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丛综合 > 正文

浅议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医德医风建设

2011-11-01 16:04:22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社会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渗透着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又神圣的任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出的强烈呼唤。作为医疗行业而言,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医德建设。道德建设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对医院特别是乡镇医院而言,抓管理,上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医院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既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与时俱进。需要打破影响本单位建设和发展的老框框、老套套,促进经济发展,认清医院的价值取向:第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向社会人群提供医疗保障;第二,运用科学手段,认识疾病,积极预防,用最大的努力解除或缓解疾病给人们造成的痛苦;第三,发展医学事业,有效保护社会生产力的健康水平。同时还需要自觉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给自己充电加油。要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一行、懂一行、爱一行,实实在在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思想,教育影响大家,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把学习理论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要引导从业者明确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医德,始终是主导医务人员职业活动的精神支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点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医德教育,还要深入进行“三德”、“三观”和“五爱”教育,努力把医德教育同素质教育、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医务工作者,立足本职工作,着眼长远,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专业人才,提炼医院的核心价值,这样才能在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去实现真正的人身价值。
  坚持“虚功实做”,加强理性教育。加强医德建设要“虚工实做”,坚决克服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教育,除要加强领导、周密计划、严格组织外还必须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探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更加注重人的共同本质与个人本质特性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医德的时代特征,针对影响医德建设和行风好转的主要社会、心理原因。把深化教育与强化修养结合起来,把制度规范与自学养成结合起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他律性的责任感上升到自律性的责任感,从把本职工作作为就业谋生手段上升到实现革命人道主义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上来,甘愿服从于人民的卫生事业。为此必须提高从业者的责任意识,把医德建设这个“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在制定经济规划同时,相应制定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职工道德建设的标准和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每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年度具体目标,坚持与经济目标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同考核。要建立领导分工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对一些错误的人和事,以及对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应从政治褒扬、物质待遇、职称晋级等方面加大奖惩力度,激励医务人员在平凡的工作中去实现和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党员医务人员中加强道德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党纪、党规等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组织评选优秀党员活动,并通过他们的模范事迹教育全体医务工作人员,牢记职责,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并影响普通群众共创医德新风。加强对中青年医务人员的教育,启发教育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观念如何更新,价值取向如何转变,作为医务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神圣道德观念决不能变。只坚持多措并举,新时期的医德医风建设就能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就能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胶南市琅琊卫生院 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