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杰明·迪斯雷利曾经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坐着不动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现状的,同样,坐着不动也是永远做不成事业的。只有傻瓜才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不论你是运用大脑,还是运用体力,你一定要动起来才行,只有这样,你才会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古训中找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位专家在一家大型企业员工培训课上的演讲结语。在长时间的掌声中,我顺着专家关于“行动”的演讲思路想到了勤奋。行动和勤奋犹如人生历程中一对不可割舍的羽翼,行动是事业启程的始发站,而勤奋是事业达成所必须的程序,正是拥有了这两者,我们的人生才会演绎的多姿多彩、丰富而有意义。
他,是一位没有高等学历,也没有家族智慧遗传的山区小伙子,成年后,他忐忑地走出山区,想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打拼,期待改变自己,并借此提升家人的生活质量。他怀揣着父母和村里老少爷们儿“有了行动,有了勤奋,就有了智慧和财富的基础,就有了幸福生活的保障”的嘱咐,第一次融进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面对耀人眼目的灯红酒绿,他始终没有淡忘自己的理想,没有滋生丢掉行动的企图。他在千方百计把自己修养成千里马的同时,伯乐也相中了这位小伙子,他当上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的线路专工。
自此,输电线路杆塔组立、放线、紧线、查线、附件安装等等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要成就事业,要改变自己,他坚守着一个理念:勤奋是取得成就的前提,勤奋既是人生的首选,也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他结合职责,勤看、勤学、勤请教、勤积累,参加集团公司线路检修技术比武屡获奖项,主持并参与500千伏大型线路验收检修20多次,主笔撰写、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发现并排除高压输电线路重大缺陷30余项。工作十年,他在单位十获优秀。去年,他凭借令人钦佩的优秀业绩当上了“山东省十佳创新型职工”。
由于认定勤奋是人生的基础,他在奋发有为的追求中从未放慢脚步。在创新中爱“琢磨事”的他,在集团公司组织发起了超人QC小组,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悬挂异物处理难题,开启了艰苦的攻关帷幕。
一次偶然机会,他从遥控玩具中获得灵感,屡经失败折磨,他终于试制成功了“地线防振锤检修专用工具”。次年,他将他研制的初级成果升级为二代“输电线路清障器”,一举克服了业界久攻不下的技术难题。勤奋,让他撷取了首枚成功果实,他的攻关成果在集团公司QC成果发布会上荣获一等奖。
马不停蹄,人不下鞍。注满勤奋燃料的他没有止步的打算,为实现机器人在超高压带电线路上的行走和清障,他与同仁开始向新的研发攻关目标发起冲击。学历水平有限的他,为了将成果报告中的技术数据、参数、运算公式研究清楚,不仅自查了大量书籍,还常常跑到大学教授那里去请教,有时一天仅睡四个小时。历经三年反复测试和试验,他苦心研制的“500千伏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降生了,他攻克了机器人进入强电场的技术难关,代替了人工在等电位条件下实现线路故障点的查找和清障,这一发明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的这一成果被菲律宾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组委会录取为现场发表成果。
去年5月,他的“机器人”作为压轴项目,代表全国总工会参加了全国科技周展示活动,其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受到中央领导人的称赞。这之后,乐于进取,勤奋为荣的他又将“机器人”进行了洗心革面,使其具备了更加先进的智能化和现代感,他的勤奋产物——“机器人”,一下子成了业界独一无二的“宝贝”。
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神华杯”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海峡两岸职工成果奖、首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勤奋,让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的普遍线路专工高森修练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草根达人”;勤奋,为这位曾经有些木讷的山区小伙子的人生增添了令人艳羡的色彩。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领奖台上,高森手捧奖杯激动地说:“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人生首选是勤奋,我坚持着,我做到了。”
人生首选是勤奋,这不失为一句“醒世恒言”。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岁月里。”是的,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只有行动起来,在矢志不渝的勤奋中才能寻找到改变现状、创造成绩的捷径。普通线路工人高森,以及获取了大大小小成绩的劳动者都是用勤奋换取成功的极好案例。“勤奋是通往荣誉殿堂的必经之路!”古罗马皇帝临终前留下的这句遗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回味。(崔启昌)