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茶婆

2012-10-30 18:35:27   作者:本站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茶婆是民国时期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聪明伶俐,父亲是一个大商人,他除了打理生意上的事外,闲暇时唯一的爱好就是喝茶,对茶很有研究。也许是耳濡目染,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茶香的人家,再加上茶婆从小天资聪明,对茶有一种特殊的嗜好,三岁时就跟随父亲喝茶,到五岁时,不用看茶叶,只需喝一口冲泡好的茶汤,就能一口说准茶叶的名字。
    茶婆渐渐长大了,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茶婆的父亲在胶东半岛的胶城给她找了一个姓付的大户人家,出嫁时,茶婆要的嫁妆也很特别——茶,别的一概不要。父亲从小视茶婆为掌上明珠,就满足了她的要求,拿出珍藏多年的云南普洱茶。还有上好的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等十多种名贵的茶叶,价值一万块大洋,这在现在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在当时更是轰动一时。
    婚后,茶婆发现丈夫是一个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不大顾家的男人,付老太爷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倒是新进门的这个儿媳妇,不光会喝茶,而且对管理生意也很在行,就让她帮忙管理生意。在闲暇时,茶婆还是醉心研究茶道,后来,她对喝茶的研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连冲茶用的水是几成开,都能品得出。茶婆的名声在胶城一带传开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后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进攻中国,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胶城,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意越来越难做,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一把大火,把茶婆家的生意烧得所剩无几,付老太爷子连痛带急,一命归天。茶婆在料理完付老太爷的丧事后,回想起这几年婚姻生活一直不如意,家中又接连遭此重大变故,也是心灰意冷,也无心再做生意,便在一座尼姑庵旁边,开了一个小茶炉靠卖茶水为生,生意勉强糊口,但一直是茶壶不离手,喝茶成了她唯一的爱好。
    胶城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经过不懈地做思想工作,使茶婆认识到,不赶走日本鬼子,中国人没有好日子过。茶婆成为一名光荣的地下党员,从此,茶婆以她的小茶炉为掩护,秘密的为我党传递情报,每次送情报茶婆都把情报藏在双层茶壶的夹层里,再盛上茶水,以拜访朋友的名义,秘密传送了很多重要情报,为我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日本鬼子的汉奸队也怀疑过茶婆,多次进行过秘密侦察,但都苦于没有证据而做罢。
    住胶城的日本小队长板田,是一个杀人成性,极其残忍的人,在占领胶城时,他一个人就杀死20多名中国人。他还是不死心,想亲自会会茶婆。他在日本也是一个醉心茶道的人,想借和茶婆谈论茶道的借口,借机摸摸茶婆的底,抓到茶婆为我党送情报的证据。便派人去约见茶婆,茶婆心想正好借机除掉这个杀人恶魔,便爽快的答应在8月15日这天约见板田。
  8月15日这天,茶婆和茶童一起把小院打扫的干干净净,自己也穿戴一新,迎接“客人”的到来,上午10点整,板田如约而至,身后还跟随一个小队的日本兵,茶婆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笑呵呵的说:“请,板田先生光临寒舍不胜荣幸。”
  板田也通过翻译说:“打扰了,听说你对喝茶很有研究,今天特来请教。”
  茶婆说:“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茶道,就是爱喝茶而已。说起喝茶对水很有讲究”。
  “但不知怎么讲究?”板田问。
  茶婆说:“这样吧!你我双方各出一个人一起烧水,我们来品尝,然后说出水有几成开。”
  “好的。”板田说。
  第一壶水,茶童和日本兵只烧了七成开,端了上来,日本兵在端水的时候给板田偷偷的伸出了七个手指头,两人喝过水之后,在纸上写下了:“七成开”三个字。
  第二壶水,茶童刚好烧开。日本兵伸出了一个指头,板田明白。两人不约而同的举起了写好的纸“刚好开”。
  第三壶水茶童故意多烧了几滚,让水开了四次,日本兵又分别端给了茶婆和板田,这次日本兵不好打手势了,茶婆品尝后,胸有成竹地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糊了!”板田迟迟下不了笔,该亮底了。茶婆先举起了自己写的纸,只见上书:“糊了”两字。板田无奈的举起了自己的纸,什么也没写。板田铁青着脸问:“怎么解释”?茶婆微微一笑说:“这壶水开了四次,这在冲茶上叫糊水,不能用”。
  板田涨红着猪肝脸说:“统统地,死了,死了的有。”日本兵端起枪,拉起了枪栓,就要射击。茶婆这时候端坐在她的座椅上说:“慢!你们日本人,根本不是来讲什么茶道的,而是黄鼠狼子拜年,没按什么好心,你们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天我就把你们这些强盗送上西天。”说完一按座椅上的暗钮,预先埋好的炸药“轰”的一声巨响,把自己连同日本兵还有板田一下子都炸死了。
  为了纪念茶婆的爱国义举,胶城人民把茶婆当年开小茶炉旁边的尼姑庵取名叫“茶庵”,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李正大   韩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