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情注笔端写人生——记奇人刘长玮的书法艺术

2009-10-21 23:46:04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刘长玮,字洪源,艺名草常芾,人送雅号:美髯哲夫。祖籍江苏省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第七十三代孙,毕业于天津神州进修学院,是淮海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书法艺术家。
  刘长玮先生的书法造诣誉满鲁南,他辞去了待遇优厚、令人羡慕的金融系统工作,专心致志地遨游艺海。
  为继承先人推陈出新的教诲,刘长玮漂泊他乡,游览祖国文化名胜,观赏碑林,从中吮吸艺术营养,增加自己的艺术灵气。在书法上主攻小楷,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赵子昂等历代书法名家的字帖,并大胆创新,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尤以小楷、中楷、隶书见长,又擅长篆、行、草书,并能双手倒写梅花篆字。他的小楷颇有乐毅论、黄庭经、道德经等法帖之神韵。字体端庄流丽,笔法俊秀挺拔、婀娜清新,精巧中见灵秀。不仅具有超凡拔俗的神韵,又有清新高雅的格调,老练古朴、笔意深厚。他的颜体字可谓继承传统,广取博采独具新意;隶书以拙取巧,笔力遒劲,意度精妙;草书特别是墨书“龙”字,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一笔呵成。
  在艺术的殿堂里,刘长玮精心苦研历代碑帖,博采众长,顽强塑造自我,塑造人生,曾经饱尝了酷夏蚊虫叮咬的磨砺之苦,忍受了寒风刺骨手脚冻裂的煎熬,终于摘取了成功的硕果。他的书法作品和故事,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人民日报》、《大众日报》、《齐鲁工商报》、《山东信息报》等百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和介绍,许多作品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外知名人士和友人。刘长玮的名字亦随着他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并在国内外叫响。
  刘长玮对书法艺术不懈追求,在他初学书法之时,曾发誓不在国际大赛中获取金奖不刮胡子。为此,他曾蓄须长达七年之久 ,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满嘴长须,像古装戏里的“关云长”。精耕自有丰收日,时光不负有心人,1996年,他在墨子研究中心成功地举办了“刘长玮书画艺术作品展”,其作品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中央电视台还对他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几年来刘长玮先生的书法作品及事迹先后入编《中国书画名人大辞典》、《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作品荟萃》《国际艺术名人作品经典》、《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世界名人录》、《中华人文物大典》、《二十一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润格博览》等百余部辞书,多次赴北京、上海、西安、张家界等地参加全国文化艺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出版了《刘长玮书画艺术作品展专集》。
  作为中国第一位农民皇帝刘邦的第七十三代孙,江苏沛县是他的故乡。他把传播汉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并以书画搭桥,招商引资,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因而,每次海内外刘氏宗亲来沛县祭祖,他不仅参加而且以书法作品相赠,并请他们记“根”忆“源”,到老祖宗故土来投资兴业,为发展高祖故乡的经济尽心尽力。
  刘长玮先生身兼世界书画协会加拿大总会组织部领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天香书院名誉院长、淮海书画艺术学校导师。但他把这一切都作为新的起点,作为对自己书画艺术追求的鞭策,名气、荣誉丝毫没有使他陶醉,相反更激发了他拼搏进取的精神。他不追求富贵,久居寒舍,在枣庄市文化市场的一角“墨香斋”苦苦耕耘,挥笔不辍。
  人称刘长玮有全才、怪才、奇才之名。它不但书法成就卓然,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也颇有功底,文武兼备。“双手倒写梅花篆字”是他的绝招,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被称作国粹的“京剧艺术”,他一人能唱四个角色,并能客串老生和花旦唱腔,不论现代与传统,表达一样鲜明,现代京剧《沙家滨》中智斗一场戏的三人对唱,刘长玮一人以惟妙惟肖的嗓音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还对地方戏曲涉猎颇广,被民间誉为“拉魂腔”的柳琴戏他能用琵琶自弹自唱,字正腔圆,赢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他还能使用多种乐器,真是琴棋书画、弹唱歌舞无一不通,被艺术界和新闻媒体誉为“奇才异杰”。
  刘长玮原名长洧,洧即三有也。先生自己讲,一个人既要有理想,又要有志气和抱负,这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上一篇:秋吃柿子有讲究
下一篇:党延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