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医院的心血管病人就会剧增。心脏性猝死,也到了易发的季节。专家指出,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在夏季闷热、情绪不稳情况下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特别是眼前发黑,说明心脏可能出现问题,应抓紧诊治。
统计学数据发现,平时预防可以让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75%。患有基础疾病是猝死的内因,而外部环境诱导了猝死的发生,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相关专家提醒,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防暑。多喝水,多进食含维生素多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西瓜等。
精神因素、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猝死。比如过度兴奋、愤怒、紧张、恐惧等,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还有太过疲劳,还有过激运动引起疲劳引起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器官衰竭。
尽管猝死有发病突然,无法预测的特点,但并非所有的心脏性猝死都毫无预兆。曾有资料指出,八成的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余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若有以下预兆应及早前往医院检查,它们包括: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突然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这时应强化急救意识,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相关链接
高温天防心脏性猝死
1.增强定期检查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特别是对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2.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夏天注意防暑,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
4.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小乐)
统计学数据发现,平时预防可以让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75%。患有基础疾病是猝死的内因,而外部环境诱导了猝死的发生,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相关专家提醒,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防暑。多喝水,多进食含维生素多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西瓜等。
精神因素、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猝死。比如过度兴奋、愤怒、紧张、恐惧等,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还有太过疲劳,还有过激运动引起疲劳引起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器官衰竭。
尽管猝死有发病突然,无法预测的特点,但并非所有的心脏性猝死都毫无预兆。曾有资料指出,八成的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余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若有以下预兆应及早前往医院检查,它们包括: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突然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这时应强化急救意识,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相关链接
高温天防心脏性猝死
1.增强定期检查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特别是对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2.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夏天注意防暑,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
4.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