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艺术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但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与诸多优秀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莫氏绒绣从一个家传手工艺走向大众,并一传十、十传百地带动数千人掌握了这门手艺,成为她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技能。
莫氏绒绣是由莫式家族传承下来的绒绣手工艺。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的莫宗荣是莫氏绒绣的第五代传承人。莫氏绒绣在百年传承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与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中国优秀刺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绒绣艺术风格。莫氏绒绣做大做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放创新的思路。莫氏绒绣以作品体现地位,以产品适应市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莫氏绒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王后出巡图》走进了欧洲皇室,到今天的《东海日出》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祖国大地》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享有国际崇高地位,必须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走出国门,享誉全球,走进博物馆、高端富贵之家,成为品牌的象征。社会消费需求是多层次的,绣女绣出的绣品也是多层次的,我们既要为高层次服务,也要为普通民众服务,走进寻常人家。所以在创作作品的同时,还需生产绒绣产品,以作品带动产品,以产品推动作品,两者并举,相得益彰。由此,除了挂在墙上的精品,还应将绒绣嫁接应用到床上、车上、身上及旅游商品等,适应市场,才能成为轰轰烈烈的文化产业。
二是产业的带动。正因为莫宗荣将传统手工艺做成了大产业,这才推动了莫氏绒绣这一非遗保护项目的繁荣与发展。她以莫氏绒绣为依托,创办了临沭宗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集设计、生产、外贸、内销为一体,拥有自营出口权,公司有1名绒绣传承人和1支由6人组成的专业绒绣研发、设计团队,有3000多名生产、加工人员,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是临沂市唯一一家绒绣企业,近年来为国内中、高端消费人群,设计、开发了现代、古典家居饰品和家居日常用品、旅游纪念品、礼品等系列。为了弘扬中国民间手工艺,莫宗荣还开发了绒绣套包,里面有图纸、针、麻布、毛线、色卡,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爱这一民间传统工艺。绣品与人品的关系,既要绣品更要人品。小天鹅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人品=质品”,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和企业精神。艺术是一种修养,绣品的作者必须具备艺术修养、美学修养、人品修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道德、崇高的境界、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绣出真正的好作品。临沭宗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坚持做事先做人,绣花先修心,教育员工杜绝虚假宣传,坚持实事求是;不坑蒙拐骗,确保货真价实;不许损人利已,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双赢原则,保护合作利益。所以,不仅学绒绣艺术,还要学做人,将人品作为考核员工、考评职称的条件之一,争当德艺双馨的绒绣传承人。
莫氏绒绣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在保护传统工艺的同时,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衍生产品,为群众生活提供既保留传统工艺、又体现时尚审美价值的绒绣制品,使莫氏绒绣的传统保护有可持续传承的动力。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临沭县成立了临沭宗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电商+农户”形式,带动周边4000余名妇女通过加工生产绒绣走上致富路。在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县第三初级中学、玉山镇小学等十余所中小学开设了绒绣课,临沭宗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传承人还担任绒绣老师,既培训学生,也培训学校的教师。
(作者系山东省临沭县非遗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2.《民间艺术的研究与保护》潘鲁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