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丛综合 > 正文

又到八月十五团圆节

2017-09-30 14:16:28   作者:崔启昌   点击:
0

       中秋节,老家村人都管它叫八月十五团圆节。
       由于浸含着团圆之意,过这个节村人们都很看重,气氛营造的像过年,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说话拉呱,亲情浓郁,喜乐盈盈,每每总是让人身暖心热。
       这样的好节日,我家却有9个年头几乎没怎么过过。望着依然明晃晃的圆月亮,闻着街坊们家里溢来的月饼香,我和家人一样,心里都充满了酸楚。
       不到20岁就脱产当上公社医院医生的父亲因为一桩错案,那年的八月十五被遣返回乡下老家。当天,帮我们在爷爷的老房子里安顿好,圆月已经升了上来。好心的村人劝我父母说啥事总会过去的,先想法过了这个团圆节再说。当时我只有10几岁,好多事不懂,但明月下,村人们脸上的真诚和善意我看得很清楚。
       想想在外打拼的不易,加上没了工作家中愈发不济的生活,父亲总是长吁短叹、哀声叹气。也是,父亲1934年生人,童年时只读过两年私塾。这之后闯过关东,织过布,卖过油条和豆腐,作为家中老大,他帮着爷爷、奶奶挣钱照顾一大家人。靠着求人教,对着字典学,18岁那年秋天,父亲被组织要到公社医院当了医生。好多年,父亲悬壶济世,好学上进,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每年八月十五团圆节和过年时,他都爱拿着些奖状在我和兄妹跟前高兴地说道。其中用意很明白,就是期望我们做小辈的将来好更大出息。这样的节日,我总觉得过的很好,很有亲情,很温暖。
       过八月十五团圆节时,风不凉、天不冷。到了傍晚父亲总乐意在天井梨树下摆好长方桌,呼唤母亲端上炒好的莱肴和烫好的烧酒,自己从包里取出给家人买的月饼,再招呼我们围桌坐在一起。他边抿酒夹菜、边听我们天南海北地说话拉呱,看我们贪婪地吃月饼、吃好饭。这番场景一直能延续到月升头顶。遭了错案后,这个暖人的过节过程9年几乎在我家再没出现过。
       记得是1979年中秋节的上午,公社两位干部骑自行车来村里找到做赤脚医生的父亲,告诉父亲组织上平反了错案,让他及早回原单位上班的消息。父亲听罢,出人意料地并没有什么惊喜,只是喃喃地说:“我等着这一天啊!想不到这么巧,又是个八月十五团圆节……”
       当天,父亲去10多里外的尚庄集上买了鱼、割了肉,还买了五仁月饼和坊子白干。晚上,凉风习习,朗月高挂。父亲还如9年前一样,在天井梨树下置放了木桌,让母亲将菜、酒、茶和月饼、苹果一古脑摆了上来。喝酒时,借着月光,我猛丁看到父亲略显疲惫的脸上挂着泪水。有些醉意时,父亲还依然重复着几句话,嘱咐我们要做好人,要诚恳,要干成事。
       第二年中秋时节,我当兵去了南方。父亲写信跟我说,他要每年过八月十五团圆节时开家庭会,强调怎么为人,怎么与邻里相处,怎么干好各自的活计。我回信说非常赞成他的“创举”。想想,我怎么能有不同意见呢?父亲其中的一层意思不用明说我也知道呀!
       复员后我回到家乡。此时,我和兄妹都相继成了家。每年八月十五团圆节我们都聚拢回家,一来亲人团聚尽享亲情;二来开父亲主持的家庭会,更重要的是接受良好的家风洗礼。当月亮再度升上来,当一桌丰盛的好酒好菜端上桌子,那股无法言说的情感照例让人心暖、让人眼睛潮濡。
       又是一年佳节到。可是,今年我不可能再在朗月之下倾听父亲的好诲、端详他慈爱的面庞了。84岁,父亲终究没能迈过那道坎,正月初,他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了爱他的人们,驾鹤远行了。
家风延续,文化传承。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想,如今咱们过这个节日,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除了沐浴亲情,每个人还应借此履行一份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的责任。随着日子渐好,往后大家再过中秋节,说不定都会创造出许多温暖心扉的故事呢!

上一篇: 戴小栋
下一篇:小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