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日照观浪

2013-11-05 19:19:47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酒足饭饱之后,同学孙运峰带我们去灯塔广场。
    在这个人口密度小,显得海阔天空的城市,广场是人数较多的地方,但比起一些省会城市的广场,这里还是安静了许多,绝没有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热闹。
    高高的灯塔下观浪、听浪,这里还是个好地方。据我所见,日照海域的浪值得一看。
    “心潮逐浪高”,这诗句指示得好!
    日照这座新兴的海滨城市,除了姜子牙和刘勰的传说(二人祖籍、行踪,至今众说纷纭)几乎没有什么古迹可供凭吊和瞻仰,不像那些屹立数千年的古老都市那样陈迹丰富、典籍厚重,但它富有大海。一片汪洋亿万斯年地存在着,比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种人间奇迹,比人类本身,更悠久更古老更神奇,这是日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日照的际遇和福分!
    古老的海洋永远年轻,永远葆有激情与活力;不知疲倦的激昂与高亢啊!你看你看,这浪一个接一个,此起彼伏,前仆后继,没有停歇。有的浪在联合,由几米,几十米,直至联合成千米、万米,在闷雷般的轰响中排山倒海而来;有的在分裂,在独立,在各行其是,有急性子,有慢性子,有突击队,有后备军,有争吵,有和解,但最后都要涌上来,热烈如火或者温情脉脉,总要涌到岸边,与礁石与海岸线与防波堤与人们的目光相遇……
    浪花雪白,涛声隆隆;汪洋恣肆,大气磅礴。
    极目眺望,仍能看到一片片白亮的闪烁,那是些远处的浪花,正在生成和赶赴海边的浪花,让人悸动不已、想发出邀请、道声问候的浪花。夜色中,远处的浪花竟然如此耀眼,这是我以前不曾目睹的。
    “喂——”
    我们朝向它们,大声地吆喝。“老夫聊发少年狂”,这诗句写得妙,妙在符合我们此时此刻的心境。苏轼自称老夫时,可能不到四十岁,我们已超过四十岁,倘若境遇困苦,胡子拉碴,不修边幅,可以被看作半大老头了。
    “半大老头来观浪,跟个少年一般样。”这是我的打油诗。
    我赤足走在沙滩上,任那些渐渐消逝、渐渐枯萎的浪花开在腿边、败在腿边;我赤足走在岸边,岸边铺着木板,这些木板自然是专门为观海看浪的人们所备。
    “不用穿鞋,一定扎不到脚。”孙运峰保证地说。
    我们在夜幕中走了很远,已经远离了灯塔广场,走近了万平口一带,潮汐塔的灯光越来越明亮。长长的海岸,是不眠不休的海岸,是生意盎然的海岸,因为有浪花、有灯光,有精巧的人工也有自然的杰作,因为有大海的呼吸,有海浪的舞蹈,有夜风的殷勤,有我们几个同学和朋友相伴交流……
    雨来了,落在光影的河流,落在翻卷浪花的大海。(张永 山东交通学院)

上一篇:上水石
下一篇:夜晚·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