌衣巷(释文: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篆书 书林印史联句(释文:书林大集东西粤,印史不分南北宗)

 

浪漫·豪放·自然·率真
——吴耀书法印象
秦  可


  如果我们用泛娱乐化的思维模式,把书法家也区分为偶像派和实力派的话,那么吴耀无疑属于后者。在当代山东书坛,像吴耀这样,几十年几乎只专注于书法这一件事情的恐怕并不多,这不仅源于对艺术的爱好和执着,而且还与他对艺术的深刻感悟有关。
  一般的书法家是在写字,而好的书法家却是在写意、写境。吴耀认为书法对于当代,其艺术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实用价值,传统语境下的书法,其价值和功能就更为注重和偏向于实用性而非艺术性和欣赏性,或者说,实用是第一位的,而艺术是第二位的;到了明代,大量厅堂式大幅书法作品出现以后,才使得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步向欣赏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过渡;但到了当代,书写已经被钢笔、电脑等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所主导,书法近乎无可辩驳地成为纯艺术。
  既然是艺术,自然要体现意境。吴耀说,书画同源,古人阐明的道理很清楚。卓越的中国画画家,其画作往往是“写”出来的,同样,优秀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也常常透着画意。吴耀主张书法创作一定要强化线条的高难度技法训练,因为书法本身就是线条的艺术,不赋予线条丰富的内涵,整个书法作品的意境就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古代流传下来的碑帖许多都是经过历史筛选过的,要从中汲取营养,这也是书法学习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同时,吴耀也赞成好的作品应该不论古今,只要有价值,就要为我所用。
  吴耀的书法涉及真草隶篆各个书体,且均有造诣。吴耀的篆书和隶书意韵高古,具有浓浓的书卷气;行书沉着痛快,源于米芾而又兼多家之长;楷书取法魏晋,又融入民间书法的质朴,风格别致;草书则浪漫、豪放、自然、率真。吴耀的不同书体传承各异,但之间又潜藏着一种共同的韵味,这既使他的作品从形式上看起来丰富多彩,而且还体现出作品风格在精神层面上的高度统一。
  相对来说,吴耀最满意的是自己的草书。他的草书气象宏大,意味绵长,即便是尺牍信札,也往往有磅礴之势。吴耀作草书多用白色生宣,生宣良好的渗透性能更利于表现线条的质感和力度,通过线的运动、丰富的空间变化和奇逸的造型,我们间或能够感受到吴耀书法在二维平面上透射出的三维效果。
  见过吴耀现场作草书的人往往经久难忘,因为他的书写过程纯粹而且洒脱,全然在忘我的过程中一气呵成,创作前不作草稿,一任书法元素假以灵性在不经意中完成,浪漫气息满纸流溢。初次欣赏吴耀的草书作品,很难马上寻到熟悉的影子,隐含魏晋气息影响下的王铎风范或许可以算是较为接近的描述,但决不尽然。因为化古为今,吴耀已逐渐形成以自我表现为主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